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子 《理论与当代》2014,(10):35-36
在长达2500多年的历史中,儒家教育思想不断发展成为博大精深的教育体系,以“仁”“礼”“中庸”“有教无类”“天人合一”等为内容,以“内省”“慎独”“知耻”“节”“敬”“义”等为践行方法,以“和谐”为理想追求,特别重视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一、儒家将教育放在治国治民的首要位置 人性论是儒家教育思想的理论依据。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主张。  相似文献   

2.
《奋斗》2008,(2):58-61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句话道出了天下才子的心声.“才”与“财”孰轻孰重?千金易得,一将难求;“才”与“财”,如何待之?以“财”养“才”,以“财”滋“才”,以“才”为根,以“才”为本。以“财”助“才”!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甚至连举手投足站立坐卧都要有“行为规范”,比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在中国古代,特别是魏晋以前,对于“怎么坐”讲究颇多。“蹲踞”“箕踞”,或“安坐“”正坐“”跪坐“”经坐“”恭坐“”肃坐“”卑坐”,或席地而坐、正襟危坐、双手垂坐……古人“坐”的姿势可谓数不胜数。那么,怎么“坐”才叫“坐有坐相”?“安坐”——古代最合礼仪的坐姿  相似文献   

4.
任炳 《前线》2011,(11):57-57
“快”,指很有速度。 环顾当世,“快”无处不在。曲艺中有“快”板、“快”书;摄影机中有“快”门;爽快的人说话叫“快”人“快”语,好传闲话的人叫“快”嘴;紧急传递的文书叫“快”报、实物叫“快”递;简便省时的饭食叫“快”餐;跑得“快”的车叫“快”车;落笔成文的作者称“快”手……  相似文献   

5.
覃正爱 《唯实》2006,(1):21-22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立党为公”的“公”,除公共目标之“公”外,必须包括程序性之“公”,而“执政为民”的“民”,在现时代更多地应该是“公民”。  相似文献   

6.
吴永华  杨浩丹 《党课》2013,(3):66-66
山东省临沭县通过组织部门“主动约谈”和基层党员干部人才“申请约谈”,畅通了党员干部人才与组织部门沟通交流的“前门”,堵住了“跑”“找”“要”等不正之风的“后门”,提升了组织工作满意度。坚持“真情关爱”与“有效疏通”相结合。着力解决“不敢谈”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全书收录了36篇高质量的论文,从“理论探讨”、“政策阐释”、“资源保护”、“文化管理”、“网络文化”、“海西文化”、“台湾经验”和“国际视角”8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宣传月”、“活动月”。俯拾即是。“计划生育宣传月”、“文明礼貌月”、“3.15宣传月”、“传统教育月”、“安全生产宣传月”、“拥军爱民月”、“尊师重教月”、“敬老月”、“送温暖月”——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可谓:一年之中没有一个月“闲”着。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一生中对“人民群众”有许多形象生动和寓意深刻的比喻.他把人民比做“上帝”、“佛爷”、“天”、“铜墙铁壁”、“眼睛”、“土地”和“水”,把群众视为“先生”、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理探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解读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又是当代中国“大众”的实际需要,它反映出我们的“马克思主义观”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由以传统的“主义”为中心转变为以民众现实的“问题”为中心;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深化研究“当代中国”“大众”的实际需要、根本利益和现实问题,以解决“大众”关心的重大的现实问题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1,(10):47-57
问责制重在“问”,要科学地“问”、规范地“问”,明确“问”的对象,提高“问”的透明度,拓宽“问”的渠道,增加“问”的力度,扩大“问”的范围。只有这样“问”,才能达到“问责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崔仁 《党建文汇》2007,(2):46-46
不知不觉中,“顶”、“恶搞”、“愤青”等新生词汇就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甚至一些字母、数字、标点等特殊语汇,如“FT”、“ID”、“94”、“88”、“:)”,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一些曾经陌生的网络语言如“下载”、“链接”、“复制”等等,早已被我们接受。就连一些传统词语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如“潜水”(只看发言不说话)、“青蛙”(丑男)、“恐龙”(丑女)……  相似文献   

13.
全国“两会”圆满落幕了。“7.5%”“4%”“700万套”“房价合理回归”……一个个凝聚“政治风向标”、“经济晴雨表”、“民生暖心剂”的数字和话语给我们明确了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是对我们党传统学习理念的传承和创新,在传承了我们党“勤于学习”、“阶段学习”、“学习助促工作”、“规定学习”、“个体学习”、“学以明理”、“单维学习”等传统的同时,创新了“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工作融合学习”、“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学以致用”和“多维学习”的理念。只有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些传承和创新,才能使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5.
宋志坚 《唯实》2010,(4):94-95
有海外华人回到国内,在某市发现“新生事物”一“维稳办”与“维稳中心”,便在他的博客写下了自己的困惑:其一,何谓“维稳办”?此惑已经有人替他解了,“维稳办”就是“维护稳定”的办公室;其二,既然有了“维稳办”,何以还要“维稳中心”,此二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此惑似乎依然未解。前些年,不少政府职能部门都有与其职能相关的“中心”,类似“二政府”,靠着政府职能部门的牌子去“创收”。“维稳办”既是政府的临时机构,“维稳中心”很可能就是他们“创收”的“中心”。这也只是“可能”,如今搞了“阳光工资”,按理是不能再用任何名目去“创收”的。  相似文献   

16.
这些宇你能写对吗? 我们常说“门吉周”,事实上,“周”字内部不是”吉”,而是上“土”下“口”:“冒险”的“冒”,有99%以上的人把上面都写作“日”;还有“子曰诗云”的“日”,在甲骨文、金文、  相似文献   

17.
《廉政瞭望》2014,(13):18-18
媒体目前盘点了各地民主生活会上用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高频词汇,如“政绩观偏差”、“脾气太大”、“特权思想”、“为官不为”、“文山会海”、“评比达标考核泛滥”、“工作落实不力”、“用人机制不科学”、“注重表面形象和短期效应”等。这些频频出现的用词,究竟是地方官员的通病,还是在心照不宣地“搞默契”?  相似文献   

18.
马哲军 《新视野》2013,(1):97-100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坚持“灌输”的原则,但要改进“灌输”的方法.不能忽视“兴趣”、“道理”、“情感”、“形象”这四种元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要把“引起兴趣”作为起点、“阐明道理”作为目的、“激发情感”作为辅助方式、“借助形象”作为重要手段,使听众产生“兴趣效应”、“逻辑效应”、“情感效应”和“形象效应”,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号召力、感染力,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9.
说“钻”     
语丁 《奋斗》2008,(3):54-55
这里要说的“钻”.不是钻研知识、学问的“钻”.而是削尖脑袋谋取私利的“钻”,是“钻营”的“钻”,“钻空子”、“钻门子”的“钻”.饱含着投机取巧、争名夺利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政文  金雨 《新湘评论》2017,(2):14-14
从“战术”到“战略”,从“追随者”到“追赶者”,“开放崛起”战略的提出,为全省开放型经济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视为“鸟之两翼”。从“战术”到“战略”,从“追随者”到“追赶者”,“开放崛起”战略的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