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流动儿童城市融合问题,不仅涉及范围广,而且涉及程度深。基于社会支持视角分析,流动儿童身处无序化的家庭生活、边缘化的学校教育、污名化的社会境遇等构成的城市“非融合”状态,生存于对社会支持功能性独特需求与社会支持结构性稀缺供给形成的张力之中。只有从家庭、学校与社会等三方面构建“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体系,才能促进流动儿童顺利地实现城市融合。  相似文献   

2.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理想以及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是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从宏观层面分析是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从中观层面分析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从微观层面分析是学校教育过程包括内部课程教学资源配置的均衡、教育结果的均衡以及教育评价的均衡。通过构建教育均衡指数、建立教育均衡测度的指标体系和教育均衡测算方法,科学地选择有关指标要素,分析当前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状况,对于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从整体上看正在趋向均衡。  相似文献   

3.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的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救助中心内的流浪儿童在教育基础、教育需求和学习愿望方面差别很大,以救助中心目前的师资和场所开展高质量的教育有相当的难度,但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对救助中心教育职能的认识和定位方面。救助中心必须向流浪儿童提供教育服务,但对流浪儿童的教育应该以利于其回归家庭和社会为导向。经过研究我们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分类分层教育,分类分层教育模式有助于此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流动且"家庭化"趋势明显加快。如何探索出一套适应城市流动儿童诸多方面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提升其学习力的策略与方法,从而推动更深层次的流动儿童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需要老师们更多的爱心和教育技巧,需要学校灵活的办学思想,更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特殊政策支持以及社会的大爱之心。  相似文献   

5.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举家迁移”到城市,流动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的缺损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如何保护流动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关乎到儿童自身发展,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以及社会公平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中国教育公平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教育界关于教育公平的论述和研究也较为丰富。但是,分析以往的教育公平观,可以发现,这种教育公平观强调把教育当成一种公共资源加以分配,以满足或平衡个体或群体对公共教育资源的占有性、排他性需求。文章分析指向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教育公平观背后的教育假设,指出其合理性与片面性,并基于三个新的教育主张,提出对教育公平的新理解,以期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新时期教育公平的政策、实践与理论研究,使教育公平真正体现"‘教育’公平"的性质和要求。  相似文献   

7.
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交往遵循独特的运作逻辑.从其城市生活的社会情境出发,学校类型、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教育方式、社区人员构成和社区公共服务满意度都会影响到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接触机会、交往过程,从而产生不同的交往后果.为此,应从教育设置、家庭因素和社区结构三方面共同促使流动儿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交往系统.  相似文献   

8.
早在2007年的六一儿童节,习近平就曾指出要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然而由于受到国家政策、社会现状、农民工家庭的自身因素等的制约,农民工子女在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受到与城市儿童相等的待遇,他们的受教育状况令人堪忧。这不仅影响到农民工子女自身的身心发展和未来,而且亦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现,也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趋势相背离。本文主要从教育公平的视角下探究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9.
有关教育分流问题的研究,国外研究呈现出三个角度:一是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关系的角度研究学校教育分流的作用;二是从学生流动和学校制度的关系角度研究学校教育分流及其模式的适应性;三是从学生流动的空间、向度和目标等角度研究学校教育分流模式的类型。国内研究呈现出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化的关系问题;第二,教育分流的分类问题;第三,教育分流的现状问题;第四,教育分流的模式问题;第五,教育分流的国外经验借鉴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教育与社会分层和流动的关系的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分析,认为在我国当前教育与社会分层和流动存在互动关系.一方面社会分层影响教育机会、教育获得,另一方面,教育对促进社会流动、完善社会分层结构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从以教育促进合理社会流动来改善社会分层状况、实现社会公平的角度,主要引述实证研究的结果,对我国现阶段的几个教育政策个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放谈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实现教育公平仍然有漫长的道路要走,东部和西部、城市与农村、同一个区域中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等发展仍然很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的逆向流动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教育的差距仍然在扩大。目前。中国教育的许多问题。如择校热、乱收费、课外班等问题的根源也在于此。如果不痛下决心重新配置教育资源,教育很难走出困境。——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认为。  相似文献   

12.
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和永恒主题。在追求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教育起点公平以及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现,忽略对教育结果公平的关注。教育结果公平作为教育公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需求和基点。在提高教育质量过程中,大学应高度重视教育结果公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创建有利于实现教育结果公平的机制,完善大学管理制度,优化大学生成长环境,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努力实现教育结果公平。  相似文献   

13.
教育公平对社会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省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如地区差别、城乡差别、阶层差别、性别差异、校际差别拉大以及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二是教育财政投入的严重不足,三是教育政策中的"城市取向",四是教育过程中"精英教育"路线。因此,彻底解决我省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健全完善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强化学校和教师管理的公平意识。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是动态的、相对的公平。追求教育公平是当代我国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教育不公平问题凸显。为此,基础教育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机制;高等教育要建立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5.
摭采探析国外在性别平等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与教育行政管理,教育中的性别平等问题学术研究,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学科、课程研究与建设以及教师教育概况,发挥女性组织的助推作用,凸显女子高校的特色示范作用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将有助于探索在国内进行性别平等教育的实践范式,以在学校领域推动我国当前的性别平等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和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而市场机制和教育市场的存在给教育领域带来新的问题,学校、市场和政府构成一种全新的关系,必须在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之间寻求平衡,建立政府主导下公民充分参与的教育公共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教育平等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蓬勃的发展,教育平等也在实践中不断的贯彻,但依然存在着差距。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教育所面临问题:区域、城乡、性别、民族、残障人士及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等的教育不平等,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健全教育法制;加强教育财政投入力度;实行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取消重点学校制度;改善弱势群体教育体系。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更加平等、公平,促进社会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农民工的社会流动,越来越多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据统计,18周岁以下的流动人口达1982万,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开始突显,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差距和“二元分立”的义务教育体制,使得民办子弟学校教育资源短缺,流动儿童失辍学情况严重。对流动儿童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培养,从二元经济结构社会下的制度改革入手,突破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约束,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群体的受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上海市初中预备和初一年级学生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在心理能量的获得上存在着差异。流动儿童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学校环境以及同伴关系等因素对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有着显著的影响。流动儿童对一些不公平制度表现出敏感和反抗倾向。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及儿童感到自身受社会环境重视的程度,极大影响着流动儿童能否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20.
教育公平是世界近现代教育民主化进程中一个普遍的原则。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公平问题也日渐突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育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的不公平。对此,应采取如下措施予以改进:一是进行教育公平思想的合理定位;二是实施科学的教育策略;三是完善教育运行机制。以此实现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益的统一,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