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科技园成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是新形势下大学功能的延伸和拓展.多种模式的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不但促进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科技产业化,也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清华科技园建设的成功经验分析,结合武汉地区的大学所在区域经济结构的特点,阐述武汉地区大学科技园的优劣势,提出武汉地区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战略重点与运行机制以及从清华科技园的成功经验中获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正川科高[2020]9号各市(州)科技局、教育局,各省级大学科技园:为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激发高校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规范我省大学科技园建设与管理,提升大学科技园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参照《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国科发区[2019]117号),结合我省实际,科技厅会同教育厅对《四川省大学科技园认定与管理办法》(川科高[2013]20号)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完成的《四川省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印发你  相似文献   

3.
李平 《民主与法制》2008,(15):71-71
科技创新消费者至上 是什么原因能让一个地方性的产品成长成为主流消费品牌?是科技创新,是消费者至上的理念,让黄鹤楼科技园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为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天津人大》2010,(3):F0002-F0002,F0003,F0004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名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始建于1988年,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9年5月更名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括华苑科技园、滨海科技园、南开科技园、武清科技园、北辰科技园、塘沽科技园六部分。其核心区域华苑科技园、滨海科技园,分别位于天津市西南和东部,是天津经济发展的双子星座。  相似文献   

5.
公安高校应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鸣 《公安教育》2006,(2):22-24,56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入大众教育,大学的数量迅速增加,办学规模日益扩大,高等教育的服务市场逐步开放,大学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大学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国内和国际间的诸多挑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寻求可持续发展?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是大学发展的一个新思路。一、什么是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最早用于企业管理。它源于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其理论代表人物是哈默·都斯和普拉哈拉德。核心…  相似文献   

6.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建立大学科技园,现已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2个。20多年来,大学科技园在帮助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促进高校科技实现产业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创新能力不足仍是大学科技园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7.
《天津人大》2013,(9):F0003-F0003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97.96平方公里,包括华苑科技园、滨海科技园、南开科技园、武清科技园、北辰科技园、塘沽科技园六部分。其核心区域华苑科技园、滨海科技园位于天津市西南部和东部,是天  相似文献   

8.
大学科技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良智 《长江论坛》2001,(2):4-7,12
大学科技园孕育了新经济。依托大学的智力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是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新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认真研究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问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大学科技园的起源与发展大学科技园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氏族文明、奴隶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等文明时期,目前正在从工业文明向科业文明过渡。科业文明,是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社会生产中知识、信息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崭新的…  相似文献   

9.
俞鸿 《浙江人事》2009,(9):34-35
一、西湖区大学生自主创业概况 2008年12月,经杭州市人事局批准,我区与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合作建立“西湖·浙大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借助区域高校密集的优势,为人才创新创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目前西湖区大学生创业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高校社会科学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和多元的系统,其核心要素是现代大学制度、学科生长机制和大学文化传统,学科建设成为核心中的核心。高校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人们所重视,如何提高高校社会科学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当今的焦点话题。华中师范大学的实践探索具有明确的目标、途径和保障措施,其基本经验是充分认识、理解并确立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重要地位;强化学科能力、突出学科特色的建设思路;特色交叉、应用文科先行的发展策略;加强科研队伍和科研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刘红明 《群众》2011,(4):51-51
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的创新性是由其创新素质决定的,创新素质是人类所共有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总和,是一种综合素质。大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阶段,每个大学生都是一颗创新的种子,大学教育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就是要给这些种子一片沃土,让其自然萌芽并深深植根。  相似文献   

12.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愈 《求索》2007,(4):79-80
本文将在对企业的自身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了解的基础上,采取资源→关键能力→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这一渐进式的方式,采用模糊评价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识别出来。  相似文献   

13.
汲德胤 《中国保安》2013,(12):36-38
核心竞争力,可以理解为“核心的竞争优势”,是指企业或其他组织应对变革与激烈竞争并取胜于竞争对手的能力的集合。核心竞争力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对于企业在竞争中的生存来说至关重要。纵观企业发展史,有的企业昙花一现,有的中途陨落,有的历经风雨却长盛不衰,其原因正在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维持。  相似文献   

14.
卿定文 《求索》2008,(11):26-28
金融伦理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三个机制:一是嵌入机制,存在两种形式的嵌入与提升,其一是将商业银行及其员工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提升至符合金融伦理的要求,其二将员工存在的多元价值观念或者不同层次和程度认识的价值观与道德观,转化为一元价值观。二是屏障机制,在金融伦理作用下,商业银行将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通过其员工、产品与服务、信息与信息技术、经验等组成要素屏障起来,形成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并有自身独特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认同机制,注重金融伦理的商业银行有利于提升其社会美誉度,能够提升消费者的认知使用价值,增加对所选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发展正处在一个战略转型阶段,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战略的重点选择。现代企业竞争不单纯是规模与价格的竞争,根本的是核心能力的竞争.竞争的实质是看谁能赢得持续的领先优势。这就要求企业以不断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作为长期制胜之本。为此,一些大公司、大集团都把战略目标定位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企业发展正面临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16.
品牌经济学视角下中国企业海外经营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凯  孙曰瑶 《求索》2011,(11):23-25
在对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市场经营状况分析前提下,基于品牌经济学分析范式,从内部与外部角度对我国企业海外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构建海外市场竞争力品牌经济模型,论证海外市场占有率与海外市场融合度两个核心经济变量对企业海外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得出品牌信用度、品类差异度以及品类需求强度为制约企业海外市场经营的核心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企业海外市场竞争力的经营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虚拟组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载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虚拟组织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创新形式,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优势和生命力,它不仅能有效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且有力地保障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的实施。探讨虚拟组织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推动我国企业实施核心竞争力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培育大学文化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文化具有精神、制度、行为、环境等方面的丰富内涵,是大学软实力的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合理确定大学文化的建设方向,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大学文化建设,塑造大学灵魂,才会让大学从功利性的思维中挣脱出来,回归教育的本原目的.  相似文献   

19.
王玉良 《传承》2008,(4):96-97
大学文化具有精神、制度、行为、环境等方面的丰富内涵,是大学软实力的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合理确定大学文化的建设方向,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大学文化建设,塑造大学灵魂,才会让大学从功利性的思维中挣脱出来,回归教育的本原目的。  相似文献   

20.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西永科技工业园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立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西永科技工业园的批复》(渝府〔2003〕290号)批准设立的特色工业园区。为突出产业发展方向,根据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5—174和市政府办公厅渝办〔2005〕55号文件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西永科技工业园更名为重庆西永微电子工业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