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会博览》2023,(2):11-13
<正>万里黄河,奔流不息。大河上下,焕然一新。“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连日来,记者在黄河上中下游采访发现,沿黄各省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擘画的宏伟蓝图,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搭建起黄河保护治理的“四梁八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黄河大合唱”越唱越嘹亮。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1997,(3)
一个好建议,价值30亿这是发生在上海的一个故事。两年多前,著名河口海岸专家陈吉余教授致函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建议筹建中的浦东国际机场“建于海堤之上,潮滩之上”。这样做可节约使用熟地,又可围海造地,与长江河口治理相结合,一举数得。建议为市政府所采纳后,浦东国际机场跑道东移700米方案出台。后来上  相似文献   

3.
《工会博览》2023,(30):54-56
<正>九曲黄河奔流,在中华大地上勾勒出一个大大的“几”字。顶端的“几字弯”片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要素俱全,是我国北方多个生态功能交汇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黄河“几字弯”区域的生态治理,多次深入内蒙古、宁夏、陕西等地考察调研,指出“要大力加强绿色屏障建设”“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强调“要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4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倾听来自黄河“几字弯”一线的生态治理故事。  相似文献   

4.
这个大工程,开工了。但开工之日,已成泥足巨人。这个大工程,停工了。但谁也不知它何时复产,从近万名工人到它的“董事长”,都身陷于一个奇怪的泥潭,彼此张望而难以援手。谁能还原它?谁敢“贱卖”它?谁能拯救它而不被它一起拖入泥潭?如果它还有复活的希望,谁来描述这一蓝图并为之担保?如果它已注定失败,谁为这一失败负责?谁来做最后的收场?十年了,积累了问题而没有答案:十年了,40亿的财富却堆成政府的难卸包袱和工人的穷愁积怨。当年,谁拍的脑袋?当年,谁拍了胸脯?今天,谁拍拍屁股,悄悄离开?这是一枚计划经济的苦果,我们在市场经济时代,却不得不咀嚼其苦涩而荒谬的余味,不得不为它,做着艰苦万分的善后,以及难以启齿的清算。我们祈祷、我们祝愿:不要有这样前苦涩,不要有这样的难堪。我们把希望寄于:中国要有真正具备公共品格的财政,中国要有真正具备民主功能的财政。只有这样,我们的工程,才能真正地“化肥”,而不是绝望地“化灰”,或变为沉沦的水漂。  相似文献   

5.
<正>西方社会主流观念认为:中国的治理体系漏洞百出,最终将被证明是不可持续的,而西方民主制度虽有缺陷,但历史证明它从本质上优于所有其他治理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国家最终都会选择西方民主制或者类似体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中国的治理体制具有很大的优势,现实已证实并仍将继续证实这一点。而与此同时,西方民主国家却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在西方衰落的过程中,这些挑战可能会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6.
王晓云 《法制博览》2010,(19):47-47
康熙和乾隆都是六下江南,他俩下江南的目的却是不同的:康熙是为了治理黄河、考察民情吏治;而乾隆则是为了游山玩水,显耀帝王之威风。  相似文献   

7.
胜利采油厂位于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中部,是胜利石油管理局下属的一个二级单位,该厂共有职工7469A,其中干部1928人(占25.8%),工人4444人(占59.9%),非固定工1097人(占14.9%)。厂党委下设基层支部163个,党2310人(占30.9%),团委下设基层支部193个,团员1633人(占21.8%)。从1986年起,胜采厂已连续三年被评为山东省和胜利油田的"双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8.
常言道:音乐无国界。人们有理由相信,所有文化成果都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不过,以圆舞曲闻名于世的德国作曲家斯特劳斯却坚持认为,他的作品的所有权只属于他本人。1903年,斯特劳斯为保卫自身权益,倡导成立了全德最早的著作权中介机构——“德国音响著作人协会”。斯特劳斯此举的影响可能不亚于其圆舞曲作品本身。今日的德国,著作权问题已渗透到每一个文化领域,谁动用了他人的文化成果,谁就得直接或间接地支付版税。以音  相似文献   

9.
不废江河万古流——2002年,水库的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逝者如斯夫 2002年12月6日,一位世纪老人永远离开了我们,他就是出生于1900年的我国著名治黄水利专家、曾任北洋大学校长(今天津大学)和水利部副部长的张含英。 毕业于美国伊利诺大学土木工程系、并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的张,实地考察并建设了黄河流域第一批水文测验站和水土保持试验站,其写于1947年的《黄河治理纲要》中的许多建坝建议如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三门峡等均已建坝并发挥作用。1950年至1979年,他  相似文献   

