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丽天津,不仅是天蓝地绿水清的天津,也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天津,是集科学发展之美、自然生态之美、人居环境之美、人文行为之美、生活幸福之美等于一体的大美之城。人民群众是美丽天津建设的主体,美丽天津更应体现天津人民的心灵之美。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依托青海的自然之美、富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强力推进“大美青海”品牌建设,“大美青海”已成为国内外认识青海、了解青海、投资青海的“金名片”。成功的实践探索 党政齐抓共管精心培育“大美青海”品牌。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发挥各方优势,大力推进品牌建设。省委省政府精心设计,统筹安排,整合全省文化、旅游、媒体等资源,全省一盘棋,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推动品牌发展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3.
去年11月《人民日报》刊发的“青海何以‘大美”’文章说:青海的美更多的却美在“大”上。大山、大江、大河、大湖集于一地。雄浑之美,壮观之美.磅礴之美、深邃之美显于一域。  相似文献   

4.
隋洪波 《奋斗》2012,(8):23-24
近年来,同江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三优”文明城市建设和“建大美大爱龙江”的要求,不断强化“大同博爱、醉美江城”城市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市民思想道德建设和“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力打造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为一体的国际生态旅游口岸城市。同江市先后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全省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市。  相似文献   

5.
城市的发展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提供更为高级的服务设施。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应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关注公民生态意识的培养,用生态文明教育公民。把平等的外延扩充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形成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观,使我国在城市的发展中,寻找城市的历史之美、特色之美、生态之美和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6.
青海是一片生态净土,尤其是现在,当都市人被钢筋水泥、人造景观所包围时,青海的大气之美、生态之美,更是弥足珍贵。青海,打好生态旅游这张金名片正逢其时!  相似文献   

7.
学术是一种追求,它是需要激情的。激情创造美。她所以是美的,是因为具有生趣。生趣也者,活力之谓。活力的存在,其前提是研究的对象是活的,她具有脉络和纹理、禀性和特色.是运动与变化着的.本身包含着自然之美,那怕这种美带有悲剧成份;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谷越 《奋斗》2002,(11):47-48
初秋,我去俄罗斯考察,参观了首都莫斯科和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这次时间较短,没有作全面了解和考察,只是走马观花的浏览一下城市的景观,不仅公园式的城市之美,古典建筑之美,城市雕像之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通过瞻仰列宁遗容、凭吊无名烈士碑、登上“阿莫乐尔号”巡洋舰,以及在马克思、列宁塑像前留影等富有革命色彩和教育意义的参观活动,使我受到震撼,引起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词家,他的诗词充满了崇高的阳刚之美,这种阳刚之美是其诗词思想与艺术价值的表现之一,也是其魅力所在。毛泽东诗词的阳刚之美主要表现在:一、心怀天下,壮志不凡。毛泽东高度重视政权问题,表现在诗词里就是要做大好河山的真正主人。二、大气磅礴,冠绝千古。毛泽东诗词的气魄前无古人,毛泽东喜欢将伟大气魄融贯在写景如写雪、写山上。三、风流调傥,潇洒雍容。毛泽东诗词的风流潇洒绝非风花雪月,而是表现为对于战斗的从容和享受。四、感情奔放,刚柔兼济。毛泽东诗词是其丰富的感情世界的一面镜子,对感情的坦露无损于伟大形象反而丰富了这种阳刚之美。  相似文献   

10.
教育之美,美在创新。在近半个世纪的办学过程中,我校承载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高扬“为学生成功人生奠基”的办学理想,将发展的目标定在高标位上,逐步确立了“质量立校,特色强校,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方针,向着“立教育之美,塑人格之美”的育人境界迈进,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努力争创一流名校。  相似文献   

11.
桂西北山区聚居着汉、壮、苗、瑶、侗等众多民族,他们居住在被称为"干栏"的民居建筑中,这些建筑具有自然环境之美、村寨聚落之美、外在形态之美、结构之美、装饰之美、生活色彩之美、崇信之美,揭示"干栏"民居建筑特殊的美学现象,有利于加强和促进民族地区建筑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美丽乡村     
《当代贵州》2013,(33):17-19
美丽乡村的“美”是一种综合之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结合。生态好、环境靓、设施改善、特色突出是外在美;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民生安康、生活多彩是内在美。  相似文献   

13.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遂问其妻、妾及客人:『我与城北徐公孰美?』众人都说邹忌美。而邹忌自知体貌弗如徐公,暮寝而思,得出结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邹忌进谏齐威王:『王之蔽甚矣』。由此我们不难想像到,当今的一些领导者,特别是身居高位的领导者,发生在邹忌及齐威王身上的『美我』之事的存在,同样是难免的。 领导者身边的人,有的出于对领导者的尊重而誉其『美』,有的出于对领导者的畏惧而言其『美』,有的为了取悦领导者而赞其『…  相似文献   

14.
正阳春三月,笔者有幸作为年轻干部班的学员进入党校学习。走进美丽的湖北省委党校校园,眼前垂柳婀娜,海棠娇艳欲滴,皎洁玉兰昂扬向上,这是自然之美、物质之美、形式之美;聆听悦耳的课堂教学,翻阅动人的党史篇章,丰富内容让人充实,壮阔历程发人深思,这是人文之美、精神之美、内在之美。在学习中,感悟独特、深刻、绵长的党史之美让我心潮澎湃,进一步激发了我干事创业担当的斗志和力量。一、党史之美在理论之美,要坚持学史明理、强化理论武装理论之美在透彻,透彻之于理论的要义在看透、  相似文献   

15.
秋颂     
罗兰 《党课》2011,(22):127-127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韵像秋。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相似文献   

16.
毛胜  王兵 《新湘评论》2010,(9):29-31
掌握财权、项目审批权的部门,凭其特殊的行政职能,历来被人们视为权力部门,戏称这里是“有油水的地方”。在这些部门工作的人,也凭其特殊的工作地位,被人们视为手握实权、占据“肥缺”的人,并称之为“财神爷”。这本无稀奇之处,因为多数人难免要和他们打交道,有求于他们,自然要费心尽力地将他们“供”起来,以达到好人缘好办事的效果。战国时期的齐国谋土邹忌就深谙此理。他的妻妾、客人都说他比城北徐公美,但他亲自调查比较的结论恰恰是相反的。这令其“暮寝而思之”,最后悟出原因所在:“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相似文献   

17.
“湄潭在贵州的中部,是个风光明媚的小城……杭州之美在西湖,湄潭之美在湄江,湄江是一条不太宽的河,环绕在县城的周围,河水清澈,岸旁青翠欲滴……傍晚的时候,人们总是三三两两出城到湄江散步。”这是当年在湄潭浙江大学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当代贵州》2012,(7):65-65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习录上》)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岐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岐之险夷者邪!(《传习录中》)  相似文献   

19.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习录上》)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岐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岐之险夷者邪!(《传习录中》)  相似文献   

20.
《新湘评论》2014,(23):41-41
战国时期魏国人曹某有一美一丑两妾,长得丑的那位受尊宠,长得美的那位受冷落。问及原因,曹某回答说,长得美的自以为美而傲慢,我不觉得她美:长得丑的自知其丑而谦和,我不觉得她丑。可见有贤德之行却无自以为贤之心,这样的人到哪里不受爱戴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