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lood samples of different carboxyhaemoglobin (CoHb) content (0%, 50%, 100%) were analysed, after short exposure to heat,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change of CoHb and methaemoglobin (MetHb) during the succeeding 14 days. Untreated blood showed an initial increase of MetHb after heating followed by a decrease during this period. There was no formation of CoHb in the untreated blood. When CoHb was already present in the blood the amount of MetHb was smaller in amount and was formed at a slower rate. In these samples the concentration of CoHb slowly decreased.  相似文献   

2.
张文静 《中国司法》2010,(11):105-10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日前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两个《规定》)。两个《规定》的颁行对于贯彻党和国家的刑事政策,依法惩治犯罪、切实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芬“法官的地位与职责”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静 《中国司法》2004,(11):91-94
2004年9月21日至9月22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和芬兰司法部共同举办的中芬“法官的地位与职责”研讨会在华都饭店举行。来自中芬两国的专家、学者就法官的地位与职责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讨,司法部副部长张军、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芬兰最高法院院长莱夫·塞沃宁先生作大会致辞。现就会议研讨的八个专题的主要内容作一综述如下:法官的任命司法部司法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董开军认为,在现代社会,法院被认为是捍卫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无论从法律上讲还是在事实上,法官都无疑是这最后防线的“守门人”。法官作…  相似文献   

4.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实现人类共同福祉的必然选择。是人类在探索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发展形态及其系统理念和战略思想。它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本文通过对其涵义、要求、伦理基础等的分析,提出将缔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贯穿整个立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其基本理念指导制定、修改、补充和完善相关法律,明确缔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遵循“在不断完善国内国际立法的同时追一步加强国内立法与国际立法相协调”这一必然趋势以适应人类社会发展之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5.
一、制定《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办法》的必要性及起草过程新修订的《律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律师事务所应当于每年的年度考核后,向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提交本所的年度执业情况报告和律师执业考核结果。”司法部2008年7月制定的《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据此规定了律师事务所按年度接受司法行政机关检查考核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7.
In this 2005 statement, the Chinese representative commentson the state of the regime of the law of the sea, and on theactivities at the UN relating to the topic. He expresses China'sgeneral views on issues relating to fishery and the protection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such as the need to keep a properbalance between (1) conservation and protection and (2) developmentand capacity building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8.
国外数据库立法与案例之评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任寰  魏衍亮 《知识产权》2003,13(2):58-64
近20多年来,美国信息产品的销售额增长很快,如1977到1996年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增长率几乎是全国经济增长率的3倍。1美国核心版权产业1996年的对外销售额为601.8亿美元,第一次超过汽车业、农业等部类,成为美国出口份额最大的经济部类。2此外,美国数据库产业的销售额约  相似文献   

9.
许红 《法学家》2002,(4):98-102
“非法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是我国1997年刑法典中新加的一个罪名,被规定在第七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第五节“危害公共卫生罪”中。其作为一个不十分引入注目的小罪名,在现实生活中发案率较低,尽管刑法中每一个罪名都被赋予其存在的价值和重要性,但学者们似乎不屑挥洒过多的笔墨去透析它。笔者偶尔接触到这一罪名,逐渐对其产生兴趣,虽然研究的不够深入,但仅仅通……  相似文献   

