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傅小青 《青年论坛》2011,(5):143-145
舞蹈作品创作是一个复杂而又“痛苦”孕育过程,是舞蹈创作思维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一种全方位内心体验与实际操作的“煎熬”。舞蹈创作是由“外”到“内”再到“外”的多次反复与实践的过程,是将客观生活转化成舞蹈编创’者内心思想后,再转化成编创者主观意向,进而创作出为直接可观的舞蹈艺术。  相似文献   

2.
在白先勇的《台北人》与《纽约客》中普遍存在的乡愁,实际上包括小乡愁、大乡愁与文化乡愁三种类型。这三类乡愁在境界上是有层次之别的,即小乡愁大抵指向“家”,大乡愁多半指向“国”,而文化乡愁更加侧重涵盖广远的“文化传统”,三者之间不仅在景、物、情上存在着由小到大、由具体到概括这一逐步递进的序列,而且在境界上也存在着由微观到宏观、由具象到抽象这一逐步上升的层级,从而使他的小说创作意蕴丰富、色彩斑斓。  相似文献   

3.
李霞 《前沿》2009,(5):176-177
创作主体思绪心迹的表达展示,是其情感起伏变化状态的外在表现,更体现其对所叙写内容的深层情感体验,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写好这一动态的思维过程,不仅能够表达创作主体丰富灵动的情感世界与审美情趣,而且因主观情感的渲染构成联想想象的境界,极大地延展了读者的体验感知过程,丰富了文章内容,成为引发读者“心动”的桥梁,是作品增强艺术感染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宜棉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浩燕同志,要求公司全体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政工研究动态》上发表的《班组管理中的“情感”误区》一文。 公司200多名管理人员在认真学习了这篇文章后,针对文中谈到的班组管理中“以情带兵”观点和“迁就之情、偏爱之情、江湖之情、虚假之情”四种“情感误区”,结合自己平  相似文献   

5.
惠惠 《前进》2014,(9):63-63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天,晴空万里,天高云淡。秋,古往今来都被文人骚客融入笔端。那一首首以旅途纪游、客邸秋声、探访胜景、登临题咏等为内容的秋诗,或图江山之胜,或抒羁旅之愁,或咏伤别之情,或寓贬谪之辈,各种情感、兴会,都从秋景的描绘中找到了融合的契机,读来动人心魄。秋天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秋风萧瑟,草木枯黄,这种悲凉的氛围,正好给多愁善感的中国文人提供了一个抒发内心愁苦的机会。可以说,“悲秋、伤秋”是一份普遍存在于文人心中的一种情怀,也成了一个延续数千年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邓国军 《前沿》2010,(18):147-149
学术界对“诗言志”与“诗缘情”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很少从“表现”的角度对它们研究。所谓“表现”,一般指艺术家运用艺术手段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理性的、情感的因素比较显著。如果从“表现”层面来研究文艺理论范畴或命题,则主要指“偏于自我表现”的内涵。本文在辨别“情”“志”的基础上从中国古典美学“表现”的视角对“诗言志”与“诗缘情”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二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志,心声也。诗可以言志,抒情诗更充满炽烈的感情。而这种感情的进发,在古人是颇讲究的,我们不妨把这叫做抒情的方法,本文试图谈一谈这些方法。 一,“情以物兴”的抒情方法。 情以物兴的方法,是一种传统的方法。早在几千年前毛公为《诗经》作传,就阐述了这种方法。“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相似文献   

8.
李菲 《思想战线》2019,45(4):52
区别于后现代反思与转向后“情感人类学”和“实验民族志”的兴起,乔健人类学研究中的情感面向,并非是学术思辨和范式更迭的结果,而是一位华人人类学家包容生命感悟与自我观照的“身心经验”和“生命内省”。由抒怀、写情的田野书写到共情、共在的立场反思,乔健将其漂泊的个体生命史、深沉敏感的文学才情、参与经验的田野体悟,以及以人为本的学术追求交融一体,使“情”在其人类学生涯中成为持久而深沉的内在脉络,最终由隐而显,在晚年汇聚为“谈情说异”的跨界学术探索。  相似文献   

9.
明代文学以其丰富多采的形式辉耀于文坛,尤以通俗文学的小说、戏曲和民歌显示了蓬勃的生气。而作为传统文学主要形式的诗歌和散文,在经历了汉魏六朝至唐宋一千多年的发展之后,已逐渐衰微而让位于过去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学,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它说明了明代是文学体裁雅俗交替的时代。作为传统的诗文创作虽然在明代已处于衰弱的阶段,但文人结社树帜之风仍盛,他们在各种流派的激烈斗争中不断开拓和发展。诗文批评的复古论调虽然充塞于文坛,但作为探讨总结前代诗文的创作规律在明代仍是有业绩的。如“格调”、“兴象”、“风神”等…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变化发展过程,情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巨大的作用。天文学家哥白尼也曾说过,他对天文的深思是从“不呼思议的高涨而热烈的情感中产生的”。一个人再丰富的知识、再发达的智力都要依赖情感的力量,否则就不能形成乐观、进取的态度,也难以付诸创造、开拓行为,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因此,…  相似文献   

