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农业的稳定与否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目前,在我国人均耕地还不到一亩的情况下,如何促进农业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快更好地引导农村脱贫致富,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形成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两大部分,同样,农民的收入最终也形成此两部分。农村经济的发展关键是在于对农业的再投入和农民劳动的积极性发挥的程度。而农业的再投入资金主要来源于积累基金,农民积极性的调动则主要靠消费基金。在一定时期内,收人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积累和消费形成互为…  相似文献   

2.
重构农村社会意义重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致力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我们通常认为,大投入则农业兴,农业兴则农民富,农民富则农村稳,农村稳则国家稳。但在基层工作中常有这样的困惑,国家出台惠农政策不少,对"三  相似文献   

3.
王日明 《前进》2002,(3):29-30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已经从单一的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数量并举,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与效益为目标的新阶段。农业的增长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转向更多地依靠技术投入,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份额将越来越大。而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劳动力总人数的35.5%,低素质劳动力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和改善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紧紧围绕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向农民传授科技和操作技能,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服务是农业发展现阶段的要求,也是时代对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呼唤。  相似文献   

4.
浅谈如何把握好农民行为与政府行为的关系许敬龙农业的主体是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关键在于把农民推向市场,即在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民适应市场的同时,通过政府行为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认识发展...  相似文献   

5.
如何保证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陈苏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农民问题。农民既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又是农业生产、农业投入及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如果没有农民的积极性,就不能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就没有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党的...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农业走出困境,应走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的路子。除了财力物力等物质投入外,要高度重视对农业的精神投入。它实际上提出了对八亿农民的智力开发、技术开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课题。它包括加强以农村职业教育为中心的农村教育,以农业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农  相似文献   

7.
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陈达恒农民是我国人口的主体,是农村的主体,也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国家的小康、农村的小康,都有赖于农民的小康。党的十五大强调指出:“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协调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共重庆市委校本次暑期组织的“三农”问题的调研中,一方面我们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社会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视,我市区(市)、县的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了解到,就总体上而言,与社会经济发展相比,我市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发展相对不足,与国内发达地区和搞得比较好的地方比差距明显。比如从总体上看,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的投入是不断增加的,但是财政预算内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投入仍显不足,增量不够。农民义务教育存在教师配置的城乡差异、学生条件的城乡差异、学校物质条件的城乡差异等。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工作薄弱,2003年全市村级卫生室有465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579人,农村每百人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仅0.16人,广大农民基本医疗保障还不能完全落实。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仍然相当  相似文献   

9.
周晓迅  刘玮 《人民论坛》2013,(10):108-109
农业农村信息化是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切实提高国民信息素质的迫切要求.文章根据湖南省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现状,提出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并提出通过加强投入、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策略完善湖南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大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工作力度,进一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是党和政府十分关心的大事。与城市金融服务相比,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太少、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一些偏远地区金融服务更是空白。农村信贷投入过少、农民贷款难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12月下发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宁夏农业和农村工作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流通体系不发达,加工转化能力低的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农民增收指数上移,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成为新时期宁夏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2.
刘辉  曾福生 《求索》2007,(2):13-15
通过时当前湖南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农状况的调查和分析,笔者认为,农业科技时湖南省农业和农村建设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但农民时现行科技支农服务网络体系普遍存在不满意现象,有效的农业技术供求处于非均衡状态,基层“政府人”、科技推广员与农民的科技素质整体偏低,各个主体都存在较强的自利理性行为等。为此,本文从科技支农运行机制和模式创新,制度完善和投入多元化等方面探讨了新农村建设时期科技支农的时策。  相似文献   

13.
罗辉 《政策》2004,(3):14-15
财政支农是政府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政策工具。近年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履行支农职责,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财政资金和财政管理等手段,全面落实财政支农投入政策,不断优化支农支出结构,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在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新的一年,我们将根据省委、省政府针对“三农”工作所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工作自觉性和主动性,认真履行财政支农职责,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把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必须“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使广大农民从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和工作中得到实惠。”1998年9月25日,在安徽考察工作时发表的《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重要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强调“农民的积极性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对此,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把它作为农村改革二十年的基本经验予…  相似文献   

15.
农业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农民参与农村教育活动,要求改革农村教育模式与运行机制,增进农民参与农村教育活动的参与动力与程度;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确保农民参与农村教育活动所需正常资金;加强农村教育阵地与载体建设,丰富拓展农民参与农村教育活动的途径与方式;注重组织引导,发挥能人作用,努力提高农民参与农村教育活动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上接第96页)投入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创造增收条件的基本保障农业是弱质产业。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对农业和农村给予支持和保护。我国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竞争力不强,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更需要国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现在,我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对农民实行部分补贴的基本条件,工业和城市也应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要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各级政府要依法落实预算,建…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在政策、科技和投入等因素作用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业连年丰收,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巩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相对过剩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发生,不同程度地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发展,就没有全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发展;没有广大农民的小康和富裕,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和富裕。要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在不断适应市场、开发市  相似文献   

18.
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发展的力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平  张俊萍 《前进》2006,(5):31-31
改善农业和农民的弱势地位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农村地域范围内,用于满足农民基本生活和农业正常生产的公共需求的社会产品。长期以来,两大因素制约着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一方面受经济发展阶段财力不足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相对的的弱势地位。二元经济格局、城市农村信息严重不对称,市民、农民权力存在不平等。  相似文献   

19.
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首要任务李国华农业是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状况如何?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随着农村第二步改革的推进,农业实现了从单一追求产量产值...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实质、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的实质、原因和对策冯兰,李守经中国的农业、农村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问题,因此,“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归根到底,要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①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农民是社会的主体、市场的主体,如果农民问题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