10.
郭金霞  文静 《中国司法》2005,(7):105-106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主办的“贯彻实施《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专家座谈会”于2005年6月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等40多人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颁布的将于2005年10月1日实施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谈国家对农村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新凯  南炳灿 《行政与法》2006,1(4):109-112
农村消费者具有双重身份、更大的弱势及维权期望值较低等特殊性,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损害,因而需要国家更大力度的保护。但目前国家对农村消费者的保护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农村消费者教育工作薄弱、缺乏便于农村消费者维权的保护机制等。国家应当针对农村消费者的特殊性,采取多种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由于商品经济的薄弱与自然经济的发达、我国传统文化对宪政核心价值的偏离以及宪法的实际运行情况等经济、文化和现实的原因,导致了我国宪政意识的缺位。为了培育公民的宪政意识,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证司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保障宪法实施,建立健全我国的违宪审查机制,从而构建宪政意识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司法基础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李瑞 《政法论丛》2008,(5):33-38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对原来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立法的内容变得更加简明集中;新规定增加的内容提高了规章的可操作性,体现了提高授权效率的立法宗旨;立法语言更加规范、相关规定的逻辑性更强,对进一步明确和体现品种权的私权性质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类文明前行的足音,必然呼吁人类个体自由度的提高和主体平等地位的确立。在各国刑事诉讼领域控制犯罪与人权保障关系的演进中,控辩平等原则的基本精神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这是政治民主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尊重人权和强调人的尊严的必然要求。而今,国际公认的司法原则是不得以牺牲司法公正或威胁基本人权为代价来控制犯罪或建立秩序。以此检视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可以发现,控辩平等原则在我国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中还只是雏形,其与国际公约和司法准则对控辩平等的要求依然存在较大差距,甚至在某些方面尚未达到控辩平等之最低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口供在证据价值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司法人员应该认真对待口供。从实证的角度,废除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的义务,有利于建立口供的激励制度。口供制度的重要基石分别是口供的任意性和真实性,我国刑事诉讼应该建立告知制度和口供补强标准。对待口供,既要反对口供无用论的"口供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口供无法获得的"口供无奈主义"。合理的口供制度的建立,可以减轻司法机关口供举证责任的负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应成为量刑的评价因素。  相似文献   

16.
王莉  张俊斌 《河北法学》2004,22(11):141-143
“2 .15”吉林大火不仅应引起行政管理部门的深思 ,而且对法学界而言 ,也是值得研究和反思的典型案例。首先从法理的角度深入分析了火灾发生的制度原因 ,提出对《消防法》第 5 1条在行政处罚实施主体的权责分配上、在重大停产停业处罚对象的范围界定上存在的立法缺失 ,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完善建议。此外 ,还对制度层面之外关于行政理念的转变问题进行思索 ,以求为理论和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票据诈编罪客体及客观方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票据诈骗罪的客体对于票据诈骗罪的客体 ,概括起来 ,大致有如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 ,不但侵犯了国家、单位或个人的财产利益 ,最主要的是侵犯了票据管理制度并由此破坏了金融秩序。① 第二种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第三种 ,票据诈骗罪侵害的客体是双重客体 ,既包括有物质性客体 ,也有非物质性客体。由于我国票据法的核心内容是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财产权益 ,其目的是为了依法规范票据行为 ,以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康有序地发展。因此 ,票据诈骗犯罪行为一方面严重地侵犯了票据当事人的合法财产权益 (此为物质性客体 ) …  相似文献   

18.
"财产法与物权法比较--兼评《物权法(草案)》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0月30日,本刊与汕头大学法学院联合召开了“英美财产法与大陆物权法比较研究———兼评《物权法(草案)》”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对外经贸大学、汕头大学、广西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高等学府、学术单位及立法、司法机关的专家学者与会,发表了各自独到的见解,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物权法(草案)》出台后,法学界及全国人民极为关注,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在这次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从宏观角度审视此草案,放眼全球,比较研究世界各国、特别是两大法系之间的相关制度,提出了许多有见地、有价值、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讨的意见。本刊限于篇幅,用会议综述的方式摘要发表专家学者们的主要观点,同时从与会者提交的论文中选择数篇于本期专题研讨中发表。  相似文献   

19.
祖文光  袁红丽 《中国司法》2011,(10):100-102
关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以及教育矫治未成年服刑人员使其顺利回归社会,是理论与实践、立法与执法的重要课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减少和防范未成年人犯罪的一部重要法律。自1999年11月1日施行以来,天津市各级政府机关和社会各部门共同参与,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很有必要根据 1999年以来在实践中取得的重要新经验和新认识对现行宪法做如下修改 :在序言中增加两个方面的内容 ;修改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一百二十六等条款和第三章第七节 ;新设第三十五、第四十、第五十一、第三十七、第一百二十三等五个副条。有必要采用国外通行的修宪技术并公布一个宪法的正式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