11.
当前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最主要的任务是推动理论创新,用理论创新来推动实际工作的创新。我们要坚持用“三个代表”指导调研工作。笔者认为,要做好调研工作应该注意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调查研究应具备“情”、“诚”、“神”、“火”的情感与品格包括调查研究在内的所有工作,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人的人格表现,是一个人的志向、理想、情感、品格之“真我”的外部写照。1“.情”,即情感、感情。事业心、责任感的关键在于对工作的情、对事业的爱。为什么调查,选什么课题调查,怎么调查和调查怎么推动解决问题都有一个感情问题。“情”之…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力,中西创作论中较有影响的“虚静”说与“迷狂”说,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相异的一面。相同的一面是,二者都主张创作状态的非理性、无意识,都主张诉诸非个体性的内心体验。这是由文艺的共同规律所决定的。相异的一面主要在于,虚静从根本上要求主体的超然、旁观,舍弃一切感性意念,不为情性所动,从而上升到与自然之道的契合;而迷狂则是一种激情的进发,指向更深一层的生命意义的体验。这映射出中西文化精神的差异:不同的哲学体认,不同的人生态度与不同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3.
谢炜  曹璐 《两岸关系》2013,(11):26-28
由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率领的“七彩云南宝岛行”参访团,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邀请,9月17日到23日在台湾开展交流参访活动。这是云台交流历史上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成果最丰的一次活动。这股“云南旋风”,以七彩绚丽之色、真诚交流之心、浓浓血脉之情,把一个多姿多彩的云南带到了台湾民众面前,更为云台交流合作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在1950年所填《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的“诗人兴会更无前”的“兴会”,三十多年来的许多注家都将它解为“兴致”。其实,这里的“兴会”不宜解为“兴致”,而只能是指诗人的“灵感”。其理由如下。首先,要对“兴会”的出处与含义加以辨析。《宋书·谢灵运传论》曰:“爰逮宋氏,颜谢腾声,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诗人兴会更无前”的  相似文献   

15.
一、以情育情情感的一大特点是感染性,就是以情动情。在一定条件下,教师的情感可以影响学生,使学生发生同样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同样,学生的情感也可以感染教师。比如,课堂上我讲了自己在家庭生活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求学的曲折过程,使学生深受感染,唤起了学生发奋学习的积极性。二、以行育情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情感决定于实践,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让学生参加丰富多采、生动有趣、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这是产生和丰富美的情感的重要途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各种科技、体育、卫生、艺术活动,可以使他们在反复的实践中提高文化素…  相似文献   

16.
现代科学教育特别提倡和强调“激发兴趣”、“强化动机”、“教会学习”、“发展智能”。而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对完成学习任务起推动作用,对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起着制约的作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以“情、奇、疑、争、用”五字入手,寻找并建立情知融合点,创设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动之以“情”趣“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情感,去影响和改变学生情感的内容和品质。演员表演只有进入角色,才能打动观众;教师上课只有情真意切,才能激励和感召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如…  相似文献   

17.
宁智锋 《求索》2011,(11):206-208
“比兴”是中国诗歌的根本大法,不过“比兴”,特别是“兴”,含意十分复杂多变,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地被改变、充实、丰富着。通过梳理历代学者对“比兴”的阐释,可以发现这样一种趋势:兴的隐喻作用、发端作用以及通过情感、概念上的比喻来抒情表意的作用不断地得到强化。同时,“兴”也慢慢成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18.
<正> 涂怀章同志的《散文创作技巧论》(下称《技巧》的出版,是值得庆贺的事。说它值得庆贺,决不仅仅意味着怀章同志在这片相对沉寂的园地中的再次耕耘,而更在于《技巧》这本学术专著的非同凡俗的魅力。魅力就体现在作者实质上在散文王国中进行了一次纵览风光的漫步与“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沉思。我所以在题目中标示“大技巧”一词,亦正是为了昭明此意。换言之,《技巧》给我们提供的不单是散文创作的“程序”、“规则”和“类型”一类的操作技艺的诠释或总结,而且大幅度地涉及到散文创作的认识论、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生命意识和审美价值等领域。若云“形而上者谓之道”而“形而下者谓之器”,那么《技巧》一书就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交融一体了。无疑,这就不是单薄之作,而是大大地超越了低层次的僵硬的“作法”之樊篱。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直播与粉丝经济时代,涌现出以网络主播为代表的直播带货主播群体。以网络主播及其粉丝为研究对象,研究两者之间的情感劳动过程发现:首先,带货主播及其粉丝卷入“情感递偿”的循环过程中,即资本参与下的“情绪—情感”劳动循环过程。“情绪—情感”劳动是从微观到宏观、从场内到场外的连续过程。其次,粉丝的情感劳动规训过程可以概括为“情感迁移”现象,即情感的界面化、神交化和(男性情感劳动的社会性别)认同化。最后,在“情绪—情感”劳动循环过程,主播出现“情感反哺”行为,这是一种跳脱资本逻辑的行动,即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状态的同时,回归情感体验的海德格尔意义上的“生存人”状态,从而使一部分情感资源跳脱出“资本—情绪劳动—情感劳动—资本”的“情感递偿”循环过程,展现出线上情感劳动的另类形态。  相似文献   

20.
人是有感情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不过,人的情感有崇高与低下之分,博大与渺小之别。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做到“情为民所系”,这个情乃是人类崇高、博大的情感,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基础。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省委书记习近平以党的先进人物为榜样,把这一崇高情感加以具体化、形象化为五种情感,要求全省各级党政领导学习和树立,即要学习邓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