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情     
《南风窗》2013,(9):18-18
教育部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在大学生反对就业歧视的呼声高涨之际,教育部4月17日终于发文,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要做到"三个严禁":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  相似文献   

2.
列卿 《工会博览》2004,(7):25-28
社会工作是许多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西方国家推广已久,近年来俄罗斯等转轨国家也在普遍采用。 一、关于社会工作的含义、构成和就业者 所谓社会工作(Public works),也可译为公益性工作,是一种“对社会有  相似文献   

3.
广西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工商行政管理局、国税局、地税局,近日联合发出《关于鼓励灵活就业若干问题的意见》,对保护灵活就业者合法权益作了详细规定。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或雇主,与就业者按  相似文献   

4.
马军 《法制博览》2014,(1):318-319,311
就业是民生之本,平等就业,是实现人人生而平等的基本生存权。近年来,各种就业歧视层出不穷,不断的破坏着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与此同时,在我国少数民族就业歧视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但是在学界很少有人关注民族就业歧视,也很少有人研究民族就业歧视的现状。我们此次调查,旨在了解少数民族就业歧视现状,深入剖析就业歧视原因,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为解决少数民族就业歧视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5.
户口再松绑     
张墨宁 《南风窗》2012,(7):35-36
"暂住证"时代即将终结,与之相关联的歧视、不公正、漂泊感能否一同消匿,则是居住证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中国,每5个人当中就有一个处于"人户分离"状态,离开生长之地,去寻觅更有吸引力的财富和生活。大都市的优越和迁徙自由的实现却并没有带来期望中的幸福感。因户籍而产生的门槛,使他们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方面成为"二等公民"。2012年2月,新一轮的户籍制  相似文献   

6.
年勇 《工会博览》2009,(6):25-26
就业乃民生之本,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制定出完善的就业政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之一。就业歧视现象作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癌疾之一,对政治、经济.社会尤其是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适时的反就业歧视政策的制定迫在眉睫。本文以西方就业歧视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公共政策议程的现状,对反就业歧视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反就业歧视问题如何由一项系统议程转变为一项正式议程,继而保证了整个政策系统的科学性与完善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部与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就业促进法》在起草之初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刊也曾就草案审议过程中有关专家的建议和观点进行了论述。历经三次审议、反复修改,将从明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就业促进法》提出了"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对于普通的大众而言,禁止就业歧视、扶助困难群体、规范就业服务和管理……诸多人们关心的就业问题在这部法律中都有体现,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董进军 《法制博览》2023,(22):55-57
就业是人类谋生的一个重要途径,关注就业实质上就是关注民生,解决就业问题才可以实现安居乐业。就业歧视不但严重侵犯公民的劳动权、平等权,同时造成弱势群体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陷入不利地位,形成了“职业分割现象”,各社会群体之间的鸿沟将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持续升级。禁止就业歧视是保障民众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从现代法治社会的角度进行分析,禁止就业歧视实质上就是“平等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主流发展趋势。本文在研究分析的过程中,围绕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问题展开了深入化、全面化的探析,并立足于我国国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措施,旨在遏制社会上的就业歧视现象,维护社会公平、保障民众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健康就业歧视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静漪 《工会博览》2005,(16):35-37
就业和职业歧视既普遍存在,又不断变化,因此,对于变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歧视现象,有必要进行考察和界定。本期我们特别刊发叶静漪教授的文章,旨在希望通过关注健康就业歧视这一社会歧视问题,讨论研究合理的法律对策,进一步推动我国反就业歧视的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10.
反就业歧视风乍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前,北京大学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法制日报》、京都律师事务所等就反就业歧视问题召开专门研讨会,呼吁社会就反就业歧视问题进行充分对话。  相似文献   

11.
孙男 《工会博览》2010,(5):131-131
就业问题是衍生其他农民工问题的基础。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农民工就业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农民工就业基本状况,就业歧视、职业流动、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就业、最低工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夏媛 《法制博览》2024,(12):144-146
促进“大龄劳动者”就业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现状、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举措,“大龄劳动者”在劳动就业中遭遇的年龄歧视既侵犯了其诸多合法权利,也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充分发挥和公平就业环境的营造。因此,理应将年龄歧视问题纳入现代法律规制范畴,为切实保障“大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正据媒体前不久报道,今年一月,"饿了么" 43岁的兼职骑手在送餐路上猝死后,美团、众包等多个平台表示,"骑手与平台间不存在劳动、雇佣关系"。今年两会期间,不少与会代表、委员也针对新业态就业者权益保障问题建言献策,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众所周知,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新科技普及发展,包括"外卖送餐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在内的灵活就业者,成为了社会庞大的新型就业形态的劳动群体。据统计,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劳动部门日前明确指出,失业人员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者;虽然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上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月290元,视同失业。  相似文献   

15.
报告     
《南风窗》2014,(23):19-19
校园招聘性别歧视调查 “消除一切就业歧视”是新一届政府的目标之一,但迄今为止。毕业生遭遇的就业性别歧视仍旧屡出不穷、缺乏有效治理。《南风窗》图政数据独家收集了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期间,企业在智联招聘网站发布的、带有明显性别歧视内容的校园招聘公告127条。数据显示,国企事业单位已经成为“歧视大户”!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研究中心劳动法研究所所长黎建飞:要帮助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就业,就必须禁止就业歧视,保障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就业。必须从全社会  相似文献   

17.
叶菁 《法制博览》2021,(4):15-18
众所周知,妇女权益保护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保护下,与传统社会相比,中国妇女的权益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障.然而,由于部分地区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不少地区仍存在男尊女卑、男优女劣的现象.经调研发现,目前存在妇女对自身社会地位认识不够,就业歧视及劳动权益受侵害现象...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3,(21):17-17
情况简介城市新移民定义:年满16周岁且1980年以后出生,在城市工作、生活而没有取得该城市户籍的中国大陆地区居民规模:1.47~1.89亿人之间典型群体(北京为例)新生代农民工:在北京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新生代白领:在北京居住一个月以上、没有北京户籍、从事非体力劳动蚁族:"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简称,在北京居住一个月以上、没有北京户籍、受过高等教育、大多从事简单的技术类和服务类工作、以聚集形态居住  相似文献   

19.
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小型微型企业,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小微企业是中小企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可以概括为五六七八九:五是指中小企业税收贡献占整个税收的50%,六是指占GDP的60%,七是指占进出口的70%,八是指承担就业80%,九是指数量上占整个企业数量的99%.特别是在就业方面,吸纳就业者主要是靠小微企业.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调低,今年的就业压力将是这几年最大的.当前扩大就业的着眼点应从"就业容量大、潜力大"处着眼,而中小企业恰恰是扩大就业的潜力所在,充分发挥小微企业在就业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张倩 《法制博览》2023,(23):163-165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在校生人数增加、毕业生就业的期望值不断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大学应届毕业生要想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同时,因就业市场管理规则不完善、行业法律体系不够健全、人才供需比例失衡以及大学毕业生自身维权意识薄弱等原因,大学毕业生的合法就业权益屡屡受到侵犯所引起的法律问题越来越被社会广泛关注。虽然我国《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对劳动权作出了一定的保护性规定,但大学生就业权区别于劳动权,法律并没有对这一群体作出特殊规定,尽管国家实施了一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和保障制度,但仍存在着很大缺陷,因此,国家应在立法、司法、行政执法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作出特殊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