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对专利授权条件及申请、审查的程序作了一些调整。据此,《实施细则》对有关制度作了相应的补充和细化,主要修改涉及以下方面:一、有关专利申请文件的规定;二、同一申请人同日就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的规定;三、要求享受优先权的规定;四、有关专利申请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范围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温旭 《中外法学》1997,(5):56-58
<正> 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起正式实施的专利法,增加了本国优先权的规定。本文就本国优先权的作用、本国优先权的确定以及在专利申请中的应用等,作一探讨。 一、设立本国优先权的作用与意义 (一)鼓励抢先申请 设立了本国优先权制度,有利于申请人抢先申请专利,更充分地体现“在先申请”原则。在没有本国优先权制度的情况下。发明创造者通常总有这样的想法,即等到技术趋于比较成熟与完善之时,才考虑申请专利。因为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说明书的范围,过早申请专利,可能会有一些技术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过迟申请专利又担心被他人抢先,  相似文献   

3.
梁志文 《法律科学》2012,(1):130-138
问题专利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提高专利授权质量具有迫切性。高质量的现有技术检索是提高专利授权质量的前提,这在专利申请数量巨大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专利申请人及其代理人在专利审查过程中,应向专利审查部门依诚信原则披露其所知悉的、对申请案之可专利性具有关键性价值的参考资料。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现有技术披露义务符合专利制度的立法目的和利益平衡原则,节约现有技术检索的社会成本,从而保障专利审查中现有技术检索的质量。我国《专利法》第36条规定了该义务,但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后果。我国应通过立法和司法两方面来完善申请人的现有技术披露义务。  相似文献   

4.
充分披露(充分公开)是专利授权的实质条件 "阿瑞雅德诉礼来案"的意义在于明确了美国专利法第112节的充分披露包括两个要求:书面描述要求、可实施性要求.1 充分披露是专利制度的本质之所在,是专利制度的最终目标.[1]重视充分披露的实质价值的首要任务便是领悟它是专利授权的实质条件.  相似文献   

5.
2、我国<专利法>第48条规定,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以合理的条件请求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而未能在合理长的时间内获得这种许可时,国家专利局报据该单位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该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相似文献   

6.
论遗传资源获取与来源披露对专利授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昊亮 《法律科学》2009,27(4):89-97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遗传资源的价值越来越突显出来。在我国最新修改的《专利法》中对遗传资源的保护作了规定,但是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将遗传资源获取与来源披露同专利授权联系在一起,作为专利授权的条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不合理之处。在我国遗传资源保护的专门立法尚未出台,国际公约和其他国家立法不够完善,且存在很大分歧的情况下,我国应该在专利法中规定将遗传资源来源披露作为专利取得的独立形式要件;将遗传资源作为生物技术研发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条件,规定遗传资源提供者与生物技术开发者之间的利益分享,使遗传资源的保护与专利制度得到最好的衔接。  相似文献   

7.
一、实质性专利法国际协调 (一)背景近百年来,为解决专利权地域性带来的问题,国际专利制度不断进行变革和发展。国际社会缔结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简称巴黎公约)和《专利合作条约》(简称PCT),规定了国民待遇原则、优先权原则等原则,较大程度上统一了国际申请程序。近年来,国际专利制度呈一体化趋势,先后缔结了《与贸易有  相似文献   

8.
温旭 《知识产权》1997,(4):24-26
修改后并于199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专利法,增加了本国优先权的规定,尽管这一规定颁布实施已近四年,但不少人对此仍很陌生,在专利申请中能充分利用本国优先权的规定,充实和完善自己的发明创造专利保护的例子仍不多。  相似文献   

9.
自1985年4月1日我国专利法实施以来,中国专利局在发明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了深化对实质审查若干基准的认识,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些探讨。一、充分公开与现有技术1.充分公开所谓“充分公开”,是指专利法二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这是获得专利权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也是审查人员在实质审查时首先遇到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前两年的国内申请出现了一些没有充分公开发明内容的申请案。例如某催化剂产品申请没有公开其特定的制法,某高效填料塔申请没有说明其特定的内部结构,致使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无法实施该  相似文献   

