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倡导,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以2012年至2014年三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所披露的数据为样本,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就创业板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成长性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公司成长性是正向影响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制衡度与公司成长性是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创业板上市公司一是可通过提高自身整体质量吸引机构投资者投资;二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应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三是机构投资者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2.
R&D是科技活动的核心。利用第二次全国R&D资源数据对广东省R&D活动的产出效率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2001—2009年广东省R&D活动的科技产出和经济产出规模快速扩大,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增长的起伏较大。数据包络分析(DEA)显示,广东省R&D产出的综合效率较高,但是规模效率不佳,R&D人员投入存在冗余,R&D活动的产出不足率较高,目前R&D产出已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广东省要提升R&D科技产出和经济产出的稳定性,优化R&D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3.
甘露  ;曾德明 《求索》2007,(12):33-34
虚拟R&D团队因其资源优化组合、缩短R&D周期、降低R&D成本、规避R&D风险等方面具有较强优越性,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R&D人力资本价值升值及其产权的认可与实现导致传统的公司治理活动由公司高层扩展延伸到了虚拟R&D团队之中。本文从组织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知识产权机制、激励机制等四个角度论证了R&D团队的治理机制及其有待于更深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海峡两岸科技财力资源的来源(一)科技财力资源的整体情况由于研究与发展(R&D)活动是反映科技投入规模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是科技活动的核心部分,对R&D的投入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科技政策的实施状况、本文就以两岸对R&D投入的分析来反映海峡两岸科技财力资源状况.  相似文献   

5.
高校知识溢出、产学R&D合作对工业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对工业企业创新的OLS和GWR分析发现,政府直接的经费支持对企业创新产出而言并不是一种良好的制度安排,金融机构贷款并未对企业创新产出能力起到促进作用,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创新活动对企业创新产出的知识溢出效应不存在,高校知识溢出、产学R&D合作积极而稳健地影响了企业创新产出能力。创新人员投入、政府直接经费支持及高校知识溢出等变量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经济发达地区其产学R&D合作对企业创新产出的贡献度高于经济落后地区。  相似文献   

6.
R&D投入一直是科研人员关注和讨论的问题。从科技人员的角度看,国家对研究与发展(R&D)的投入多多益善。因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这是被发达国家的实证研究所证明了的。然而,从政府的角度看,在分配资源的时候,则要考虑全局的发展战略。毕竟科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需要在一个长期的尺度下才能体现出来。而作为执政者,  相似文献   

7.
论创新企业成长的生命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成长性.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理念之一。上世纪末全球以科技网络公司为代表的高成长性企业和IT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惨遭失败,更加激发了人们重新探讨企业尤其是那些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如何成为“长寿公司”、其成长性的基础与机制如何等重大问题的理论热情。  相似文献   

8.
《政策》2010,(2):63-64
据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发布的《200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力度加大,投入强度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9.
曾蔚  游达明 《求索》2012,(4):35-37
创业投资机构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2009年10月23日至2010年12月31日间我国创业板上市的153家公司为样本,对影响创业板IPO抑价度的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创业资本未能降低企业IPO抑价度,反而提高了IPO抑价度,创业资本对IPO抑价影响的认证作用、筛选监督作用在我国创业板并不存在,逆向选择效应也不明显。创业投资机构的逐名动机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较高的IPO抑价度起着推波助澜作用。  相似文献   

10.
董事会治理对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江洪  丁宁 《求索》2008,(5):29-31
董事会治理水平是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以A股市场185家中小上市公司为样本,以2002年到2005年的区间为考察期,对董事会规模、董事会平稳性、董事会结构、两职状态和董事会教育水平等因素对我国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进行实讧研究。  相似文献   

11.
控股股东掏空与支持——基于公司成长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6-2008年沪深两市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支持"行为同公司成长性显著正相关。由于我国金融和法律监管系统还不是很完善,特别是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实证分析得出公司成长性同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相关性不显著。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情形下,公司成长性同控股股东的"支持"行为更加显著,而外部股东持股比例则对控股股东的"支持"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林娟  张力 《求索》2011,(6):38-39,66
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在经过长期的酝酿和准备后正式上市,为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提供便利。本文选取9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从财务视角对影响创业板公司成长性的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盈利能力因子、偿债能力因子、研发与管理能力因子都与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显著正相关,而资产规模并不显著地影响创业板公司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发布的《200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十五”计划第一年我国科技投入呈现良好开局,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首次跨上1000亿元台阶,R&D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1.1%的历史最高水平,这标志着我国科技投入步入快速增长阶段。△我国发射的“中国资源二号”卫星于11月12日进入工作轨道,与我国两年前发射的第一颗“中国资源二号”卫星正式组网运行。这次卫星组网成功,圆满实现了双星对地观测资源的优化配置。△11月15日…  相似文献   

14.
《政策》2000,(8)
一、对湖北上市公司进行 资产重组的背景分析 湖北省上市公司曾以其整体业绩优良和高成长性而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倍受瞩目。“湖北板块”曾经是二级市场上投资者追逐的热点之一。然而近两年,湖北上市公司业绩逐年下滑,排名逐年靠后。(见下表)  相似文献   

15.
仇荣国  张建华 《求索》2010,(4):28-30
本文以2004-2008年深市273家中小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的相关报表信息,运用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中小上市公司信用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第一股东控股集中度与信用违约风险存在正相关关系,流通股所占比例及企业成长性与信用违约风险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高管学历对公司的信用违约风险也会产生一定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第一条为规范创业板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上市公司或发行人)发行证券的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证监会令第100号),制定本准则。  相似文献   

17.
为规范创业板上市公司发行证券募集说明书的编制行为,我会制定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5号--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证券募集说明书》,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8.
卜振兴  陈欣 《中国发展》2010,10(4):36-43
市场结构和技术创新一直是中国产业发展中的两个热点问题,它们对产业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该文以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国内相关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集中度与研发度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目前产业集中度对中国高技术产业R&D强度的影响是负向显著的,这一结果是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9.
技术溢出条件下产业内研发投入与技术选择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聪 《求索》2011,(5):70-72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创新型国家的需要,而合作研发是实现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之根本。本文利用博弈分析框架,分析技术溢出条件下产业内企业合作研发中R&D投入与技术选择问题,该模型完善了古诺寡头垄断下企业的研发合作理论,为寡头垄断条件下企业间研发协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于涛 《求索》2007,(9):30-31
运用EVIEWS5.0,对制造业业上市公司2004—2005年数据,选择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制造业上市公司成长性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制造业上市公司成长性的投资主要来源于内部和权益融资,成长性与资本结构负相关,与经典财务理论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