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雍正帝通过四、五年间盘查福建粮仓对全省官僚沉重打击和整饬.为整顿福建粮仓和吏治.雍正重用有行政过失的"藩邸旧人"沈延正和宠臣、贪官杨文乾.在利用两人整顿粮仓后,又迅速将他们调离.此后雍正又设福建观风整俗使对福建官绅严密监视.雍正朝对福建的整饬削弱了地方势力,加强了皇权和中央集权.  相似文献   

2.
《台声》2009,(11):79-85
如果您明年1月10日以前有幸赴台旅游,一定不要忘记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观“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那里的展品件件是珍奇,慢慢看,仔细看.调动起我们了解的书本知识,便可以读出更多的故事,看到更多的雍正朝文物映照和涵窖的清代社会生活细节。  相似文献   

3.
依据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从保举题补制度、皇帝人事权(人事因素)、捐纳制度(经济因素)和科举制度(文化因素)等层面来透视雍正朝的选官特点和各选官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到雍正对官制的改革使“康乾盛世”有了组织保障,同时也增强了政治和行政的非理性因素,使中国官僚体制的近代转型更为困难。  相似文献   

4.
正湖州道场山万寿禅寺藏有清乾隆版《大藏经》,虽不完整,但数量巨大,有五六千卷之多,存放在该寺藏经阁,为镇寺之宝。这是浙江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发现之一。《大藏经》是佛教及其相关文化的一部大丛书,实际上就是佛教的"百科全书"。汉文《大藏经》包罗宏富,它不仅是佛教信徒研究佛学的重要典籍,同时也是一般学者研究古代东方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资料。乾隆版《大藏经》又名《清藏》,因其每函首册刻有雕龙牌记,故亦称《龙藏》,清弘昼、释超盛等编。清雍正十一  相似文献   

5.
摘要: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诸多有关雍正时期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的奏折档案,这些档案是研究清代土司制度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而当时担任云贵总督的鄂尔泰,被雍正赋予推行改土归流的重责大任,其奏折所述及雍正在奏折上的朱批谕旨,即形成鄂尔泰与雍正对改土归流推行过程的“君臣对话”。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的鄂尔泰在云南推行改土归流的宫中档奏折,不仅可以反映雍正与鄂尔泰的君臣关系,同时也呈现了鄂尔泰及雍正对云南改土归流的推行过程。  相似文献   

6.
启功,字元白,也作元伯,生于1912年7月26日,满族人,属正蓝旗。启功先生出身天潢贵胄,是雍正皇帝第九代孙。雍正的四子弘历继承了皇位,即乾隆皇帝。雍正的第五子,即弘历的异母兄弟弘昼,被册封为和亲王。启功先生就是和亲王的后代。启功先生自认从小淘气,老来亦不脱老顽童的天真;然而,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他却毫不含糊.  相似文献   

7.
《台声》2009,(11):70-78
一个故宫,两个博物院。一个甲子的政治风云,改变不了同根亦同源的文脉。10月7日,两岸故宫首次合办的“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8.
康熙是一位崇信理学的皇帝。"清静求同"是康熙帝治边精神的主要原则,是程朱理学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重要表现。理学名臣卫既齐出任贵州巡抚,及其处理高洞苗事件失当获罪,是康熙理学在西南边疆及土司地区进行实践的重要反映。康熙帝以理学为本"悦服"为目的的治边思路,与雍正、乾隆两帝基于"畏服"、以"改土归流"为中心的治边策略不同,对大一统帝国的形成及"中国"认同加强有其应被重视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之一:关于邬思道邬思道何许人也-看过《雍正王朝》的人,应该都知道,他是雍正的师爷,不仅是四爷府上阿哥们的师傅,而且还成功帮雍正登上大宝。但历史上并不存在邬思道。二月河之所以虚构了这样一个人物,而且还着墨多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想借以  相似文献   

10.
<正>王庆莲是内地仅存的、有过军统首脑机构工作经历的女译电员,作为见证者,她对那一段历史的述说,或许亦如民主人士章士钊对戴笠的评价"是非留待后人评"。  相似文献   

11.
康熙、雍正两朝在云南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两朝治理吴三桂叛乱造成的创伤,采取积极措施经营云南,使云南地区逐渐走上顺利发展的轨道。康熙、雍正两朝经营云南地区,具有注重规划、强调治理,重拳出击、解决时弊,以及健全制度、注重管理等特点,同时提出了一些治理云南的策略思想。康熙、雍正两朝对云南地区的治理,在实践方面也取得明显成效,为乾隆朝对云南地区进行全面、深入的统治,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清朝宫廷电视剧成为近期文艺中的一个颇具意味的现象。40集的《雍正王朝》之后,紧接着是《康熙帝国》,甚至连目不识丁的李卫也因为与雍正的关系而成为电视剧的热点。不过,透过这种"复古"的势头,我们可以看到更深刻的动因,将故纸堆中的人物翻检出来,赋予各种性格,是对现  相似文献   

