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叹无耻     
近日不少贪官之无良,对无耻感悟良多。无耻常被解释为不知羞耻;不顾羞耻。而无耻者,被指为不知羞耻的人,俗称无耻之徒。不知羞耻者尚情有可原,而不顾无耻者,却使人愤怒,遭人谴责。而最令人不耻者,则是那些明知自己的行为极为无耻,却又掩耳盗铃,是自己冠冕堂皇,以君子示人。苍天之下,世人皆有无耻之言行,然,知之而避之,君子也;知之而行之,无奈也;知之无耻而不顾,反以君子示人者,真无耻也。  相似文献   

2.
《法制博览》2011,(14):22-22
1.商业传播如同商业演出,其无耻和恶劣有四:一是媚强以求生,二是悦富以趋利,三是凌弱以逐名,四是把高贵的文化弄成低俗的娱乐。  相似文献   

3.
《法制博览》2008,(9):50-51
洗鸟相公 明朝时,皇帝多纵欲。一些无耻官僚投其所好,多以房中术为进身之阶。明宪宗时,万安以进春药得宠,后来竟当上了内阁首辅。时人讥之为“洗鸟相公”。  相似文献   

4.
搜房 《法制博览》2010,(12):27-27
如果一百多人在漏水的船上讨价还价谁该往外多舀水,那是明摆着的蠢,事实上没人会这么干,连船上那最自私最无耻的人,也会拿出最大公无私的精神拼命舀水的。但是事情如果再复杂一点,就会有新鲜的现象了。如果船上的人算计一下,  相似文献   

5.
《法制博览》2008,(24):12-13
第一话说读书人,百无一用。进不能兴邦立国,素来有秀才造反之讥;退不能守家旺业,周全妻子儿女,所以有百无一用是书生之叹;守身则如甄费庸而无能,不通时务;无耻又如雨村,贪得无厌,惘顾恩义诚信。倒不若那无知无识的粗人,所以有言: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  相似文献   

6.
本月之最     
最强烈的谴责 12月7日,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在斯德哥尔摩的瑞典学院播放的事先录制好的长篇领奖演讲中,较少提及文学,而是重点谈论了政治问题,他强烈谴责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布莱尔,要求他们对在伊拉克战争中死亡的成千上万人负责,称他们应该因入侵伊拉克受到起诉。“入侵伊拉克是强盗行径,是无耻的国家恐怖主义行为,是对国际法准则的公然蔑视。”  相似文献   

7.
他是大唐第一位太子,也是被历史扭曲了多年的真太子。大唐创业之初,他立下了赫赫战功,却被几个浑蛋史官一笔勾销;他礼贤下士,温文尔雅,常能提出治国良策,却被几个无耻的御用文人忽略不计,他一直深得父皇赏识,被朝野上下爱戴,却因居安而不思危,终被他的弟弟李世民所残杀。于历史贡献,我们不敢断言他登基后会比李世民做得更好,但绝不会太差;可于仁义道德上,比之于李世民的矫揉造作、阴险毒辣,李建成会更磊落光明、仁者无敌。  相似文献   

8.
去年我国的人均GDP为1740美元,根据世界他国发展的规律,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处于1000到3000美元之间是最危险的,这一时期社会不稳定因素大量存在,社会矛盾一触即发。既然社会处于容易失衡的时期,那就应该对不稳定因素进行疏导,而进行疏导的最好方法莫过于让各种观点得以顺利表达。而媒体作为监督机构,更应该在这个时期进行大量的调查性报道,披露真正导致不稳定的因素,使其无容身之地。如此,不安定因素才不至于愈积愈多,愈积愈烈。其实,中国的现状并不是最坏的,美国上世纪初的政坛更腐败,特权阶层更猖狂,垄断阶层更无耻,而美国新闻界选择在…  相似文献   

