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振 《当代广西》2014,(9):30-31
正【专家名片】张家寿自治区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中国-东盟研究中心副主任,南宁市签约理论专家。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区域金融与区域发展管理,擅于"中国-东盟区域合作制度"研究。潘永广西大学商学院金融保险系主任,教授,中国-东盟研究院院长助理,广西大学财政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东盟经济金融问题"研究。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门户和新枢纽,广西基于自身的优势和基础提出了一系列新构想,其中包括"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合作试验区"和"加快构建金融合作区"等。为此,记者专访了两位对东盟区域合作和金融合作颇有研究的专家,与他们  相似文献   

2.
《当代广西》2009,(21):63-63
《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南宁倡议》、《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拭同宣言》……在第六屑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中国和东盟国家达成了一系列共识。  相似文献   

3.
覃茂鑫 《当代广西》2009,(22):32-33
10月20日~2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简称“一行三会”)主办的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南宁举办。这是一次开创未来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新局的盛会。  相似文献   

4.
区内视点     
<正>深化法治交流合作共建共享共建共享"一带一路"12月6日,以"深化法治交流合作,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为主题的中国-东盟法学家联谊会暨中国-东盟法律论坛在南宁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开幕式上表示,联谊会暨论坛从法治方面研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广西更好地服务中国-东盟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新的重要机遇。广西将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以  相似文献   

5.
许瑾 《桂海论丛》2010,26(6):71-74
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成功连办六届,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合作。但中国和东盟的产业合作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要共同发展区域经济,加强产业合作,必须创建更好的推动机制和合作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应加强相应的展品类别设置、展商邀请、专业观众组织等改革,搭建更好的产业合作论坛,建立日常贸易数据库等,达到产业合作与博览会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东盟共同体建成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开局之年,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实施的重要一年。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紧扣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发展需求,启用新扩展馆,举办信息港、产能合作、技术转移、质检、金融等34个论坛,提升展会内涵,并首次把特邀贵宾国延伸到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广西结合自身特点,发挥独特优势,整合资源力量,积极为金融机构融资、融智、融制、融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不断深化与东盟之间的金融合作交流,扎实推进建设金融开放门户各项工作,打造形成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前景,为全国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探索了经验,为国家新一轮金融开放作出了新的贡献。深化金融合作:打造沿边金改的"广西样本""我们现在做边贸,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交易和结算,一台电脑就可  相似文献   

8.
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11月6日在中国南宁胜利闭幕。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无疑为中国和东盟国家提供一个双向互动、合作共赢的平台,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深人发展。同时,博览会也向世人展现了欣欣向荣、全面改革开放的广西新形象。为了更好地总结举办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经验,办好今后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最近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东盟博览会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李金早。  相似文献   

9.
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盛会第十年。这一年,也恰逢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见证了中国-东盟合作10+1>1的无穷力量,为双方长远合作搭建起政治外交、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紧密结合的广阔平台。无论是置于服务国家周边外交的战略里审视,还是放在加快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审视,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推动区域经济融合与合作的"助推器",都将载入史册。在广西加快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进程中,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不仅推动中国与东盟的多领域交流合作,更进一步带动广西的全方位开放,广西作为中国-东盟交流与合作的枢纽和前沿的地位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目前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已经起步,但与区域经贸合作以及经济实体对于金融服务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金融合作领域,双方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我们认为可以在以下方面加强双方合作。  相似文献   

11.
<正>9月12日,与中国-东盟博览会同时开幕的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共举办8场专题活动、4场人物专访及14场多边双边会见,超过2000人次中外嘉宾出席峰会各项活动,更好地汇聚和代言了11国商界的声音与共识,进一步服务中国和东盟商界交流合作。峰会框架下的东盟国家领导人与中国企业CEO圆桌对话会自2009年举办以来  相似文献   

