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的成绩并不是偶然得来的,之前的两年我们已经做了很多铺垫工作——从职员的培训,到战略的制定。”绿色和平的中国项目总监卢思骋说。2005年,是中国公众近距离认识绿色和平的一年。这一年,它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从抗议APP(金光集团)毁坏原始森林,到抵制转基因产品流入中国市场,再到指出惠普等跨国电子企业的产品中存在有毒物质。因为其出色的行动,《南风窗》将2005年“为了公共利益”年度组织奖颁给了绿色和平。2006年3月,绿色和平又因发布“亨氏婴儿营养米粉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警报而广受关注。3月22日,在记者截稿前,绿色和平…  相似文献   

2.
刘青建 《当代世界》2015,(12):21-21
<正>"2063年愿景"是一项旨在50年内建成地区一体化、和平繁荣新非洲的议程。按照"2063年愿景"的规划,非盟的近期目标是在2020年结束本地区所有战争,在2025年消除饥饿。据此,从现在起到结束所有战争实现和平的时间只有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06,(19)
2004年春,中共中央党校前副校长郑必坚提出了“和平崛起”的理论,2005年郑又在美国颇具影响的《外交》杂志9/10月号上发表了《中国在大国地位上和平崛起》一文,论证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是对部分西方学者和政治制度者秉承的“中国威胁论”的回应,中国希望能借此提升自己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4.
余克礼 《台湾研究》2011,(5):1-4,12
“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这是中共十七大确立的新时期对台工作中心任务。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岛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出现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祖国大陆方面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契机,积极落实中央对台工作战略部署,与中国国民党和马英九当局携手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并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道路以来,大陆因素越来越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导性、决定性因素。然而,未来2年中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也有所上升,不能不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2018年日俄首脑达成以1956年《日苏共同宣言》为基础加速和平条约缔结谈判的意愿,但两国在如何对待二战结果及领土问题上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这已成为影响日俄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俄方示意缔结和平条约后"移交两岛"的主权归属将成为谈判对象;而日方则要求在缔结和平条约前明确"北方四岛"主权归属日本。这势必导致日俄和平条约谈判与处理领土问题的矛盾常态化、复杂化,进而可能延缓日俄缔结和平条约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李秘 《台湾研究》2010,(1):7-11
随着台湾政局变化和两岸“三通”实现,两岸关系正在步入和平发展期。这一和平发展期与过去30年两岸交流相比,到底有什么不同?仅仅是在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更进一步,还是在交流模式和动力机制上有所变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否需要增加新的动力机制?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美国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中国威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际关系的最著名学者之一、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2001年10月出版的力作 《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驱散了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颇为流行的各种自由主义,如“历史终结论”、“大战过时论”、“民主和平论”、“经济相互依赖和平论” 以及“国际制度和平论”在世界  相似文献   

9.
《当代世界》2013,(11):77-77
"世界著名华人美术家环球绘画和平之旅组委会"(简称"和平之旅"),自2003年成立以来频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2013年9月12日,"和平之旅"与吉尔吉斯共和国文化信息部在古代"丝绸之路"名城比什凯克共同主办了"2013上合组织比什凯克峰会——国际和平艺术家绘画作品展"大型主题画展,为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和来自世界多国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人文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张最早提出是在2005年。这一年4月29日,胡锦涛与连战在北京举行会谈,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及两党交往事宜广泛而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会谈后,胡锦涛与连战共同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此后,胡锦涛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行了一系列论述,从提出、形成,进入到不断完善的阶段。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论断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以人为本”,这是胡锦涛将科学发展观用于解决两岸关系的最好体现。“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1.
萧大维 《台湾研究》2012,(1):8-10,44
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一环。2005年4月,国共两党领导人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提出“促进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建构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架构,包括建立军事互信机制,避免两岸军事冲突”;  相似文献   

