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德波 《南风窗》2013,(13):69-71
在已严重透支未来的土地市场上,"税收调控"不应限制供给,而是要挑战既得利益。在地方政府看来,中央政府掌握金融调控的手段,只需要提高利率和开发贷门槛,同时把房地产信托公司"一锅端",那么多数中小地产商必死无疑。相比之下,地方管控的土地增值税不过是"一揽子"措施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项。  相似文献   

2.
李慧 《法制博览》2013,(1):130+129
众所周知增值税税收在我国始终占领着龙头地位,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这是从根基上动摇了税制体制,使我国税收体制更有利于基础类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长足发展,之所以进行转型是因为较之前的增值税模式在取消地区及行业的限制以外,还进行了两方面改进:一是对于企业新购进设备的进项税额会直接抵扣其进项税额而不再像以前一样购后退税;二是以前的购入设备时会受增值税增量的限制而改革后会使这一状况得到改进,从而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结构优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3.
徐正辉 《南风窗》2010,(6):70-72
面对从上到下利益小群体相互纠缠交错的局面,在财权与事权高度不对等的形势下,地方即使拥有强烈的改革动机,也需要中央政府提供足够的改革资源。  相似文献   

4.
林家彬 《南风窗》2013,(10):10-10
10年来的房地产调控之所以大多变成"中央空调",一些重要的体制和机制性因素造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激励不相容,是根本性的原因。首先是财税体制。从作用于地方政府行为方式的角度看,现行财税体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一是事权与财力不相匹配的中央地方财政关系,二是过度依赖于"土地财政"的地方财政收入结构,三是  相似文献   

5.
甄静慧 《南风窗》2010,(7):68-69
对于已经出现的地方政府种种违规申贷、违规担保行为,是仅限于亡羊补牢,看在"非常时期"的份上点到即止甚至既往不咎,还是秋后算账,随审计结果展开大规模的行政问责,以儆效尤?中央政府对此至今没有明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6.
陈和午 《南风窗》2012,(9):32-34
中国经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主要集中于两个领域:一个是地方融资平台,另一个是房地产市场。而这两个领域基本上又都捆绑在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上,这意味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将深度博弈。稳增长无虞  相似文献   

7.
近日读报,看到一篇关于“税”的评论,主要是表达对税务局提出的“为纳税人服务”这一口号的不满。作者质问道:一,现在主要是企业,尤其是国企在纳税,个人纳税能有多少?二,即使是个人纳税这一块.有钱人纳的税多,是不是政府机构就只为有钱人服务? 文章能堂而皇之地上报。多少代表了一种“舆论导向”。只是这种“导向”未免会把人越导越糊涂。按1994年开始实行的新税制,增值税成为我国税收的大头(近年层出不穷的增值税发票案即与此有关)。而所谓“增值税”,看似由工商企业缴纳,与个人无关。但税法明确说明:增值税实行价外税,增值税税款由纳税人向购买方收取,可以更鲜明地体现增值税的转嫁性质——不是经营者创造了税收,而是消费者负担了税收。在零售环节向消费者出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时,为适合我国群众的消费心理,价格和税金不再分开标明。但这时的标价实际上是价格和税金的总和——税金是由消费者承担,商场不过代收而已。现行增值税基本税率是17%。也就是说,当我们购物时,每购买100元的商品,我们实际上为商品付出了83元,而另外缴纳了17元的税款。然而,当这种纳税行为和纳税人身份被有意无意地遮蔽时,有多少人能知道自己每天都在纳税?在支撑着政府财?在美国,这种关系简洁明了,因为商场的商品是分別标出售价和税金的,每个消费者在每一次花钱的时候都知道自己向政府缴了多少税。  相似文献   

8.
李军鹏 《南风窗》2008,(17):23-24
就中国特殊的国情而言,大部制改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中央与地方机构改革的联动机制是否能够确立,取决于长期以来存在着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责同构"、"上下一般粗"的局面是否能在实质上突破。  相似文献   

