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刚 《当代贵州》2012,(31):48-49
平坝县不断探索完善各级组织架构,构建起园区党建工作的格局网络,树立抓党建就是抓服务的理念,坚持把党建促进园区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平坝现有"两区三园"(即黔中新兴产业示范园区、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夏云工业园、羊昌工业园、乐平工业园),目前,"两区三园"引进企业75家,投产试产企业45家,在建企业30家,建立党组织21个,党员156名。平坝以条件较成熟的夏云工业园作为主阵地,不断探索,打造出了平坝园区党建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2.
《廉政瞭望》2008,(1):64-64,F0003
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川委发[2006]5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川府发[2007]7号)和《中共乐山市委、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意见》(乐委发[2007]5号)精神,2006年5月。峨眉山市委、市政府结合“旅游兴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建立了峨眉山市工业集中区.设立了工业集中区管委会。按照“一区多园”的思路,规划建设电子工业园、仓储物流加工园、铝材工业园、机械加工产业园和化工建材园.打造硅材料产业、仓储物流加工产业、铝材精深加工产业、机械加工产业和化工建材产业。  相似文献   

3.
正城市与产业是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的。石首市瞄准"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新型工业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及优秀旅游城市"的建设目标,着力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发展大工业,构建大交通,建设新城市,走出了一条产城融合,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两轮驱动,协调共进的新路。一、产城融合发展初显成效(一)以产兴城,园区经济作用凸显石首"一区四园"(石首经济开发区、张城垸工业园、金平工业园、东升林产品加工园、江北农产品加工园)的逐步崛起,成为石首新城产业发展的"四驾马  相似文献   

4.
工业园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工业布局合理化和规范化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工业向集约化、集群化发展的主要形式.近几年,江西按照"主攻工业"的发展战略,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兴办工业园,有效地促进了本地工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加快工业发展实现经济总量新跨越 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优化投资环境,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了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一是着力建好发展平台。按照"一区五园"(中心服务区;森工产业园、矿业建材工业园、装备制造工业园、食品医药工业园、新型能源工业园)规划建设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加快"七通一平"建设力度,加紧建设一期10万平方米、二期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促进产业聚集。同时,加快轻工业产业园区建设,为引进返乡创业人员、  相似文献   

6.
正"十二五"以来,都匀经济开发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主基调主战略不动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一圈两翼"发展三大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一座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新城区正在形成,改革发展呈现十大亮点:1园区建设从无到有"三大园区"助力开发区强势崛起坝固山地农业示范园正在构建具有区域示范带动效应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体系;洛邦工业园已形成装备制造为主,建材业、小微企业创业园工业板块格局;大坪工业园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平江县是一个老区县、山区县、农业县,同时也是一个财政穷县。近几年来,我们抓住京珠高速公路、平伍公路相继开通的契机,在两路交汇处建设工业园,实现以园兴工,以工强县。所建设的伍市工业园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完成了由战略构想到建园开园的艰难历程,进入了省级开发区行列,吸引了19家企业入园,投资总额达3亿元,其中有11家企业正式奠基开工,预计今年产值可达3亿元,为全县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省领导评价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13,(7):I0001-I0001
2011年,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工业强省和加快白酒产业发展的号召,在国酒工业园、名酒工业园、酱香白酒集聚区的基础上,成功申报省级仁怀经济开发区。仁怀经济开发区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一类产业园区和千亿级开发区。产业定位为名优酱香型白酒生产、酒类产品包装、包装物生产、仓储及物流配送等。开发区按"一区三园"布局,现规划面积79平方公里,涉及坛厂、鲁班、茅台、三合、二合、合马、大坝、沙滩、火石岗9个乡镇(街道)的40村(社区)。仁  相似文献   

9.
平坝规划建设好“两区三园”,即打造黎阳高新区。黔中新区、夏云工业园、羊昌工业园、乐平工业园,千方百计打造“贵阳一安顺经济走廊”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人》2005,(2):31-31
同心县以“两园”(羊绒工业园和太阳山工业园)带“两线”(惠平公路沿线和银平公路沿线),“两线”带全局和统筹城乡一盘棋的发展思路,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按照应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区三园"建设思路,我们最近组织专班对东马坊办事处东城化工工业园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园区如何把握优势,科学定位,抢抓机遇促发展,加快建设步伐作了具体分析,为园区建设和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07北京生态修复国际研讨会"于今年5月25日在门头沟召开。会上,门头沟区被国家科技部授予为"国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门头沟区"一区、两园、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全面启动。"一区"即"国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的整体建设;"两园"包括建立"首都山区综合发展试验示范园"和"生态修复科技工业园";"三步走"是指一区、两园"启动、发展、辐射"的阶梯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3.
沈新国 《当代贵州》2011,(29):37-38
经过十年发展,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形成下辖夏云工业园区、羊昌工业园、乐平工业园“一区三园”的基本构架,目前已引进企业56家,投产30家,创造税收1.4亿元,解决劳动就业2600余人。  相似文献   