13.
《乡音》2007,(9)
清朝凡295年间,宫廷发生了许多疑案,流传较广的如太后下嫁、顺治出家、世宗夺嫡、雍正被刺、乾隆身世、同治之死、慈安暴(?)、光绪猝亡等。这些疑案影响很大,疑点多多,主人身份亦高(涉及5个皇帝、两个太后),百多年来的小说、野史、戏曲多有反映,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影视作品,无论"正剧"还是"戏说",涉猎清宫疑案题材的,可谓林林总总,热闹非凡。为使广大读者获取正确的历史知识,通过对疑案的揭秘了解历史真相,本刊从今年第3期起,连载石玉新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乡音》2007,(10)
清朝凡295年间,宫廷发生了许多疑案,流传较广的如太后下嫁、顺治出家、世宗夺嫡、雍正被刺、乾隆身世、同治之死、慈安暴薨、光绪猝亡等。这些疑案影响很大,疑点多多,主人身份亦高(涉及5个皇帝、两个太后),百多年来的小说、野史、戏曲多有反映,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影视作品,无论"正剧"还是"戏说",涉猎清宫疑案题材的,可谓林林总总,热闹非凡。为使广大读者获取正确的历史知识,通过对疑案的揭秘了解历史真相,本刊从今年第3期起,连载石玉新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清朝凡295年间,宫廷发生了许多疑案,流传较广的如太后下嫁、顺治出家、世宗夺嫡、雍正被刺、乾隆身世、同治之死、慈安暴薨、光绪猝亡等。这些疑案影响很大,疑点多多,主人身份亦高(涉及5个皇帝、两个太后),百多年来的小说、野史、戏曲多有反映,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影视作品,无论"正剧"还是"戏说",涉猎清宫疑案题材的,可谓林林总总,热闹非凡。为使广大读者获取正确的历史知识,通过对疑案的揭秘了解历史真相,本刊从今年第3期起,连载石玉新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清朝凡295年间,宫廷发生了许多疑案,流传较广的如太后下嫁、顺治出家、世宗夺嫡、雍正被刺、乾隆身世、同治之死、慈安暴薨、光绪猝亡等。这些疑案影响很大,疑点多多,主人身份亦高(涉及5个皇帝、两个太后),百多年来的小说、野史、戏曲多有反映,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影视作品,无论"正剧"还是"戏说",涉猎清宫疑案题材的,可谓林林总总,热闹非凡。为使广大读者获取正确的历史知识,通过对疑案的揭秘了解历史真相,本刊从今年第3期起,连载石玉新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于靖园 《小康》2011,(11):98-101
《步步惊心》的热播,不仅让街头巷尾出现了一大批眉飞色舞的"四爷党"、"八爷党",当然,他们讨论的并不只有爱情,还有历史本身。雍正登基到底是否篡改过遗诏?九子夺嫡在史料上又有怎样的记载?历史深处,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步步惊心"?  相似文献   

18.
正作风上正派廉洁,工作上敢于担当,二者缺一不可。这就是雍正的用人观。考核县太爷1724年又是3年一次的考核年。登基不到两年的新君雍正,对一个县官的处理不同以往,让各级干部吃了一惊。此人名叫常三乐,直隶吴桥县令,负责考核他的是直隶巡抚李维钧。通过认真听取下属意见,查阅文书档案,走访地方士绅,李维钧给常三乐写了两条评语,一是"操守廉洁",是个清官;二是"懦弱不振",工作打不开局面。他据此建议平调常三乐去管教育。吏部看了考核报告,认为常县长没有实质性问题,调离重要岗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6,(12)
正"亦有贡献",说来不应该是一个陌生的词组,因为在一些学术文章、通讯报道的结尾处,都会有"亦有贡献"的标注。"亦有贡献"者,在学界不少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新闻界则以报刊社的实习生居多"。亦有贡献"的使用本义,应是对采访、写作、实验等提供过帮助者谨致的谢忱之意。假如仅仅是做了"搭搭下手"之类的辅助性工作,给个"亦有贡献"并不为过。如果自始至终参与了实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学术史上,"罗王之学"有着极大的影响,但学界"抑罗尊王,甚至灭罗存王"。然则罗振玉不仅在促使王国维转向经史之学研究上有着重要作用,在保存传承古代文物、典籍方面亦罕有其匹,其本身的学术研究亦有不小贡献。文章仅就罗氏在金石学向考古学转变过程中提出的"古器物学"略作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