9.
虎年生虎威。1986年2月,“陈小蒙、胡晓阳流氓强奸集团”一案在上海市被公开判决。人们相互奔告:“法律终于战胜了邪恶。”陈小蒙.是这个恶性犯罪集团首犯,他在狱中写了一份洋洋五万余言的《我的亲笔供词》,把这份“供词”与他无耻行径联系起来对照,无论从犯罪心理学、法学还是从社会学、伦理学角度看都是一面不可多得的镜子。陈小蒙流氓强奸集团的犯罪手法是令人发指的。陈的居所处于市的幽静街区,每当夜间窗帘垂下,这里就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淫窝。在挑逗性的舞曲声中,这伙人看中哪个姑娘就带到隔壁房间里奸淫,他们的黑话把这叫“就地正法”,如女青年稍有呼喊或反抗,他们就立刻恶狠狠地  相似文献   

10.
罗汉怨观音     
观音大士退休习画,以其道行高深,悟性超凡,不久卓然成家,蜚声天国。诸天神佛多来求画,她有求必应。大士退休后,观音殿易名罗汉堂,仍属天国国家单位,经费由财神殿拨发。各种因公开支,均可报销。有日罗汉堂开会,某罗汉建议,请老上司观音大士赐画五百幅,用以美化本堂之环境,广善男信女之招徕,对宏扬佛法,大有裨益。诸罗汉对建议的实质,心领神会,于是一致热烈鼓掌通过。并立即选派代表晋呈求画书。犬士阅毕,连称“善哉”。但说五百幅画,难以一挥而就,只能逐幅交卷。代表闻之,正中下怀,连忙叩谢。此后,观音每送一画,罗汉堂即回送请柬一份。内文均系“蒙赐墨宝,满堂生辉。敬备薄酌,聊表谢忱……”此时天国已进入开放时代,清规戒律一概消除。观音也早已开荤。但她究非酒肉之徒,鲜口腹之欲,但盛情难却,是以有请必到。每宴宾主共五百零一名,筵开五十席。席上山珍海味,应有尽有;洋酒美烟,无所不备。皆因系因公设宴,席金出自公帑,  相似文献   

11.
<正>二零一五年六月十五日镰刀铁斧,引红旗漫卷,激荡神州。大地沉浮谁敢主,擎天砥柱中流。星火燎原,峥嵘岁月,看叱咤方遒。风流人物,名垂万古千秋。父辈革命成功,人民厚望,壮志尚难酬。更想昨今官场事,百年大业堪忧。固本清源,疗毒刮骨,权力为民谋。高悬利剑,治国法字当头。  相似文献   

12.
站牌下,一圈套一圈的候车人。引颈翘望,颈酸车不来。交通高峰期,无可奈何。来啦,车来啦,刮起一股旋风,人群骚动,全涌至路边。离老远,就传出售票员的招呼声。哦,专线车。上,上,谁知公共汽车来不来,别错过。反正,收费不贵,快上。火车站专线,西郊专线……一辆,又一辆。专线车“普渡众生”,拥挤的车站终于舒一口气。顿解“燃眉之急”既不是司空见惯的公共汽车,亦不是气派舒适的“的士”,而是一支新型的车队——专线车。广州第一公共汽车公司的集资专线车队,不受收发时问的约束,不受距离远近的限制,亦不受规定的站次线路的局限,灵活机动,因人制宜,  相似文献   

13.
正东风烈,西风残。春风漫卷,乡音念念。声声醉日月,句句谈笑闲。一弯碧水风华情,千古文章桃花源。山岳清晖处,春蕾花溪串。晓风徐来,流云随感;曲径通幽,翠华满眼。欲把乡思寄乡恋,故乡年年乡情染。朝霞碎,暮梨帘。夏风浅波,乡意灿然。悠悠阳光帆,殷殷江河岸;玉露方寸峭石艳,青山秀水彩江南。读书煮夏言,恰好空晴叹。青萍之末,草莽之暖;披荆斩棘,蓑衣初展;苦夏笛箫东流水,银河长歌笑九天。  相似文献   

