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舒开智 《长白学刊》2009,(2):139-143
“误读”理论的洞见和启示不在于它所倡导的“一切阅读都是误读”,而在于它否定文本终极意义的存在。鼓励对文本进行多元化、尝试性、创造性的有效阐释,把文本的意义从那种定于一尊的独断专制中解放出来,促进文学意义增殖。误读,决不是文本阐释的本体性存在,而只是作为一种解放文本意义的策略,其意义和价值也正体现于此。  相似文献   

2.
邓艳  张映先 《求索》2011,(6):134-136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为跨文化文本阐释研究提供了哲学反思的空间,"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三大原则向我们表明了文本阐释的现实:译者和原文本都是历史性的存在,任何理解、阐释活动都是在历史语境之内进行的,都必然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文本阐释过程其实也就是译者视域和原文本视域融合的过程,但这种融合是相对的,是差异基础上的融合;受"效果历史"的影响,文本的真正意义和阐释者一起处于不断运动生成之中。文本的意义是无限的,我们对其终极意义的把握只能是一个无限趋进的过程。不存在理想的、绝对客观、忠实的译文。  相似文献   

3.
史洁 《求索》2013,(2):151-153
文本的阐释是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活动.以文本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文本学正可以为这种文本阐释提供指导。文本学涉及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接受美学和后现代主义等多种理论方法.立场上呈现出多元和多维的特征.从它出发来观照文本可以获得诸多新鲜的文本阐释视角和效果。从结构和后结构主义的文本理论来看,文本是一种符号的链接;从接受关学的角度看,文本具有无限阐释的可能性;从后殖民主义理论来看,文本成为可被质疑的寓言:从后现代主义理论来看。文本又成为挑战线性存在的“文本的文本”。  相似文献   

4.
邵子华 《求索》2007,(2):170-172
文学文本阐释中的三重超越是指文本超越、时代超越和心灵超越。文本超越注重对文本的反思和对话,时代超越尽力发掘文本的人文精神,心灵超越追求主体精神的建设从而再造另一世界。这三重超越是实现文本价值必须经过的精神历程。  相似文献   

5.
谢志辉 《求索》2014,(7):59-62
哲学阐释学认为翻译就是阐释,译者就是阐释者,在阐释过程中阐释者必然会表现出主体性。从理解的历史性来看,绝对客观的原文意义是不存在的,阐释者的历史处境和原文作者不同,他会对原文作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阐释,体现出其创造性。阐释也是视域融合的过程,阐释者和原文两种视域存在无法消除的差别,两者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全新的视域,完成阐释和理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阐释者和原作者地位同等重要,渗透着阐释者的主观意识。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疏离文本”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军 《求索》2011,(11):200-202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疏离文本”现象突出,表现为内容误读、引述错位、标注错误等等,种种症候皆缘于忽视与疏离文本。如对“自由人文艺观”的评价不够公允、“赵树理小说”研究中的引述混乱、“《红旗谱》”的阅读定位有失客观、“新世纪乡土小说”内容的反逻辑性。对这些问题中的研究症候现象的考察,旨在构建始于文本、追求真信的学术观。  相似文献   

7.
刘云雁 《求索》2012,(4):207-209
严复"信达雅"原则所体现出来的阐释学观念往往为时人所误读,刻意回避了其中"达即所以为信"的内涵。事实上,作为士大夫知识分子而非纯粹译者,严复本人对于"信"的理解与"信达雅"的现代解释并不相同。严复对自己身份和立场有着清晰的界定,秉承"文以载道"的基本诗学观,在选文和文辞方面都并不重视语言学意义上的对等关系,同时积极地介入个体思想与国情要求,认为信于西学的关键是历史通达而不仅仅是形式逻辑的连贯。然而,历史剧变使严复的阐释观受到了群体性误读,后人以"忠"代"信",抹杀本土文化和阐释者的主体性,形成了目前流行的阐释观。本文通过分析严复的"信达雅"阐释观中"信"字的独特解释,揭示其保守性的具体表现和历史根源,管窥严复作为西学东渐直接推动者独特的思想境界和历史影响,尤其是这种影响对当今中国阐释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哲学阐释学与文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宁 《求索》2007,(7):140-142
20世纪兴起的阐释学是基于语言在社会中的特殊作用而成为一门学科。本文拟从现代哲学阐释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解的历史性、偏见观、视域融合几个核心原则入手,论证理解观的演变发展对阐释学和文化交流的影响。而海德格尔提出的“先理解”和斯坦纳的“阐释过程”丰富了文化交流的文本模式。  相似文献   

