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对于他们     
莫小米 《求贤》2007,(9):25-25
一天下午.位于纽约曼哈顿的著名企业“巨象集团”总部大厦楼下的花园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聚精会神地修剪低矮的灌木。突然,一团卫生纸抛落在刚剪过的灌木上。老人抬眼望去,是坐在花园边长椅上的一个中年妇女扔过来的。老人什么也没说,捡起那团废纸丢进了旁边的垃圾筒。如此这般,老人一连捡起了中年女人扔的6团纸。  相似文献   

2.
真正的英雄     
这是一个70多岁老人讲述的60多年前的往事。 老人当时还是个孩子。那天事情很突然,日本鬼子把村子包围了。区委干部和区小队来不及撤退,都混在群众里面。  相似文献   

3.
今年8月24日,是著名现代人民文学家老舍先生殉难42周年。笔者曾在老舍先生的夫人、著名画家胡絮青老人晚年时多次登门拜访,留下许多珍贵的访谈资料。这些资料记录了世纪伟人周恩来与文学大师老舍先生交往中的许多不曾被披露的往事。谨以此文作为对那段难忘岁月的追念……  相似文献   

4.
丁瑜  春梅  大军 《党史文汇》2011,(12):43-45
这是一位95岁高龄的老人,他叫李国平,是目前河南省健在的16名老红军之一,也是全程走完长征的两名老红军之一。老人原籍四川达县,现家住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西万村。如今,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依然健硕,对半个世纪前的往事永远难以忘怀。他说,如果没有当年战友的相救,他早已牺牲在大雪山上了。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带回第7期《当代党员》杂志并让妈妈看了。她戴着老花眼镜看得很仔细,开始我只把《心灵的共鸣》中写她和我们的那段给她看,看完后又告诉她前面还有市委书记给我们的信。老人很高兴,一谈到往事就很兴奋,话也多。她很多时候都生活在往事中。  相似文献   

6.
步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三兰巴海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村文化广场.老人孩子在崭新齐全的健身器材上锻炼游戏.篮球场上大人孩子齐声欢呼.各种款式的小车泊在停车场。修葺整齐的花园里各种花儿竞相开放。走进村里,一栋栋装修漂亮的砖瓦房。  相似文献   

7.
在著名的重庆国共两党谈判期间,周恩来秘书李少石遇难,这是震惊中外的一件历史往事,许多人都知晓。然而具体过程怎样?李少五怎样中的弹?中弹后如何送往医院?开车司机是谁?什么身份?这一系列细节人们说法不一。为此笔者找到了当年驾车的司机熊国华,弄清这件往事的枝枝蔓蔓。熊国华原是上海市滚动轴承厂的党委书记,虽是右稀老人,但思路清晰,对往事记忆犹新。熊国华出生于湖北省黄破县长堰集熊家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为生活所迫,门岁就进城做工。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去往广西柳州,到中国红十字会第二修理厂学徒。我党在红十字会设…  相似文献   

8.
岁月如梭,许多往事随着时光而流逝,逐渐被淡忘。然而,30多年前我陪陈煦同志拜望习仲勋老人的情景却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尤其是习老高尚的人格魅力,谦和可亲的长者风范,以及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事风格,感人至深,让人敬佩,令人难以忘怀!每每与亲朋好友聚会,我总是要称颂一番,实无炫耀之意,唯有表达真情实感,一吐为快!在习老诞辰100周年之际,我情不自禁地书写这段文字,以志深切地纪念.  相似文献   

9.
李静 《学习导报》2012,(4):38-40
如今在中国,连偏僻乡村的老人都知道用“环境保护”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然而,就在上世纪70年代初,这四个字还没进入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视野。 81岁的中国第一任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是最早将“环境保护”概念引入中国的人之一,他向我们讲述了那些有关环境保护的中国往事。  相似文献   

10.
“秀芝,秀芝,你别走,你别走……你活着没喝过俺一口水,今天俺买个花圈送给你!”一队队老人泣不成声,她们抚摸着杨秀芝的灵枢,念叨着一件件往事。来自社会各界的悼念告诉人们——  相似文献   