14.
《求实》2014,(10)
<正>宽阔干净的大道四通八达,现代化的厂房鳞次栉比,茂盛的绿树花草生机勃勃,崭新漂亮的楼房错落有致……走进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幅产城相融的新型工业化城市新区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现在我们面前。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素有"八省通衢"之称的上饶市城区西部,始建于2001年,其前身为上饶工业园区,2003年底由上饶县的旭日工业园、信州区的三江工业园和市本级的凤凰工业园整合而成,辖一乡一办,  相似文献   

15.
正一、基本情况紫云自治县工业园区是经黔府办发〔2011〕19号文件批准成立的地方特色产业园区,按照"一园三区"布局设置,即猫营石材工业园、白云特色产业示范园、坝羊返乡农民工创业园,总规划面积25.2平方公里。园区以建材、农特产品及中药材加工为主导产业,以轻工业、冶金化工为辅助产业。产业园区从2012年开始建设以来,累计完成投资67.36亿元,建成核心区域近5.18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化厂房8.40万平方米、园  相似文献   

16.
《学习月刊》2012,(2):163
西山街道位于吴王古都——鄂州市中心城区,版图面积31.39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村,8个社区,总人口10万余人。西山人以"项目强街、借势发展"为理念,抓住全市建设经济开发区、小桥都市工业园和西山工业园的大好机遇,以创优争先活动为统领,不断推进西山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遵义市新蒲新区紧紧抓住贵州省实施大数据战略和遵义打造以大数据为引领的智能终端产业聚集高地机遇,大力建设遵义软件园。目前,软件园已初步完成科技人才城、大学城分园、虾子分园、大学城众创空间"一园多点"布局和园区产业发展规划。遵义软件园成立以来,已完成1.5亿元产业创业基金的募集申报,入驻企业15家,落地总投资约7亿元,孵化大学生创业项目17个,累计带动就业近千人。依托人才产业优势,完成"一园  相似文献   

18.
<正>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福泉市励精图治、跨越赶超和砥励奋进的一年,更是全市城乡面貌发生巨变、社会民生全面改善、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这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福泉市上下紧扣全省"两加一推"主基调、"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主战略以及黔南州"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立足"T轴八园"空间发展布局和"一区八园"组织架构,围绕建设"绿色磷都·幸福福泉"宏伟目标,坚定不移地加快  相似文献   

19.
《求实》2006,(12)
吕蒙乡党委、政府自2005年7月由景德镇市昌江区成建制划归市高新区管辖以来,树立科学发展观,确立主攻工业、富民强乡的发展思路,以工业园区建设为突破点,以第三产业发展为增长点,以服务环境优化为着力点,全力打造经济实力强、环境优美、服务功能齐全的和谐发展新型城镇。目前,豪德贸易、焦化总厂、昌江化工园、新都陶瓷园、陶瓷工业园等落户该乡;陶瓷科技园二期、中小型企业孵化基地、官庄工业园、历尧工业园已经启动;招商引进深圳燃气、香港创景、华创实业、富祥二期等5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和项目破土动工。2005年,全乡社会总产值3.65亿元,财政总收入1350万元,招商引资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03元。2006年1-6月,全乡社会总产值3.25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72亿元,招商进资1.2亿元,签约资金2.5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950万元。综合实力列全市第三,被评为全省“百强乡镇”和全市“六强乡镇”。  相似文献   

20.
通过五年的拼搏,"十二五"规划"打造千亿产业,培育千亿强市"一定能够完成;通过十年的努力,把仁怀市建设成"中国国酒文化之都"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回首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国酒都"仁怀亮点频闪。全市生产总值达27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500美元,财政总收入60亿元。市域经济综合实力继续位列全省经济强县市第1位、中国西部百强县(市)31位。国酒工业园、名酒工业园、循环工业园、配套产业园的规划和实施,构建支撑打造"千亿"产业的战略宏图。随着仁怀白酒业投资持续升温,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