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网络危机事件是高校诱因、网络媒体和现实媒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危机信息主要通过网络论坛、博客播客、即时通讯工具、手机短信等路径进行传播。高校危机管理者应高度重视网络危机事件,通过掌握舆论主动权、综合调动各种资源、解决核心问题和随从者态度等方式,做好高校网络危机事件的应对。同时,从心理恢复、秩序恢复、总结经验等方面做好危机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轩欣 《前沿》2011,(17)
网络时代,网络成了谣言肆意传播、蔓延的助推器,民众通过网络等手段传播、扩散谎言是公共危机事件产生的起点;公共危机事件随着谎言通过网络等的传播和蔓延而发酵、酝酿,最终酿成公众在现实生活的群体行为导致公共危机事件爆发。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是指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的媒体新形态,具有信息简短、传播迅速、交互性强、开放度高的鲜明特点。新媒体对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易使事件升级为高校危机。新媒体的强大传播能量及公众影响力,使高校危机公关面临严峻挑战。文章讨论了新媒体时代高校危机的成因及类型,探讨其公关策略,为高校危机管理走向现代化与科学化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危机应急管理能力的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巍  郭梅  刘其城 《前沿》2010,(20):186-188
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地加剧和高校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危机的生成机理日益复杂化,危机的种类已日益多样化。高校危机事件兼具政治性和社会性危机事件特征,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高校危机事件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传播扩散快,且容易向社会波及,不仅影响高校的正常教学科研秩序,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稳定。加强高校危机意识,探索和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是各级政府和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有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压力不断增大,导致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将有助于高校采取有效的处置策略及时应对危机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平稳正常。  相似文献   

6.
郭太生 《中国保安》2013,(20):44-48
在当前风险社会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叠加的社会背景下,危机事件不仅发生的概率增加,而且由于现代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导致危机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经过人们在对危机事件处理的过程的不断总结与反思,认为再好的危机管理也不如不发生危机,因为一旦形成危机,意味着损失已经造成。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网络危机事件是高校危机的新形态。高校学生网络危机是现实危机的网络投射,可以分为灾害类、政治类、安全类、管理类、学术类等类型。高校现实教育、管理中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网络法规、网络道德不完善,大学生独特心理特质存在缺陷,无良社会媒体的恶意炒作和推波助澜等因素是高校网络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要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通过做好信息预警、制定预案、提升危机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等来做好高校网络危机事件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8.
以"郭美美与红十字会危机"为例,回顾了因"郭美美"微博炫富照导致的中国红十字会长达半年的舆情危机传播事件发展历程,并运用危机公关5S原则对中国红十字会危机公关的应对情况作了评价;梳理了危机发展过程中红十字会应对危机的基本走势和实际效果,总结了危机舆情呈现出的信息扩散多元化、信息互动共享快以及信息传播失真等发展特点;提出了非政府组织应对网络危机的新媒体公关策略,即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性,在危机潜伏期进行舆情信息的收集,在危机发生后进行危机信息公开与舆论引导,在危机恢复期进行公关传播活动以重塑非政府组织的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9.
张宁 《思想战线》2007,33(5):85-88
政府新闻发言是一种议题传播管理行为。这种议题管理包括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传播过程中的议题设置、议题培养和议题引导等多种传播管理行为。政府新闻发言在公共危机事件可以通过议题设置,实现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管理。积极有效的政府新闻发言体现了政府作为公共管理机关应该承担的公共信息告知、保证公众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知情权、稳定社会、引导社会舆论、强化社会管理等职能。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停水”事件,由于信息披露不及时,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酿成政府诚信危机。事件暴露了政府在应对危机传播时的“保守”与不足。反思对“哈尔滨停水”事件的传播教训,政府、媒体面对此类公共危机事件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和谐警民关系视野下,“危机”和“危机传播”是绕不开的议题。依据危机传播的立场与价值观进行判断,杭州警方在处理2009年5月7日发生的飙车撞人事件中存在明显缺陷,主要体现在:对外发布信息内容不足、组织发言人选择不当、从公众利益和民意的角度处理危机力度不够。结合危机传播的意义、原则和基本观念分析,公安机关在危机中应保持开放性、快速反应、加强与传媒沟通、正确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坚持公众利益至上。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危机管理体制中,存在警察的部门职责不清、法定职责不明、角色定位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危机事件发生时警察对危机事件的处置难以高效开展.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危机管理理念及体制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警察在危机管理体制中的作用,促进警察危机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事件:信息传播机制与危机公关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际国内的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给社会公众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伤害,同时也使政府的危机公关策略面临着严峻挑战.由于食品安全的重大性和敏感性,在危机事件中相关信息的传播机制呈现出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李红 《理论月刊》2007,(10):88-90
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引发各种危机的诱因也日趋复杂,发生危机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发生的形式也越来越多。而同时,我国高校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突发事件和危机,极大的威胁到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和高校自身声誉。这些危机事件,不但给人民带来有形的物质损失,更重要的在于它还会带来无形的精神损害。本文在分析高校危机预警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通过及时、准确的信息工作,发挥信息工作在高校危机管理中的预警功能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群体性事件防范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群体性事件是指高校学生出于表达情感或维护权益的目的,采取临时聚众的方式向有关机构施加压力,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影响的行为.当前部分高校未能重视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导致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不仅影响高校稳定,也容易引发社会问题.本文通过考察高校群体性事件多发的原因,从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干预、处置和追究各阶段着眼,探讨构建群体性事件防范体系,以期有效控制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是在日常网络舆情监测基础上,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展中的网络舆情进行的总体研判,是贯穿于事件发展与应对全过程的工作。综观各类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进程,如果在事件爆发之初对危机有较强的预警意识和较为准确的趋势研判,往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和冲突、化解危机。“京温事件”是一起在一系列谣言的疯狂传播下,各种猜疑不满的情绪最终从网络走到现实的网络舆情事件。通过对“京温事件”舆情分析研判的案例解剖,有助于领导干部从中梳理发现网络舆情演变的基本规律,了解把握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基本方法,以有效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网络舆情危机。  相似文献   

17.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研究及处置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处置对当前高校的管理和安定稳定意义重大。本文提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预判有四个核心要素:属于容易介入的公开事件、与社会舆论的关注焦点相符、与社会常态价值期望相悖、与师生个体相关;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危机过程研判的四阶段,并据此提出应对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若干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佘世红  刘艳子 《前沿》2013,(6):92-94
在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由于信息传播的自主性和自由性,新闻媒体组织的突发事件在网络平台上会快速传播,这种突发事件往往会演变成危机事件。因而,"自媒体时代"的新闻媒体组织面临着危机事件的风险性较强。本文分析了"自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危机事件形成和传播存在的特征,并就我国新闻媒体危机管理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彭榕 《人民论坛》2014,(11):135-137
微博在信息传递中的自媒体、草根化倾向明显,微博特有的信任人际群体传播且交互性强等特征,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和条件;微博发布未经证实的信息,信息扩散导致谣言产生,谣言酿成公共危机事件,是网络谣言传播的基本过程;微博用户在网络谣言传播中起到了核心点、中介点和受众点等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微博在信息传递中的自媒体、草根化倾向明显,微博特有的信任人际群体传播且交互性强等特征,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和条件;微博发布未经证实的信息,信息扩散导致谣言产生,谣言酿成公共危机事件,是网络谣言传播的基本过程;微博用户在网络谣言传播中起到了核心点、中介点和受众点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