11.
“一栋栋漂亮的楼房整齐有序地排列在山坡上,鲜花、绿树环绕着山庄,宽阔的广场上孩子们荡着秋千、唱着歌谣,老人们坐在长椅上谈笑风生,男女青年成双结对徜徉在鲜花盛开的花园里,中年人则开着自家车进进出出忙碌着各自的事业……”20多年来,胶南市灵山卫街道办事处北窑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刚的梦里经常出现这样一组生动的画面,为将图画变成现实,他放弃了能使个人发家致富的电焊业,选择了带领村民艰苦奋斗奔小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胡启涌 《当代贵州》2016,(26):60-61
正1934年10月,红六军团十八师第五十二团途经凤冈县天桥(今天桥镇)。96岁的游朝佑老人忆起当年给红军带路、救受伤红军的往事,他不断重复:"红军是好人,红军是老百姓的‘大救星’。"雨后的凤冈县天桥镇龙凤村一片葱郁。96岁的游朝佑老人坐在院子里,绘声绘色地讲起80多年前的难忘经历。老人精神不错,思维清晰,讲起他曾给红军带路,救受伤红军的往事,表情一会儿凝重,一会儿激动,老人不断重复着:"红军是好人,红军是老百姓的‘大救星’。"  相似文献   

13.
深秋的一天,笔者听刘松林讲述了与毛岸英之间鲜为人知的往事。打开记忆的闸门,她畅谈自己与毛岸英的相识、相知和相爱的传奇,并披露了真实的红色家史。整个采访,笔者和刘松林一样噙着泪水。老人深情地说:“岸英是我一生的痛,也是我。一生的骄傲!”  相似文献   

14.
1992年,年仅24岁的宋桂玉来到莱西市老年福利公寓,当上了一名专职服务员,照顾平均年龄在75岁以上的老人们的饮食起居。照顾好这些老人不容易,让每个老人都满意更不容易。但是,宋桂玉却做到了,而且赢得了老人们的齐声叫好。16年来,她与100多位老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俺的好闺女”。  相似文献   

15.
赤男 《党史博览》2010,(8):51-54
曾担任中央军委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赵南起上将,现年近九旬,身体健朗,在北京颐养天年。笔者因工作关系,几次拜访这位老人,他向笔者讲述不少往事。那些史实,都已经整理见于报刊。但他与毛泽东两位亲属的特殊人生奇遇,过去一直漏于笔端。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六十周年之际,笔者专题披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在伟大的人民共和国60华诞即将到来之际,笔者有幸拜访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中我军受阅骑兵部队掌旗手——原新疆军区副司令员李正忠中将。往事如烟,半个多世纪峥嵘岁月的许多往事在李老记忆中已趋淡漠,但一提起开国盛典,谈及自己高挚军旗接受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开国元勋检阅之事,老人却依然记忆扰新,以无法抑制的激动情怀将耶永生难忘的一幕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7.
去年8月27日上午.市民周女士和女儿在某大型超市购物后,乘免费班车回家。途中,母女两人因为一点琐事与同乘该车的老人乔某发生口角。老人下车后。这对母女不依不饶地追了下来。在老人宣称自己有心脏病的情况下。这对母女依然时老人进行推搡和漫骂。行至一书店门前时,被纠缠不休的老人乔某突然倒地.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周某母女被当场抓获。老人乔某突然倒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其死亡?  相似文献   

18.
12月26日,是毛泽东主席 诞辰纪念日,谨以此文纪念。 北国春城。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笔者来到了长春市公安局退休女警官许光老人的家中。说起42年前警卫毛主席的难忘往事,老人依旧心潮澎湃,那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秘密任务:警卫毛主席 1958年2月11日上午,在长春市公安局工作的许光突然接到局长程光烈的命令:有特殊任务,几天后才能回来,安排一下,立刻动身。许光不敢怠慢,急忙回到家中,准备好随身物品,给在市政府工作的丈夫付成章留了个字条,随即便跟从局长程光烈匆匆来到了吉林省政府一号招待所(现吉林省松…  相似文献   

19.
在河南省孟州市农坛路128号,住着一位党龄只有一年、而年龄已经67岁的老人。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的外孙女吴梦华。 干旱的8月,酷暑难耐。记者奔波千里,慕名采访了这位性格豁达、精神矍铄的老人。风雨人生路,峥嵘岁月稠。饱经沧桑的吴老陷入了对悠悠往事的追忆之中。  相似文献   

20.
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清晨,伴随着旭日的第一道霞光.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今天,这个周而复始的固定程式,成为国家的象征,更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一道圣洁绚丽的风景。但对于五星红旗诞生的始末,却不是所有人都了解。2008年12月21日,时值冬至,是北京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我们走进了亲历五星红旗诞生过程的彭光涵老人的家门,一起去回忆那段不寻常的往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