9.
奠基于全面而系统的文本基础之上的研究,最终呈现出一个与以往很不相同的马克思形象,形成对马克思哲学新的理解,把其关乎理解世界的哲学方式的超越、新的世界观的阐释、社会历史的全新把握、社会认识论和历史阐释学的探究和鲜明的哲学归旨与思想特征等方面充分揭示出来。文本研究的最大启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必须是在正确理解马克思哲学、在其哲学革命的基础之上展开。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审美:庄子哲学和美学理解的当代视域□李建盛任何思想、观点的理解和解释,任何历史流传物的读解和阐释都有其理解和阐释的理论视域问题。这种理论视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理解者和阐释者本身所具有所选择的用以理解和解释对象的理论视域,另一方面是指理解...  相似文献   

11.
否定与中性: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文本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阐述散见于不同的文本之中,马克思没有写过专门研究意识形态的著作,没有对意识形态进行系统的、详尽的论述,也没有对意识形态给出一个统一的、完满的、永恒不变的定义。这给后人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也给后人们理解、阐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留下了空间。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试图从二维的视角探讨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从马克思的多个经典文本中寻求意识形态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2.
弗莱与解构主义一样对文本的固定意义产生了怀疑,主张从多重角度、多个层面对文本的意义进行阐速;解构主义对文本的阐释走向了玄而又玄的虚无主义,与之相比,弗莱通过"语境"论来阐释文学文本的一系列意义,强调这一系列意义最终会指向普遍意义;解构主义文本观对读者权力意志的强化,与之相比,弗莱强调文本与作者、读者之间存在的张力关系,因此不可能过分地夸大读者在文本阐释中的作用,并始终关注"人"的存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图像叙事是不同历史时期某一群体或个人思想观念的视觉呈现。图像叙事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史学话语体系下图像证史的争论、艺术考古领域对图像风格与特征的分析,以及田野民族志为实践基础的图像阐释三个领域。从“叙事”的视域出发,将图像作为文化表达、文化传承和文化习得的“文本”进行解读,是理解图像背后社会历史情境与思想意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由于晚清翻译活动的特殊性,译者作为原文本的阐释者,他们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开启民智、救国存亡。阐释的非文本目的对于阐释过程中的主体来说是多方面的,阐释者作为世俗社会的一员,不可避免地带上世俗功利目的而进行阐释。这种目的性是由赞助人、稿酬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而得以实现的,虽然不崇高但也应予以承认。  相似文献   

15.
——苏联根本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们误读苏联,是因为把共产党的名称和社会主义等同起来人们误读《宣言》,是因为没有理解,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崛起.1979年,两位美国女学者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巴合作出版了长达700多页的厚重之作<阁楼上的疯女人:妇女作家与十九世纪文学想像>(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The Woman 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ry Imagination,以下称<阁>著),以对性别与文学关系的全新阐释、对"父权诗学"的"激进误读"和文本分析的振聋发聩而在学术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迄今为止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7.
语言模糊性的客观存在决定我们在文本阐释过程中不能一味求"信",而应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从语言本体的模糊性反观文本阐释活动,阐释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解除文化因素困扰,模糊与精确相互转换,灵感思维,形象转换等方面。而且,阐释主体在阐释过程中的自由创造度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8.
话语是思想的凝聚,革命特指暴力手段夺取政权。在解释学视域中理解"革命"话语包括三个维度:前见基础、文本互动和视域融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理解革命话语的前见基础,包括了颠覆国家权力、期盼圣人救国和追寻道德理想三个特征;通过"附会"的文本互动形式,理解者不断缩短阐释革命话语的"文化间距";在这个过程中也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家文化的内在交流、会通的机理;最后,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与儒家革命文化会通于中国革命历史逻辑之中,彰显了传统革命话语的现代转化,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话语是思想的凝聚,革命特指暴力手段夺取政权。在解释学视域中理解"革命"话语包括三个维度:前见基础、文本互动和视域融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理解革命话语的前见基础,包括了颠覆国家权力、期盼圣人救国和追寻道德理想三个特征;通过"附会"的文本互动形式,理解者不断缩短阐释革命话语的"文化间距";在这个过程中也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家文化的内在交流、会通的机理;最后,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与儒家革命文化会通于中国革命历史逻辑之中,彰显了传统革命话语的现代转化,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冯利华 《求索》2010,(4):171-173
俄国形式主义提出"陌生化"理论,主张在创作中运用艺术手法塑造新的意象,延长接受者的审美体验过程。苏轼、黄庭坚、惠洪等人突破传统用典局限,提出以"以故为新"为核心的诗歌创作理论。在其影响下形成的"以才学为诗"如同"齐言喻楚",使诗歌文本"陌生化",增加接受者的理解难度。阐释者虽力图破译其诗歌典故密码,但由于情感、文化和价值取向等主观条件的差异,其所期之"以与古人相遇",自是遥不可及的梦想。阐释文本反而会令诗歌与接受者再隔一重,产生双重"陌生化"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