14.
3月2日云色如铅。天还是不紧不慢地下着雨,淅淅沥沥,淅淅沥沥。我讨厌下雨,尤其是这种不死不活的窝囊雨。没有回头,她走了。影子是白色的。永远都是这么洒脱,雨天里偏穿一身白。灰暗的空气里给你一股醒目、清新的感觉。艺术家嘛,讲求的是“效果”。当然,她不用洗衣服,家里有的是人,秘书、阿姨、警卫员……电视开着,冰箱也忘了关。椅子上、沙发上堆的全是衣服。每次她来,都跳上桌子坐。以后,这桌角可要寂寞了。我叹了口气,心中袭上一阵不可名状的空虚。空虚吗?房子再大,没有了人,便觉得阴沉沉的。钱再多,没有了她,  相似文献   

15.
从前有座山,山上没有路,也没有电。每一代人身上,默默延伸着同一个主题。它的名字叫贫困。有一天,山的儿子从台湾来。他60岁了。已经有半年时间,老人在台湾吃力地锻炼跑步。每一个清晨,老人都会唤起那跟荒山一样沉重的回忆。“从山上,我要跑回去……”清明时分,老人来了,带着6只手电筒。他没有跑,他哭了。班车穿过满目青山,开到他亮堂堂的家门前。几天后,老人象个孩子,喃喃着:“共产党,搞扶贫,通电修路到山村。”这故事,发生在1988年,广州最北部山区,一个小村子里。  相似文献   

16.
神舟开启通天路,放眼苍奇最美。千年梦幻,今成现实,当是历史奇迹。荒澳戈壁,艰难展具端,豪情如醉。图强奋发,族旗指处动春雷。华夏文明史册,五千载宏图,无数丰碑。时代新征,科技跨越,弹响飞船万里。如此相继.同一种精神世人饮佩。自力更生,永恒宾理。齐天乐 神舟畅想(词一首)@  相似文献   

17.
卷心菜适量,洗净绞汁,每次200毫升。每日2次,略加温,饭前服,连服10天。马铃薯(土豆)适量,洗净捣烂,加些凉开水,挤汁。每日早晚各1茶杯。猪肚1个,白胡椒15克。先将猪肚洗净,  相似文献   

18.
论粮食危机     
《南风窗》1988,(8)
《经济学周报》上发表了一位经济学者的意见,指出——中国发生了粮食危机,其特征是: 第一,城市越大,收入越高,危机越重。第二,危机产生过程,就是食品消费增长过程。物价上涨,食品消费更涨。第三,非市场方式进入消费的食品也达到顶点,大大扭曲了市场。第四,一方面吃紧,另一方面紧吃。国家财政用于食品补贴是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两倍。第五,消费水平提高了,不满反倒增加。这位学者指出,这危机是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制度性短缺危机。他指出——中国的农副产品供求波动不对称。供大于求,人们麻木不仁;供不应求,人们强烈不满。这就大大损害生产者积极性,城乡极度不平等。  相似文献   

19.
广东开放以来,风风雨雨,评说不断。香一年臭一年,香香臭臭已12年。 12年来,广东一直在尝试中探索希望,在实践中找寻认同。甘苦自知,褒贬由人。最近,新华社四位记者聚会北京,从不同角度,围绕广东的发展和内地的现实,进行了一次对话。其言谆谆,其思切切,自然也不乏急峻尖锐处,有待进一步展开讨论。希望读者把自己的意见写给我们。  相似文献   

20.
杨晓春 《南风窗》2008,(20):95-95
夏天重新回到布拉格,是大事。值得庆祝。布拉格是"刚刚好"的代名词。尺度合适,建筑美丽。第一次去欧洲如果选布拉格,很容易完美。这个城市,不大不小,让人舒服地呆着。其他城市,或太冷或太热,或太大或太小。但布拉格,一切都刚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