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文学作品.<诗经>中的许多诗歌作品反映了劳动人民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2.
张靖  石兰思 《传承》2008,(22):62-6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文学作品。《诗经》中的许多诗歌作品反映了劳动人民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3.
统观《诗经》中写到“狐”的九篇诗歌,《诗经》狐意象可以分为原生态的、象征性的和艺术化的三个层面,但三者的关系十分密切。相关诗篇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宗教意识和审美情趣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诗经》中呈现出来的人与物的关系为核心,阐释《诗经》物象系统的审美内涵,指出《诗经》时代人与物相往来的现实情怀,并分析了物象与人事在《诗经》诗章中的关联方式.  相似文献   

5.
论《诗经》与音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不仅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在音乐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诗、乐、舞在产生之初是一体的、共生的。《诗经》保存了先秦音乐的大量原始材料。在西周的礼乐制度下 ,《诗》乐是作为雅乐的基本文化载体而存在的 ,“中和之美”是诗乐的精髓。随着的“礼崩乐坏”出现的“新声” ,是来自桑间濮上的世俗之乐 ,这与束缚于礼制的雅乐是有着天壤之别的。随着时代的发展 ,“新乐”的流行 ,《诗》的音乐性也就逐渐消失了。《诗》的辞义功能更重要了 ,成为一种纯粹的诗歌形式。《诗经》逐渐被纳入儒家的经典体系 ,背负起沉重的教化使命。  相似文献   

6.
汪亭 《人民公安》2012,(8):59-59
此时读《诗经》,可以感受朴实无邪的民间爱恋。早春时节,浅草青青,万物萌苏。过了春分三月天,桃花如雨般铺展山野。到了艳阳四月,天地清明,草木葳蕤,是春天最美的时节。清晨,楼下园子里,三两只调皮的麻雀跳跃枝头,一声抢着一声,叽叽喳喳地,  相似文献   

7.
从《诗经》的美人到诗词中的美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波 《理论月刊》2005,(6):137-138
本文从比附物、描写方法、象喻传统的形成等三方面论述《诗经》中有关美人描述的作品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以及由此形成的一些特色。  相似文献   

8.
周艳 《求索》2010,(3):169-171
《诗谱》之前有大量谱体史书,郑玄对之进行借鉴并将“谱”这一形式运用到《诗经》的解读之中,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解诗模式。“谱”在发展过程中有所分化,《诗谱》所继承的是原始意义上的谱。通过这一形式,《诗谱》在《毛诗序》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完备系统的历史叙事体系,大大提升了毛诗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9.
以《诗经》为封闭语料,统计出赤范畴颜色词20个,将其分为语义颜色词和语用颜色词两类,其中语义颜色词有9个,语用颜色词有11个,二者出现的总词频数为50次。详细分析了《诗经》赤范畴颜色词的语义系统,总结其使用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上古颜色词产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酒是周人礼仪制度文化中的重要角色。作为时人精神生活之特殊物质媒介,酒之功用主要在三方面展开:一曰宗教祭祀,二曰社交燕集,三曰歌舞表演。《诗经》既充分描写了酒给人带来的精神愉悦,同时也表现出以礼节酒的伦理、政治理性。需重视酒与人类精神生活的关系,酒在人类精神生活各方面,诸如宗教、人际心灵沟通和审美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诗经》研究走过了从经学到文学的历史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纯文学意义上的作品 ,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风俗画卷。《诗经》中用直接抒情或赋、比、兴、重章叠唱等艺术手法 ,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 ,体现了中国古代阴阳对立又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 ,为后代提供了形象化的审美标准、伦理道德标准、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等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诗经》中的婚恋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与挫抚痈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分析《诗经》中的弃妇诗及其演变,有利于把握后世弃妇诗滥觞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诗经》中收录有大量的婚恋诗,收录婚恋诗的原因从《诗经》文本的角度似乎无法说清,还原《诗经》的生成情景就会发现,这是由《诗经》的乐歌本性决定了其收录诗歌必须满足音乐的需要。《诗经》是周代礼乐文化的载体,周代礼乐制度的本质是追求和合,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以礼化民,以乐和民。在音乐之中,表达人神相和的神曲固然有合神之力,表现宗族兄弟君臣乡党的作品也有聚众之效,但是最能显示人际亲近的诗作,莫过于爱情婚姻之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诗经》为研究对象,以传统的文献分析法、举例论证法、对比分析法为基础,综合运用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多学科交叉分析方法,通过鱼兴象、采摘诗和感生神话三个方面,对《诗经》中的交感巫术进行初步探析,探讨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和思维习俗,旨在发掘《诗经》中的巫文化特色,彰显巫术思维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隋唐五代时期石刻的发展空前繁荣,从铭文内容上看,多引经据典。《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自其产生之日起,对中国文学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五代石刻中亦大量引用《诗经》。从石刻铭文的内容看,风格多庄重典雅,行文中引经据典。识读这些材料对于了解当时社会的语言文字、词汇使用状况等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张振龙  张晓庆 《求索》2008,(5):180-182
从用典看曹植对《诗经》的接受,表现在词语的引用、语句的化用与题目的引用上和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创新性上。这对其文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即继承了《诗经》内容的感伤情调,发展了《诗经》以来的诗歌抒情传统,《诗经》从文人的立德立功之资已逐步变为立言之资。  相似文献   

17.
罗江文 《思想战线》2003,29(5):134-137
在对已见著录的8000多条两周金文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将两周金文韵部与《诗经》韵部作比较,可以进一步明确金文用韵与《诗经》用韵大体相似的结论。王力先生认为《诗经》韵部29部,冬侵为一部,冬部是在战国时期才分化出来。而金文冬、侵都未发现独用例,从二部的统计数字和冬部与东、阳、耕、侵诸部合韵的情况看,冬部似应独立,所以金文韵部应为30部。  相似文献   

18.
《诗经》中的修辞问题是研究汉语修辞学的重要源泉。本文以《诗经》中同义词修辞为例,研究了语境临时同义词和语境词汇同义词的古汉语学运用。在研究中,我们认为确定《诗经》修辞同义词的主要依据是《诗经》中的近义词、类义词和词汇同义词。《诗经》修辞同义词主要由叠咏修辞同义词、连文修辞同义词和对出修辞同义词组成。研究修辞问题,对修辞的形成基础和作用的研究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对此本文也做出了总结和解释。  相似文献   

19.
《诗经》阐释中存在着两大难题 :同时期史料缺乏 ,这是《诗》学的先天缺憾 ;文本叙事的简略和非直接性产生合法解读多元的现象 ,这是因《诗》的文学性质发生的困难。史证缺乏使得对本事本义的判定由于得不到足够的凭据而众说纷纭 ,传统的诗史相证方法在释《诗》时往往遇到尴尬。在《诗经》的文学解读方面 ,对叙事方式 (赋比兴 )和章句训诂的阐释中 ,存在着两方相互牵引循环推导的现象 ,而本质上常由“意断”决定训诂 ,难以客观。《诗》学史上坚持一元解读和宽容多元解读分别体现着经学和文学的解释立场和传统解释学与现代解释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高尚卿 《前沿》2005,(12):224-227
《诗经》中的民歌与“汉乐府”中的民歌,一个共同点是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它们的表现手法不尽相同,具体表现在揭露和反抗阶级剥削和压迫;控诉战争;反映爱情婚姻等方面的诗篇。二者比较,看出《诗经》中的民歌与“汉乐府”的民歌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这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