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社会实践活动课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部分,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在举国课改的呐喊声中,老师最难于操作、家长最不愿意接受的就是社会实践活动课了。一、社会实践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需破解的难题1.学校提供的活动课资源还不够全面、深入。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挖掘是多方面多渠道的,有学校自身的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等。  相似文献   

2.
李宏春 《学习月刊》2010,(2):107-107
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强调:“思想政治课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要求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进行“生活化”教学探讨,即在教学巾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  相似文献   

3.
齐玥 《世纪桥》2014,(5):30-31
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是中宣部和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核心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为了满足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面向企业、面向基层,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要。高职高专思政课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中面临的种种困惑、强化应用,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教学内容要体现实时效性、针对性,教学方法要体现多样性、参与性。  相似文献   

4.
整合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与一般课程不同的特点,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实践教学的方法,才可达到理想的效果.下面从分析该课程的特点入手,依据实际教学的经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是近年来教育部对高校课程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以《财务共享中心运营实训》为例,基于BOPPPS模式对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实现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建设,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课程教学目标与企业财会人才需求相对接。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不断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基础文明素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其中高校《伦理学》课是高校育人目的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之一.高校《伦理学》课教学可以从课程的"体验性认知"功能出发,利用理论知识和实际学习生活的内在有机联系,引导学生经常参加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丰富有益的校园社团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应用伦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来解决自身的思想道德问题.因此,在高校《伦理学》课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授课内容和教学方式应该由原始的知识传授型向实践体验型教学模式转变,我们将这种"体验性认知教学"模式也称为"境遇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刘爱丽 《山西青年》2024,(1):108-110
翻转课堂借助当今发达的信息技术交流平台,把传统教学中的传授知识与内化知识两个阶段进行颠倒,并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协作式的且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使传统教学模式得到革新,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企业培养了应用型高级人才[1]。本文以旅游管理核心基础课程之一旅游学概论课程为例,结合目前北部湾大学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课前、课中的教学环节进行翻转,探讨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实践,设计出该课程的教学流程,以期为旅游管理专业其他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加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社会实践环节研究十分重要,也很紧迫。要真正提高该课程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就必须确定四位一体基本模式,即以一个明确的活动方案为主线、以一支健全的师资队伍的指导为关键、以一个稳定、合适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一套完善的社会实践实施体系为保障,加强该课程社会实践环节建设。  相似文献   

9.
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事实说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既磨炼了意志,又促进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学生不仅巩固和深化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扩大了视野,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一定的人才效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针对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我们在课表内开设了活动课程,从而为我们更好地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的各项目标,特别是在活动中有效地提高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利用活动课程来提高学生思品素质的好处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更新德育途径。开设活动课程,改革传统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特别是设计四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即研主任为骨干,少先队为核心,思想品德课为主导一家庭教育相结合以后,使得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紧密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思品教育单纯依靠思品课的单一教育模式,使提高学生思品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资源,包括学生的知识、阅历、能力等,是一种特殊的、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品质与特征的课程资源。坚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和利用好学生的资源,既能使生动活泼的课堂透出灵气,又能大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从而使课程资源的价值放大、倍增。笔者就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发学生资源中的生活经验、情感等资源的实践和体会,揣陋如下,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2.
李超 《山西青年》2023,(20):46-48
人工智能实践类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或者大数据等专业的选修课。该课程可以为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农业、信息技术等众多应用领域提供技术实现。本文针对人工智能专业综合实践教学特点,以及人工智能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具体需求,通过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热情,利用知识和实际应用间的相互联系,达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传统的教学技术仅重视理论信息的解释,极易导致学生对内容失去兴趣而放弃对课程材料的深入调查和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是通过兴趣驱动和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联系起来,为学生日后工作和创新做好准备,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马敬东 《党史博采》2008,(11):34-34,36
对于体育课的认识,大多数教师仅仅停留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层面上(包括体育教师本身),笔者通过近几年对有关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及实践后,对体育课程有了新的理解,体育课程不仅要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作为学校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促进学生德育、智育、心理发展、社会适应等全面发展的功能。探索和开发体育与各学科课程之间的交叉点、整合点,对于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综合运用各科知识,  相似文献   

14.
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中的体现与运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互动式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实践环节,运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等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整体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应有的题中之义,是其最为突出的特征。整体性不仅应体现在各门具体课程的教学中,也应体现在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上。本文较深入地从整体性的视野探讨了高校两门主干课即“概论”课和“纲要”课的内在联系以及两门课程实现整体性教学衔接优化的重要性,提出了“概论”课和“纲要”课实现整体性教学衔接优化的具体思路,对“概论”课与“纲要”课教学衔接具有理论前引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信号处理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在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理论内容多,概念抽象、公式多,对学生的数学基本功要求较高,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我校以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为立项项目,结合多年来信号处理课程教学经验,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索,改善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方式。实践效果验证了教改的可行性、有效性,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人为本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必有之使命。以人为本的理论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突出强调受教育者的最大利益,把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准确把握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在政治引导上坚持“灌输”,在教育原则上突出“六个结合”,在教育实践上凸显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为增强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而推出的。但当前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存在内容和形式实用性不强、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化、专任教师人数不足和缺乏实践经历等问题。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必须在体现实效性、实践教学系统化、教师的数量和素质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工程造价专业急需应用型人才,现行的工程造价课程体系存在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不对等、课堂讲授只停留在理论阶段缺乏实践、课程考核只能测试学生知识理论掌握程度而无法判定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能力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工程造价专业开展校企合作,进行共建课程,将项目化教学模式融入系列计价类课程,整合学校与企业的资源。文章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阐述校企共建“六位一体”项目化教学模式在计价类课程中的应用,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学习课程价值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它有利于学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提高、发挥学生的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与个性的健全发展.有利于学生综合地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整合.有利于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有利于学校与社会的沟通与联系,完善学校教育职能.有利于教师观念的转变,知识更新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