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首先介绍了ATT-3000动态仿真取证系统的概念及特点,然后给出了利用该系统进行仿真和密码破解的过程,最后分析了其在仿真系统快速取证方面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2.
公开密钥基础设施(PKI)表现为非对称密码算法的使用,非对称密码算法经常是在互联网上鉴别信息发送者和加密信息的流行用法。传统的密码体制在建立和共享密钥时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大多数是相关的。这样的密钥和私钥系统有着重大的缺点,如果密钥被其他人发现或者截取了,信息会被很轻易地解密。由于这个原因,公钥体系和公钥基础设施(PKI)成为了国际互联网的首选,私钥体系经常被认为是对称密码算法体系,而公钥体系是非对称密码算法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加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了G rover量子搜索法和Shor量子算法对目前流行的DES、RSA经典密码体系的安全机制存在潜在的威胁,提出量子技术实现信息的绝对安全加密。  相似文献   

4.
作者分析认为打击报复证人罪的犯罪主体不应限定在与案件的处理有利害关系的人的范围之内;该罪犯罪对象“证人”只能作狭义理解;构成该罪不应有时间限制;对该罪与其他犯罪的法条竞合二种形式及适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为什么会产生“生产力利息论”与“时间偏好利息论”这样两种不同的利息理论。通过奥地利经济学流派内部两大利息理论的比较,文章发现人们对“利息”的不同认识源于对“资本”与“时间”性质的不同认识。资本的“基金论”和“单维”的时间观所导致的是“生产力利息论”,而资本的“结构论”及“非单维”的时间观所导致的是“时间偏好利息论”。  相似文献   

6.
当前,银行卡使用密码的便捷性与安全性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为设置密码的安全性受制于设置者的智力水平和对安全性能考虑的周密程度,人为设置密码的经常变更也无法抵御随时可能发生的密码被窃取或者骗取的风险。非法获取他人密码是“前置性犯罪”,而获取他人密码之后的犯罪活动可称为“后发性犯罪”。应当在《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明确对密码的特别保护,进一步明确银行在保护客户密码安全方面的义务,努力创造条件对银行账户采用生理纹线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计算机犯罪调查取证中,时间信息是最基本的数字证据之一。相关文献对Windows环境下时间信息调查取证的规则与方法介绍较多,涉及Linux系统的相对较少。Linux操作系统下时间的调查取证应着重从系统时区与时间、文件时间戳与日志时间信息三个方面进行,实践中应注意区分不同操作系统下时间处理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立功时间要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立功的成立条件,是司法实践中正确认定立功,从而对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准确量刑的前提。关于立功成立的时间要件,起始时间应为“犯罪分子犯罪之日起”,而截止时间可以限定为“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自诉人提起诉讼之日前”,犯罪分子在审判阶段的立功行为,应作为行刑制度中的立功予以处理。  相似文献   

9.
人与法在“本位与工具”视角上形成了“法本位”法理命题。法律在其“工具性”上,首先是“以人为本位”,即人与法在本质层面上是“人本位一法工具”的“原生关系”;进而,在法治社会,法律又在其“权威性”上,升华为“法本位”,即人与法在运作层面上是“法本位一人工具”的“转换关系”。法律的至上权威,需要权力授权渊源上的民主性强力支持。当然,在立法和本质层面上的“人本位”永不能被替代。有了“法本位”这一“人本位的有效化身”,则“以人为本”也就获得了其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0.
文章简述了关于“时间”的理论与名人们的见解,着重论述了公务人员应树立的时间观与运筹管理时间的六项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1.
城市文化的塑造与传承需要密码。上海作为一个以港兴市的城市,演绎了从"滩"的自然景观到"港"的都市景观,超越了既有地理框定的文化景观。近代码头遗产是上海都市文化进程的一个密码和象征符号。基于文献综述、基地考察,从历史物像、场所与事件等三条基因链,来探索这一城市密码的文化内涵、表征体系与历史价值。码头遗产这一密码的可编辑性对于海派文化遗存的再生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以利立义”。以利立义是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新政策、新理论的价值论依据。惟有用以利立义的价值观来理解改革开放的理论与政策,人们的思想才能够获得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13.
针对抢劫杀人案件的侦查,深圳市"5.7"抢劫杀人案的侦破主要体现在:快速出击与查找线索并进,现场勘查与调查访问及时,其中,排查工作是本案得于突破的关键点,即做到了及时、全面、细致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由于立法者热衷追求制定“大而全”的刑法典,导致附属刑法的立法技术不成熟,规定不明确、不清晰,没有规定独立的罪状和法定刑,依附性过强,不能直接适用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务款,并且与刑法不衔接、不配套,缺乏可操作性。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新型犯罪不断增加,一部刑法典并不能解决所有犯罪问题。在非刑事法律中直接规定具有罪状和法定刑的附属刑法乃是刑法补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法律形式主义容易导致孤立、机械地理解法律,漠视条文背后的规范价值与意义。超越法律形式主义的进路就是要在司法实践中能动地理解法律。司法能动主义更贴近正义,不拘泥于条文和立法意图,更少强调先例,更具司法独立精神。但这并不代表法律扩张主义,在司法判断中突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也不是重刑主义,“能动”并不是对罪刑法定原则的违反,而是要求在该原则的基础上能动地理解构成要件与罪刑法定的关系,并根据规范目的与事物本质,对法律条文做出实质性而非形式性解释适用。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VoIP G.723.1双速率语音算法汇编优化及其DSP实现方法。通过阐述G.723.1信源编码的实现过程,讨论纯C代码在DSP平台上运行速度慢的原因。对关键代码全汇编优化以及优化过程的同步调试,采用该方法的优化结果和预期优化结果基本符合。FIFO环形缓冲区可以实现实时语音播放和IP-Phone,PESQ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满足VoIP语音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7.
行贿罪"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贿罪中的"谋取不正当利益"包括非法利益和采取非法手段获取的不确定利益,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与法律、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是判断利益正当与否的法律依据.学界存在"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取消说和保留说的分歧,但是"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限制了行贿罪的成立范围,体现了刑法的谦抑性价值,有利于集中司法资源治理受贿犯罪,因而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不宜取消"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与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从年初至今互联网上的"馒头"事件引发出的一连串"博弈"效应,在法学领域具有值得深入发掘的理论价值.文章采用一种"抽丝剥茧"的论证方式,对"馒头"案所涉的私法问题、宪法问题以及宪法与私法之间的博弈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阐述,对博弈各方的宪法权利、权利冲撞、冲撞协调给予了一一论证.并结合德国经验的启示,提供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宪法权利冲突解决方案,为宪法权利进入私法提供一种"实证"性的进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合同法是以“自愿”、“协议”、“协商”、“同意”、“约定”等法律术语或法律名词在法典中体现“合同自由”原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