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里根政府的对外政策具有浓厚的保守主义色彩,其第三世界政策是新、老保守主义共同作用的产物。在保守主义内部,围绕“里根主义”和人权外交,传统保守主义与新保守主义既有共识,也有分歧。在里根的主导下,两股保守主义政策形成某种整合。虽然时过境迁,小布什政府的保守主义对外政策不是对里根时代的简单复制,但里根政府却为冷战后的美国留下了一笔外交遗产,这笔遗产对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已经产生,并可能继续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人权”问题对别国施加压力和影响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后,美国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更多地利用“人权”问题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司法制度等横加指责和干涉,企图把美国的政治模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中国。从近年中美关系发展变化看,美国利用“人权”对我国施加压力的主要问题是:  相似文献   

3.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为高校人权研究和教学,以及对外合作交流创设了目标和任务,同时也为高校的人权研究和教学提供了来自国家最高行政部门的支持,为高校开展相关活动提供了政策方面的依据。高校由于自身内在的发展要求,在贯彻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方面具有自觉性,因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行动计划规定的目标和任务。在贯彻首个国家人权行动期间,高校通过开设人权课程,建立人权研究机构,对外合作等措施,促进了人权行动计划规定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高校贯彻首个《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成果,为第二期人权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创造了高等教育方面的一些基础,积累了经验。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三年内,高校的人权教育将有更大的发展,将更为繁荣,任务也更艰巨。因此,高校需要不断壮大研究队伍,丰富课程内容,改善研究和教学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完成第二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规定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4.
近年,德国活跃在禁毒的国际舞台上,积极对外推广德国毒品战略的理念和方案,致力于与相关政府和国际组织合作,在国际禁毒领域推广以发展、健康和人权为导向的禁毒政策,并推动使之成为新的禁毒国际规范.德国的禁毒国际合作以支持基于规则和信任的多边主义为基本策略,以发展为目标推广替代发展方案,以健康为导向推广减少危害方案,以人权为基...  相似文献   

5.
人权保障理念的兴起是近代西方国家监禁刑政策发生转变的动因之一.国际社会有关监禁刑政策的一系列规定均体现了罪犯人权保障的价值取向.我国的监禁刑政策在刑罚目的、手段以及罪犯享有的权利等方面也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对罪犯人权保障的价值取向.但我国的罪犯人权保障制度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国每年都会发布世界各国人权报告,以“人权卫士”自居,对他国人权状况说三道四,其中对中国人权的指责和干涉尤为严重。对此,以美国政府1997~2018年发布的22篇美国对华人权报告为语料对象,运用AntConc语言分析工具对报告语料库中的词单、关键词、关键性搭配词以及词丛进行长轴距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四届政府对华人权报告是一套逻辑严谨、框架完整、战略清晰、目标明确的战略工具,美国对华人权政策的内在逻辑和战略意图可概括为“三位一体”(框架-战略-目标),即在“人权对象-人权内容-评判标准-人权状况-评判依据-人权诉求”的基本框架下,循序渐进地推进“人权政策主权化”战略,最终实现所谓西方自由世界民主价值和资本主义“普世化”目标。  相似文献   

7.
《里斯本条约》改革了欧盟外交政策制定的制度安排,通过赋予欧盟独立法人地位、设置理事会主席以及对外政策高级代表、建立欧洲对外行动署和外派欧盟使团等措施,整合了原有的分散体制,提高欧盟外交政策的效率,增强欧盟对外行动能力,这也给欧盟对华政策制定产生影响。作为应对,中国需要在经贸领域开展广泛互惠合作、重视欧洲议会、协调同欧盟机构和成员国之间关系以及在全球环境中发展双边关系。《里斯本条约》既因双边有效沟通能对中欧关系产生积极影响,但在军事、人权领域却为合作增加难度,中国应对欧盟对华政策机构设置和决策方式做出相应调适。  相似文献   

