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流动人口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子女在与父母、老师和同辈的交流互动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  相似文献   

2.
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他们难以适应城市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其极端表现为犯罪。预防流动人口犯罪,应当以加强流动人口城市适应为切入口,注重流动人口的素质教育,将社会外部要求转化为自我内心尺度,从主观上消除或减弱犯意的产生;通过科学管理、规范其社会行为,割断可能导致犯罪产生的外部条件,防患于未然;针对犯罪问题,则应采取果断手段依法严肃打击.  相似文献   

3.
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人口呈现流动原因复杂化、流动方式多样化、居住小聚居化的趋势。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提高少数民族城市适应能力,必须积极关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民生问题,不断提高其管理服务的精细化和制度化水平;通过各种手段,加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民族文化和当地文化的相互理解与融合;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到城市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由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城市文化差异较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层面、经济层面、心理层面的适应存在一些问题。为了适应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饰文化、语言文化、婚育文化、饮食文化等方面逐渐发生变化。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能力,应积极回应和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的民生诉求;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提高和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能力;积极开展民族文化和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城市更好地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5.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同伴拒绝会引起青少年学校适应不良、高危行为及行为障碍,且可能导致社会焦虑、社会抑郁及孤独等情绪问题。未来的相关研究需围绕同伴关系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性别差异、“两极问题”、影响机制问题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他们难以适应城市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其极端表现为犯罪。预防流动人口犯罪,应当以加强流动人口城市适应为切入口,注重流动人口的素质教育,将社会外部要求转化为自我内心尺度,从主观上消除或减弱犯意的产生;通过科学管理规范其社会行为,割断可能导致犯罪产生的外部条件,防患于未然;针对犯罪问题,则应采取果断手段依法严肃打击。  相似文献   

7.
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管理缺乏规范,工作不被重视;相关制度、政策没有保证,队伍建设滞后;辅导对象困难较多,辅导难度相对较大等问题。为此,可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辅导员的责权利;注重工作指导,建立辅导员联系制度;加强系统培训,提升辅导员的活动辅导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搭建活动平台,拓宽辅导员对外交流、获取信息的渠道等各项举措,解决进城务人员子女学校少先队辅导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其队伍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文章重点研究温州市龙湾城区学校适应性对龙湾区新居民子女的影响。根据现状,分析成因,探索规律,提出改善新居民子女学校适应性的可行性建议。培养他们适应城区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成为适应性良好的有一定技能的和有幸福感的社会公民,为体现社会公平公义和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现实范本。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民工”现象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农民进城务工常态化,其随迁子女城市入学问题随之产生.由于中国社会长期沿袭的城乡二元分割文化体系及其以等级意识进行身份识别的社会心理支撑,农民工子女城市就学存在制度障碍和跨文化适应障碍.开展社会机制建设,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消除农民工及其子女面临的身份歧视,实现文化调试与文明融合,是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融入的规范路径.  相似文献   

10.
利用张文新修订的Olweus欺负问卷、陈欣银等人修订的儿童社会行为量表以及自尊量表、焦虑量表、孤独量表等对827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测查,考察初中和小学阶段儿童的欺负/受欺负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儿童受欺负次数对儿童的同伴拒绝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这种作用基本是通过儿童的行为发生效用;儿童受欺负的频次、持续时间及其同伴拒绝水平影响儿童的自尊水平,同伴关系在学校欺负与儿童的自尊水平之间起中介作用。卷入欺负的儿童,无论是欺负者、受欺负者还是欺负/受欺负者相对一般儿童存在更多的心理精神症状,而且随着受欺负时间的延长,儿童的焦虑、压抑和孤独的情感更强烈。  相似文献   