12.
张才圣 《传承》2012,(8):23-25
由于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深入以及国际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创新中国-东盟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问题。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中国-东盟发展的窗口和平台,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缘优势,把适合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研究重点,努力形成有特色的中国-东盟人才培养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1月14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政府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在菲律宾签署。中国承诺将在WTO允诺的开放条件下,进一步向东盟国家开放建筑、环保、运输、体育和商务等5个服务部门的26个分部门:东盟10国则将向中国开放金融、电信、教育、旅游、建筑、医疗等行业。在中国与东盟10国开放服务贸易的第一批具体承诺减让表中,金融服务开放尤为引人关注。自2003年6月清迈会议以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金融合作有了实质性进展。如增加了东盟成员原有货币互换机制的资金规模:通过“10+3”范围内双边货币互换协定;建立亚洲债券基金等。这些合作对成员国解决资金短缺、防范金融危机、促进金融稳定有着重要意义。本次服务贸易协议签署后,越南、新加坡、菲律宾、柬埔寨、马来西亚和缅甸等国不同程度地承诺将逐步开放本国的保险、银行、证券及其他金融服务,这无疑将促进未来5~10年该区域金融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4.
第九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和中国一东盟自贸区论坛进入倒计时,各项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博览盛会,既是增进我国与东盟国家政治互信、深化双边互利合作、更好地服务国家周边的外交战略,也是我区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全方位高水平大开放战略、拓展新的开放空间的实际行动,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的盛会恰逢《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十周年和“中国一东盟科技合作年”,又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喜庆之年,意义重大,万众瞩目。  相似文献   

15.
<正>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框架下共举办36个高层论坛,其中会期举行25个,为历届最多。通过多层次、多领域交流活动,开展了部长级磋商以及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之间的对话沟通,建立了更多的合作机制,推动了中国-东盟信息港、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丰富了"南宁渠道",推动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各领域的落实。合作更加全面。金融合作方面,举办  相似文献   

16.
携手十五年     
刘宇 《当代广西》2006,(22):F0002-F0002
温家宝总理来了,东盟十国领导人来了,为15年的友好合作而来,为未来的共赢发展而来。15年和衷共济、风雨同行,中国与东盟从“对话伙伴’走到了“战略伙伴”。政治互信、经济互惠、文化互动……双方合作不断深入,硕果累累,中国-东盟进入了全面合作的新阶段。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本地区国家间友好交往与合作的典范。10月30日在南宁举行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为契机,以与东亚合作的积极进展为背景,回顾总结中国与乐盟友好合作关系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功经验,展望并规划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中国…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13,(14)
要加强开放合作战略的谋划,进一步发挥我区沿海沿边沿江的区位优势,不断提升广西在国家开放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要加强开放合作平台的设计和建设,更好地发挥北海出口加工区、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马钦州产业园等已有开放合作平台的功能,积极研究打造新的开放合作平台,逐步形成海陆联动的对外开放格局。要加强开放合作政策的研究和运用,抓住国家批准桂滇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重大机遇,研究、吃透国家开放政策,充分发挥开放合作对改革的推动作用。要加强全方位对外开放合作,继续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全面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快建设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区和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争取国家支持,建设国家级海洋研究机构,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加大向东开放,积极融入粤港澳,以改革的精神推动开发,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努力推进广西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莫仲宁 《桂海论丛》2007,23(6):24-27
广西提出推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构建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战略构想,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抓住了广西未来发展的战略关键。广西应紧紧抓住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机遇,解决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促进广西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唐红祥  陈慧 《人民论坛》2020,(11):140-141
近年来,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取得了很好成效,同时也面临着尚未形成完整上下游产业链、东盟各国技术标准差异较大、产能合作领域有限等问题。可通过加强境外产业园建设,鼓励中小企业参与"集群式"发展,扩大中国技术标准应用范围,创新第三方市场合作,不断完善中国-东盟产能合作机制,构建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20.
南国绿城,繁花似锦,秋高气爽。9月18日上午,由国家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和自治区文化厅在南宁共同举办为期两天的“2006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激情开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吴恒热情洋溢地致欢迎辞,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的文化学者、文化官员、知名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人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知名人士出席了论坛,介绍了本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就中国和东盟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合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广西文化建设的成就令人瞩目在当天的论坛上,国家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王永章在会上介绍说,举办这次论坛,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