8.
政策和法律是政府保障人权的最主要的途径,从近些年的中国实践来看,政策途径主要包括制定规划、纲要,实施专项行动、计划等,更多地用来保障公民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法律途径主要包括法律的制定、修改等,更多地用来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人权保障政策与人权保障法律在目标、内容、功能等方面存在着较多的共性和联系,在稳定性、适用对象、强制力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二者的关系现实中可以分为"宏观-具体"模式、"先政策后法律"模式等。而人权政策要上升为人权法律需要具备社会环境、关系属性和治理经验三个方面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尽管欧盟对外协定已成功地纳入人权条款,但90年代中期人权条款遭遇合法性的"危机",共同体内、外一系列事件聚合一起,质疑共同体缔结人权条款的权能,欧共体法院、学者都不得不正视此问题。从现有的欧共体法律秩序,无论明示授权,还是默示授权,缔结人权条款的权能尚不充分,存在法律瑕疵,未来欧盟改革条约正视此问题,作出法律上的修正。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冷战后日本政党体制转型的具体内涵,阐释其对日本对外政策的深刻影响:总保守化引发对外政策的右倾,推动了1990年代中后期日美同盟的强化,并导致对外政策偏重意识形态考量;自民党、民主党两大政党的对外政策不断趋同,二者在有关政策的实施路径与方式上存有分歧,且并不限于两党之间,还存于两党之内;自民党政权框架下对外政策决定的“政治主导”色彩整体上得到强化,但民主党政权的“政治主导”改革则对对外政策决定产生较多消极影响;内阁更迭,有利于对外政策的理性调整,虽不大可能极端改变对外政策的基本架构,但过度频繁的内阁更迭必将损害对外政策的实施,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日本政党体制转型能否顺应国际社会发展潮流,满足日本国家发展战略正确抉择的内在需求,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美国全球战略中的人权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战后半个世纪来 ,人权外交一直在美国总体外交中占有一定的份量 ,不过在尼克松时期以前的 3 0年里 ,人权外交还不十分突出 ,卡特期间把人权外交列为美国的一项基本政策 ,到克林顿时期人权外交更为突出 ,成为美国外交三大支柱之一。人权外交是美国全球战略的组成部分 ,是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作为输出资本的重要工具,其营利性必然与东道国人权保护政策发生一定程度的冲突。美国法院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跨国公司人权责任判例,以不方便法院理论、私益与公益平衡原则为根据主张对海外人权违反案件的诉讼管辖权。我国应适当借鉴美国经验,积极立法,适时主张对此类公司在海外实施的人权违反案件的管辖权,合理维护我国跨国公司在海外的商业利益。  相似文献   

13.
论刑事政策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政策对于遏制犯罪和控制犯罪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刑事政策的直接价值就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但是,在当代法治社会,包括刑事政策权力在内的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基础是自由、正义和人权,因此,刑事政策的终极价值便包括自由、正义和人权。本文阐述了刑事政策的直接价值和终极价值,并探讨了刑事政策价值的作用,以利于更好地运用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4.
刘建 《海南人大》2006,(10):50-52
中国政府一贯尊重和保护罪犯的人权。1992年8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改造罪犯的状况》白皮书,对中国政府和司法机关在保护罪犯的人权政策、原则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归纳和总结,阐明了我国在保障罪犯人权问题上立场和观点。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人权保障机制中,检察监督保障具有特殊独立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就监所检察概念和特点、罪犯的人权及其保障、监所检察保障罪犯人权内容和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一监所检察,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判决、裁定的执行和对看守所、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劳动教养管理所…  相似文献   

15.
在监狱行刑过程中,通常会遇到惩罚罪犯与保障罪犯人权关系的处理问题。特别是在当前普遍强调"保障罪犯人权"的情况下,在监狱特别是一线干警中常常出现一些迷茫,纠结于对罪犯惩罚不够和罪犯人权保障过度的困境中,并导致在实践中出现误差。因此,如何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使惩罚罪犯和保障罪犯人权各有侧重,互为补充,有机结合,更好地实现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目标,是监狱及干警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刑罚执行政策特别是监狱行刑政策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第一代核心的毛泽东同志是我国对内、对外政策主要决策人和设计师,作为毛泽东主要助手之一的周恩来同志,无论对内、对外政策都是共同决策人和设计师,而在对外政策方面他更是主要的执行者和直接指挥者。《周恩来外交文  相似文献   

17.
张清敏 《外交评论》2010,27(4):54-67
对外政策分析理论建设需要结合国别对外政策研究,中国对外政策研究更需要纳入到国际比较外交政策研究之中。针对两者的相互需求,本文以对外政策分析理论中的官僚政治模式为例,梳理对外政策分析理论模式的形成和发展途径,探讨以西方对外关系实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对外政策分析理论模式,及其与中国对外政策研究结合时所应注意的问题。不管是建设对外政策分析理论,还是发展中国外交政策的研究,两者之间的结合都是必要的、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外交评论》2015,(6):139-164
日本正在发生新的战略转型,这无疑给对外政策智库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水之隔"的日本,正就智库参与对外政策的方式展开一场深刻的大讨论,其实质是建设呼应战略转型诉求的"日本型"对外政策智库。智库参与对外政策的过程,呈现为一个由发现政策课题到政策评估等多个环节组成的"动态循环"。智库活动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对外政策的质量。日本对外政策智库在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严峻挑战。探寻制约智库发展的深层原因,需要将其放置于日本的战略路线、决策机制乃至社会整体中去寻求答案。通过系统考察"日本型"对外政策智库,既有助于构建"中国型"智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码"日本对外政策调整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9.
我从去年8月至今年3月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在苏联考察半年。现将苏联对人权政策的调整情况简述如下。 一、苏联过去的情况 过去,苏联在人权问题上一直相当被动。西方抨击苏联违反人权原则的理由和内容大体为:1.苏联不能容忍持不同政见者,侵害他们的公民权利和人身自由,如,镇压、监  相似文献   

20.
李少军 《外交评论》2010,27(4):21-26
从学理的角度进行中国对外政策分析,需要合乎逻辑地确定影响中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因素,每一因素所涉及的基本问题,以及这些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结合中国对外政策的实践,对这些因素进行恰当的界定,并对其原理与机制进行深入解释,才能形成一整套基本的理论。这一套理论应该能够为对外政策的决策者提供指导,同时为对外政策的分析者提供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