11.
利用张文新修订的Olweus欺负问卷、陈欣银等人修订的儿童社会行为量表以及自尊量表、焦虑量表、孤独量表等对827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测查,考察初中和小学阶段儿童的欺负/受欺负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儿童受欺负次数对儿童的同伴拒绝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这种作用基本是通过儿童的行为发生效用;儿童受欺负的频次、持续时间及其同伴拒绝水平影响儿童的自尊水平,同伴关系在学校欺负与儿童的自尊水平之间起中介作用。卷入欺负的儿童,无论是欺负者、受欺负者还是欺负/受欺负者相对一般儿童存在更多的心理精神症状,而且随着受欺负时间的延长,儿童的焦虑、压抑和孤独的情感更强烈。  相似文献   

12.
依恋是个体与重要他人建立的一种深层次的、坚固的、持续的情感联结。依恋模式作为个体在发展过程第一个被内化的认知工作模型,不仅贯穿于个体毕生的发展历程,而且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安全的依恋关系,是个人早期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一生中其他方面发展的基石。亲子情感关系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持续性和重要性。在校学生的人际关系、学业成就、对新情境的应对无一不受亲子依恋关系的潜在或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507名独立学院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采用学校适应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探究其学校适应、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学校适应、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学校适应和追求成功存在年级差异;避免失败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不存在年级差异。学校适应对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避免失败对主观幸福感发挥着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升学竞争和就业压力日趋加大的现今,台湾地区出现了一种更为务实的升学选择,即初中毕业生填报职校,掌握一技之长以便在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研究者选择了成绩表现优秀而进入职校学习的初中毕业生,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这一群体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这一群体在职校的适应状况总体良好,但也有一定心理压力,和老师、同学之间的沟通也存在一些障碍。研究者也建议职校教师及管理层需要重视高学业表现青少年在职校的适应状况,并对其中有心理需求和精神支持者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人工生殖的父母子女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工生殖的子女有可能存在两个以上的“父母” ,使我们不得不对夫妻的权利义务关系、父母子女关系进行重新探讨和界定。甚至考虑婚姻家庭法调整的重点是否应当从夫妻关系转移到父母子女关系上。完善我国婚姻家庭的法律规定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离婚后的子女监护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是我国监护制度中的核心内容,但婚姻法中的相应条款较为单薄,尤其是对父母离婚后的监护问题更是缺乏系统规范。本文从子女的根本利益出发,论述了立法中监护制度的设置及继父母介入继子女监护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以及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流动人口在规模、构成、分布、流向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流动人口群体的权利诉求提高。如何在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走出一条提升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新路?需在城乡统筹的视角下,采取双向措施,既要帮助流动人口解决城市融入中的关键问题,提升其归属感和幸福感;又要通过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乡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就地城镇化。同时,要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变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村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到农村创业,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为考察女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学校适应与智能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以及年级对三者关系的调节作用,选取646名女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和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生命意义感、学校适应与智能手机成瘾显著负相关(r=-0.51,-0.55),生命意义感与学校适应显著正相关(r=0.48),P值均<0.01。学校适应在生命意义感与女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对大一、大二女生而言,学校适应在生命意义感与智能手机成瘾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Effect size=-0.22,95%CI:-0.32~-0.14),对大三女生而言,学校适应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学校适应的中介作用在大一和大二之间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大一组的中介效应量为-0.26,大二组的中介效应量为-0.50。生命意义感可以通过学校适应影响女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且年级可以调节学校适应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三校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着心理、就业、学习等方面的问题,海外经验表明,学校社会工作对于青少年自我发展与社会适应具有良好的效果。研究以在上海某职校开展的针对新生的成长小组为例,探讨学校社会工作的成效。小组工作能够有效提高“三校生”的人际互动、自我效能、社会资源的主观利用度等。研究建议.中职学校应当逐步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社工界应当推动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  相似文献   

20.
研究采用质性方法对5名211工程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从学校到社会角色转换中的道德适应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显示,道德适应并不是每一个毕业生必经的过程,只有遭遇真实的道德冲突才会经历道德适应。影响道德适应的因素有环境(真实的道德情境),理想,人格,利益(生存和发展资源)等。道德适应过程经历了理想激发期、道德冲突期、调整适应期、平衡稳定期。研究中还疑似发现了道德领域的第三人效应,但是否存在此现象还有待后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