10.
北戴河不单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还是世界上著名的观鸟宝地。 在鸽子窝、赤土山、海滨林场、联峰山、洋河口、大蒲河口、七里海、滦河口、祖山,成群的鸟儿于春秋两季,从西伯利亚到我国南方,往来迁  相似文献   

11.
闲言     
南林君 《法制博览》2010,(16):12-12
不知道因为什么,在某一个夜晚。却不知道我是谁了。我自己感觉很茫然,也很困惑。  相似文献   

12.
戴维·赫尔德的全球社会民主理论: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维·赫尔德在民主理论研究和全球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全球治理理论,包括世界主义民主模式和全球社会民主模式,体现了其治理理论在领域上的拓展和内容上的深化。全球社会民主模式的治理在价值取向上体现了世界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要求,而在路径选择上却采取了多元主义的温和立场。然而,尽管全球社会民主理论的规范价值是值得肯定的,体现了人类对未来世界秩序的美好向往,但在现实可操作性上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人·声     
《南风窗》2008,(7):15-15
谁搞分裂,就打击谁。——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表示,策划3·7劫机破坏北京奥运会阴谋的境外疆独分子疑犯已被抓获,并谴责流亡海外的前新疆首富热比娅在背后"鼓噪煽动"。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后,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行动者或利益攸关方呈现多样化态势,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复合。然而,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现有全球治理体系近年来却面临日趋严重的挑战甚至危机。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些国家,如美英,正在退出一些全球治理机构或对全球治理有重大影响的地区性组织;全球性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并未得到根本改善;竞争影响了世界大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合作,导致全球治理体系愈加复杂。挑战同时也是机会。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加大了对国际公共产品的贡献。展望未来,世界各大国在全球治理问题上的协调合作及其成效将决定21世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石晨霞 《国际展望》2014,(3):126-143,158
联合国框架下的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进程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逐渐使气候变化问题从一个单纯的科学问题演变为全球瞩目的政治问题,从治理进程的起步到基本治理框架的确立、再到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与调整,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果与实效。但联合国作为主要的协调中心与治理主体却在治理进程中面临着治理结构混杂而松散、综合治理能力明显不足、地位逐渐被边缘化的困境。因此,联合国需要在新的国际背景、新的形势下努力推动治理模式的转型,通过改革治理机制、提升治理能力、创新治理理念、重新定位自身角色等手段应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逐步建构综合性的治理框架推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走出困境,实现全面有效治理,同时在全球治理领域确立真正的引领者地位。  相似文献   

16.
现在,中国经济的区域竞争已越来越演变成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几年前,曾有数十个城市争先恐后地提出要建成国际大都市。现在,这种冲动的口号自然不再时髦,也不再有人来提。但是。这些城市之间的角逐却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1999年10月1日前后。机缘将让它们从中国的四面八方不约而同地走到历史舞台的中央,向全国乃至全球的观众展示其最具魅力的一面。 有人说,信息时代也是“注意力经济”时代,谁能吸引外界对自己最多的关注(注意力),谁就最有可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新世纪到来之际,这种争夺“注意力”的城市角逐正在轰轰烈烈地上演。所有的努力都是为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全球问题的日益严峻,全球治理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影响当代国际关系最突出、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尽管时间如此短暂,但当前对全球治理的评价、反思、期盼、定位却众说纷纭,这恰恰表明全球治理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力。在审视和反思变革中的全球治理时,以下两点值得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00,(6)
苏州:谁是主角,谁是配角? 一直到列车在苏州站停稳的时候,我还在琢磨苏州本地的优秀品牌。但是我没能想起来。在我为自己对苏州的孤陋寡闻感到汗颜的时候,苏州大学苏南经济研究院的单强博士却告诉我:“苏州确实没有自己发展起来的全国性品牌。相对来说,只有一个‘好孩子’的品牌略响一些,但那也是一个地方性品牌。”  相似文献   

19.
妙趣     
《南风窗》1998,(6)
谁说的? 女教师在教室里提问:“‘要么给我自由,要么让我死。’ 这句话最早出自谁之口?知道的请举手。” 过了好大一会儿,才有个学生用不熟练的英语回答:“1775年,巴特利克·亨利说的。” “完全正确。同学们,刚才回答问题的是位日本学生,可生在美国的同学却回答不出,多可怜啊!”  相似文献   

20.
我是1968年入厂的老职工,那时除了上班干活儿,一有空就约上几个工友上山挖麻檩疙瘩,整天做烟袋,比谁挖得根好,比谁做的烟袋大,花纹美,样式好。我虽然挖不到好疙瘩,却也能用眼药水瓶烧制玻璃烟嘴,吸起烟来,看着烟在烟嘴里飘飘荡荡也是一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