12.
从2004年5月17日中台办、国台办在受权发表的声明中首次提出“共同构造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框架”,到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的讲话中,正式提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重申“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近五年时间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概念经历了一个从酝酿、形成、提出到深化的过程。这期间,如何“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成为海内外学者热议的课题,很多学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探讨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意义、目的、基础、途径、前景等。本文将以前述为基础,就在当前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内涵、构成、挑战和前景作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3.
互动     
上海钱楚声:国际空间站难产,俄罗斯又有人提出要建“和平”2号,请介绍一下有关情况。编辑部:根据美联社的报道,俄罗斯有可能通过吸引外资来建造“和平”2号空间站。其实早在2001年“和平”号坠毁在南太平洋“太空坟场”之前,俄罗斯的许多官员和太空科研人员就提出了建造“和平”2号的设想。俄罗斯航天局局长科普杰夫认为,“和平”2号仅核心  相似文献   

14.
1982年为了清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色列发动了入侵黎巴嫩的“加利利和平”行动,在战斗中与另一个地区军事强国叙利亚发生直接碰撞。1982年6月,全世界多数国家达成了一致决议,为了劝解交战双方,建立和平有序的秩序,他们将向黎巴嫩派驻军队。依照这一决议,从1982年8月11日起,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军队开始进驻黎巴嫩  相似文献   

15.
汪曙申 《台湾研究》2009,(3):7-12,29
2008年5月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快速回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总体趋势日益明显。如何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当前亟需思考的重大课题。本文拟从观念与实践交互作用的视角,立足于两岸关系发展的现实情况,尝试分析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观念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观念提出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作为战后集体安全保障体制的主要形式,其首要目标和任务就是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了实现这一理想,联合国为它的集体安全体制设计了两项基本职能:一是“采取有效的集体方法,以消除对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对和平之破坏”,二是“以和平方法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然而事实上,冷战时的美苏对抗却使联合国这一职能未能得到充分执行。1991  相似文献   

17.
周瑾艳 《国际展望》2016,(6):93-109
中国和英国围绕非洲和平安全事务开展合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都在明显上升,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中英在非洲安全理念趋同和安全利益交叉,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非洲和平安全事务,非洲2063年愿景对和平与安全及全球伙伴关系的渴求,中英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开启。但英国发展政策的安全化趋势,非洲对中英安全合作的疑虑及中英自身政策路径依赖都在阻碍这一合作的深化。因此,推进中非在非洲的和平安全合作的关键在于双方能否在共识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管控分歧,推动中国的非洲和平与安全合作计划与英国海外稳定战略的对接,建立多层次的安全合作机制。构建中英非和平安全对话机制、从发展源头预防和应对冲突、增强非传统安全合作等是中英非和平安全合作的潜在领域和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两岸社会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聚焦于两岸社会关系发展的现状与未来,首先从理论研究层面界定两岸社会关系和平发展的概念与内涵;以社会学学科与两岸关系的交叉研究为例,提出"两岸间社会"这一可能的分析框架;以台商研究为例,说明如何做微观层面的两岸社会关系和平发展研究。接着在对两岸社会关系和平发展功能与特征解析的基础上,剖析了两岸社会关系和平发展的现状,最后提出两岸社会关系和平发展的五条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东是全球安全问题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中东地区的冲突解决主要有三种路径——"以实力促和平""以民主促和平"和"以发展促和平"。"以发展促和平"强调"发展赤字"是引发冲突的主要根源,经济社会发展有助于维护国家稳定、化解社会矛盾和推动地区冲突解决,从而在国家和地区层面上将发展带来的经济红利转化为安全红利。该理念倡导发展与和平的联动性、"输血"与"造血"的两重性、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的渐进性。中国在中东"以发展促和平"的实践分为国家和地区两个维度。在国家层面,中国主张尊重中东国家的发展权,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为抓手,通过发展援助等增强对象国治理能力;在地区层面,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平台,促进区域设施联通,建立利益共同体,逐步实现地区和平。"以发展促和平"理念基于改革开放40年治国理政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参与中东安全事务的重要方略。  相似文献   

20.
相较于民进党主政时期,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的确发生了重大转折。过去五年来两岸关系进展较快,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如何巩固并深化却也遇到一定的瓶颈,这一状况的出现其实是两岸关系转型正义未能最终完成所致。两岸关系转型正义事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化,关系到有效、长效的两岸互动机制的建立,更涉及两岸民众切身利益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