10.
2016年《专利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8章为“专利的实施与运用”,从六个方面对专利法加以了修改:专利行政部门促进专利实施与运用的原则性规定;国企涉及公益的发明专利之强制许可;国立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职务发明中促进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实施的规定;增设当然许可制度;增设标准必要专利的默示许可;关于专利权出质的规定.这些规定有得有失,经修改和完善之后,与原《专利法》第6章结合,可以实现我国专利法的华丽转身,即由“确权”和“保护”二元结构,转变为“确权”“保护”和“运用”三元结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关于专利权人在标准化过程中做出的专利许可声明对专利受让人产生何种法律约束力的问题成为学界和业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世界各大标准化组织也纷纷尝试修改其专利政策,以避免专利权人在标准化过程中通过转让其专利权而规避标准化组织的知识产权政策以及其在标准化过程中做出的许可承诺。但受标准化组织本身法律地位的限制,这种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N-Data案裁定出发,深入讨论专利权人在标准化过程中做出的许可承诺的法律性质以及其是否应该对专利受让人产生约束力,进而分析采用竞争法调整相关问题的原因和思路,最后提出该案对我国标准化组织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以及对我国相关司法和行政执法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对专利侵权诉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对专利侵权诉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诉讼需要提交专利权评价报告.在确定保护范围时要考虑简要说明,其侵权判定标准会随着授权标准的变化重新确定;规定了现有技术和现有设计抗辩,对于抗辩的适用范围、援引抗辩的技术范围和抗辩成立标准予以明确;增加了"平行进口"和"BOLAR例外",并对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做出了调整.  相似文献   

13.
独立权利要求确定了专利权的最大保护范围,从属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较小且在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独立权利要求被宣告无效后,其直接从属的权利要求就上升成为了独立权利要求。在专利权的权利要求被宣告部分无效的情况下,应当以每一项被维持有效的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特征,与其引用的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特征,共同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不能因所引用的权利要求无效而限制维持有效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4.
邱曼丽  哈斯 《知识产权》2009,19(3):54-58
专利证书性质的明确在解决专利权属纠纷中具有重要作用,决定着专利权的归属.通过对专利证书的效力、证明力进行分析,在专利权属纠纷中,专利权利证书及专利登记簿副本的公示效力不能及于权属问题,即并不能作为确定专利权属的依据;人民法院必须根据法律的规定,在重新查证事实的基础上,确定专利权属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张甜甜 《法学论坛》2006,21(4):114-117
政府管制对开展专利实施活动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国外虽有政府管制程度的不同,但都选择了通过立法来进行专利实施的政府管制。我国应借鉴国外专利法律,通过修改、完善专利法律来充分地、科学地发挥专利实施过程中政府公权干预力,依法实施政府管制,为专利实施提供持续的动力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我国专利法关于专利无效程序的规定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改革和完善现行专利无效程序的重大意义及其修改的必要性,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前,美国国会正面对一项新的专利法改革提案。2005年6月8日,众议院共和党籍议员拉马尔-史密斯(LamarSmith)代表众议院的“知识产权分委员会”提出了对现行专利法的一揽子改革动议,统称“2005年专利改革法案”(ThePatentReformActof2005)。这一美国立法的最新动态,值得关注。在分析这一改革提案前,有必要对美国专利制度的情况作一简要回顾。一、美国专利制度的核心精神两百多年前,美国独立。大陆会议上,各州代表一致  相似文献   

19.
版权与专利领域中相关术语意译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寿步  刘兰 《知识产权》2006,16(5):77-79
本文分析了版权与专利若干基本概念,提出将idea译为“创意”,以准确反映作品创作的起点和创作发生的依据,并解决专利领域的“思想悖论”;将procedure译为“过程”,以反映其通常的当代的普遍的含义;将process译为“方法”,以使美国版权法排除出版权保护范围的这一项目与美国专利法所明确保护的同一项目的中译文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20.
问:知识产权战略能够决定一个企业长期的知识产权行为规划,那么企业怎样才能设计出一个有效的专利战略,专利战略的调整依据是什么?作为宏观专利指导的专利战略与其具体的实施步骤或过程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实践中应当如何把握实施细节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