9.
张墨宁 《南风窗》2013,(16):28-30
调整专项转移支付被认为是重新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也是中央政府不久前提出的盘活"财政存量"的重要手段。2013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将缩减专项转移支付作为今年推进的经济体制改革9项任务之一,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作《关于2012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时,明确将逐步取消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相似文献   

10.
邢少文 《南风窗》2013,(9):36-38
中央政府一方面不能任由市场投机者大行其道,一方面要坚决扼制地方政府的公司化。在具体政策上,加大土地和保障房供应,坚决限制投资需求,改革地方财税体制,削弱金融杠杆化程度,慎发货币。所谓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的共存,是针对不同群体而言的,但一个良性的社会,不应该是他人即地狱的社会。一部分人的狂欢,是另一部分人的沮丧,过去10年的中国房地产,尖锐地呈现着社会分配两极分化的状况,这与中国改革所形成的整体局面基本相吻。  相似文献   

11.
台湾土地税制及其对大陆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税,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范畴。广义的土地税不仅对土地课税,还包括对地上建筑与其他附属物的课税.而狭义的土地税仅针对土地课税。台湾地区土地税制中广义的土地税包括地价税、土地增值税、田赋、契税、遗产税与赠与税、空地税和荒地税,其中最主要的是增值税和地价税。根据谢静琪(2004)的研究,1992—2001年,增值税和地价税分别占台湾地区市县总税收收入的53.8%和18.4%。  相似文献   

12.
杨军 《南风窗》2010,(5):59-61
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刺激政策的退出已成必然,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基于各自不同利益,对经济走向的分歧加剧,使得未来在调控政策上的博弈也将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3.
在响彻全球的“中国制造”的交响乐中,中央政府和一些核心地方政府正准备合奏出最响亮的音符。  相似文献   

14.
问题之提出"工伤歧视",应将其完整地称为"工伤保险歧视"。在2004年1月1日之前,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是不享受甚至没听说过有工伤保险这回事。即使在《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后的今天,许多地方仍继续按照当地先前出台的关于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也就是说,仍然有许多进城务工的农民不能够享受国家规定的合法权益,包括工伤保险请求权。  相似文献   

15.
叶檀 《南风窗》2007,(1):60-63
来自中央政府之于2007年8%的GDP预期增速,已经被更多的人理解为中央政府所发出的象征性信号,或者说是宏观调控的风向标。而且,我们看到了一条道:如果说改革是发展的硬道理,那么后面的故事,更多地体现为内需是发展的硬道理。  相似文献   

16.
尹鸿伟 《南风窗》2008,(6):42-43
随着中央政府对循环经济倡导和宣传力度的加大以及城市土地价格的攀升,与兴建垃圾填埋场相比,中国地方政府更愿意建设垃圾发电这样循环经济的"政绩工程"。于是,垃圾发电行业在中国已经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17.
正什么是高温津贴?哪些人可以领?一起来了解!高温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包括35℃)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包括33℃)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谁能享受高温津贴?只要用人单位安排了高温作业,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单位的劳动者都可依法享受高温津贴。  相似文献   

18.
郭凯 《南风窗》2008,(22):47+50-51
在中央政府土地政策的基本框架和精神原则,预留空间内,地方结合实际自我创新、自我探索,现有矛盾有望得到更快、更平稳的化解。  相似文献   

19.
陈和午 《南风窗》2013,(23):66-69
不管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态度的迥异,还是投资依赖症的难题,以及楼市泡沫、产能过剩、影子银行、地方债务等风险,无不指向中国经济背后的深层问题,也即体制改革。三季度中国GDP增速反弹至7.8%,这使得中国政府完成全年经济增长7.5%的目标几乎无忧,至少从数字上看起来是如此。10月汇丰中国制  相似文献   

20.
新总理的未来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届中央政府在平静的氖围中诞生了。 我们应该对它有何期待?它会带给中国人一个什么样的五年? 媒体已经把形形色色的期待展示了出来。但是,没有人知道,哪些是一个行政机构有心无力的问题,哪些是一个五年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