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与艾思奇在哲学思想上有着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一是毛泽东对艾思奇哲学著述的阅读和借鉴,其表现是毛泽东学习吸收了艾思奇的哲学思想和叙述方法;二是毛泽东与艾思奇的哲学交往和共鸣,两人通过私人交谈、组织哲学研讨会等互相启迪;三是艾思奇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吸收和传播,其表现是艾思奇在著作中吸收毛泽东的哲学观点,并致力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全面和深入传播.艾思奇到达延安之前,主要是他的著述影响毛泽东;至延安后,为两人相互影响阶段;到北京后,主要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影响艾思奇.  相似文献   

2.
正李尔重作为一名两入北大、留学东洋、著述千万、两次负伤、三次入狱而不改初心的中共高级干部,从1945年在延安结识毛泽东,到1976年毛泽东去世,三十年间见过毛泽东无数次,而且深受毛泽东的赏识和器重,甚至被毛泽东称之为"我们的才子和作家"。其中让他一生最为庆幸和难忘的,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七次伴陪毛泽东畅游长江的经历。  相似文献   

3.
正谢觉哉(1884-1971),湖南省宁乡县人,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为"谢胡子"。毛泽东与谢觉哉的革命友谊源远流长,早在五四运动爆发后不久,两人就开始并肩作战。谢觉哉1921年经毛泽东介绍参加了新民学会,1925年在长沙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到中央苏区后曾任毛泽东的秘书。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初次相识结友谊毛泽东与谢觉哉第一次见面是在1920年9月初。当时,谢觉哉的同乡好友何叔衡任湖南教育通俗报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米,创立了毛泽东建党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建党思想达到成熟。那么,毛泽东建党思想包括哪些基本内容?为什么会在抗日战争日期达到成熟?笔者拟就这两个问题谈些粗浅认识。 一、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基本内容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是一位举世瞩目的伟人。毛泽东的人际关系极具特色。为了系统地总结毛泽东的人际关系艺术,再现毛泽东一生的人际关系概貌,满足读者深入了解毛泽东的渴望,路海江、贺明洲两位同志经过5年多的努力,在广泛搜集资料、吸收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了《毛泽东和他同时代的人》一书。该  相似文献   

6.
1928年4月,毛泽东、朱德两军在宁冈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从此,毛泽东和朱德的名字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开始了他们长期亲密合作的生涯。但在1929年6月至11月间,毛泽东和朱德的关系经历了一场"悲欢离合",两人因红四军组织建设问题产生了意见分歧,关系一度闹得很僵,最终在中共中央和红四军同志的共  相似文献   

7.
<正>1936年,毛泽东、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红军东征。从2月20日渡河东征到5月5日胜利回师陕北,东征红军在山西境内转战75天。其间,毛泽东两次进驻永和县,成为永和历史上光辉的一页。毛泽东两次来到永和与第一次离开永和的时间基本清楚,但是他回师西渡的时间却有不同说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毛泽东在东征红军渡河之前先行过河到达延川县(即5月2日离开永和),二是毛泽东在河东指挥,  相似文献   

8.
《党建》2008,(9)
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邓小平两次被打倒,但毛泽东两次都把邓小平的问题当做内部矛盾,对邓小平的处理都留有余地。其中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毛泽东看中了邓小平的才华。而且邓小平的性格又很像毛泽东,就是在原则问题上不肯让步。所以,毛泽东很欣赏邓小平。他不只一次地在公开场合下评论过邓小平。在中共八大召开前夕,  相似文献   

9.
我家珍藏有延安时期的两张毛泽东木刻像。 这两张毛泽东木刻像,是我的伯父杨廷宾1945年在延安的作品。 一张是1945年4月23日,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党代表大会。5月2日延安《解放日报》全文发表了毛泽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随同重要报告,刊登了毛泽东的木刻像。  相似文献   

10.
正毛泽东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艺术与他的哲学思维是表里一致的。毛泽东的哲学思维集中体现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论著之中,学习和运用毛泽东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艺术,首先要学好用好这两篇论著。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的实践论强调行动,行胜于言;强调实事求是,言行一致;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和周恩来,这两个人是不可分离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虽然没有"毛周"这样的提法。但两人的密切关系是有目共睹的。两人中,毛泽东当然起着主导的作用。邓小平说,没有毛主席,也许我们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同样,如果没有毛泽东,周恩来也不能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周恩来。而对毛泽东来说,他最离不开的人是周恩来,这也是事实。  相似文献   

12.
正毛泽东和陈毅是中国现代史上影响深远的两位伟大人物,也是情谊深厚的挚友。从1928年4月两人相识,至1972年1月6日陈毅逝世,两人的情谊延续44年之久。毛泽东与陈毅既是终生亲密的战友,又是"诗情"深厚的诗友。井冈山上相识陈毅对毛泽东了解已久。1920年在法国勤工俭学的陈毅,从蔡和森的介绍中开始了解毛泽东。后来陈毅读到《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相似文献   

13.
凌文 《党史文汇》2018,(6):58-60
正毛泽东与陶行知有过几次私下和公开的通信,普遍认为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重庆,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下榻在桂圆,陶行知去拜访过毛泽东,他们在重庆见过面。在签订双十协定后的第二天,即1945年10月11日,陶行知带着育才学校的学生到重庆九龙坡机场去为毛泽东送行,留下了惟一一张毛泽东、陶行知等  相似文献   

14.
致黄炎培     
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本期特刊出毛泽东同志《致黄炎培》、《致周世钊》两封信。这两封信,选自即将出版的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毛泽东书信选集》。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多年的卫士长李银桥在回忆毛泽东的人际交往时,留有这样的鲜明印象:党外友人颇多私交,党内同志多系公往,唯一的例外是陈毅,有诗交,属私交.此话大体不差,只是在党内同志的诗交名单上,至少还应加上胡乔木.胡乔木生于1912年,与毛泽东相差19岁,属于两辈人;胡自20世纪40年代初期起担任毛泽东的秘书,两人是上下级的关系.毛泽东和他的诗交带有这种亲切而"不拘形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创新的光辉典范。没有毛泽东的创新,就不可能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创新主要表现在黑暗和落后的旧中国如何闯出一条革命和建设的新路。反对教条主义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理,是毛泽东创新坚持的两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17.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在全国革命胜利前夕向全党发出的谆谆告诫,是毛泽东总结中国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成果,是毛泽东对中共斗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全党和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漳州战役是毛泽东、周恩来双星定位的历史起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32年,毛泽东亲临指挥漳州战役,并取得胜利。这一胜利,对于巩固闽西根据地,开展闽南游击战争,支援东江根据地人民的斗争,具有重要作用,也对周恩来产生重要影响。攻打赣州受挫与攻取漳州胜利,使周恩来对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才能更加敬佩。自此以后,在中央苏区两种指导思想的对立和冲突中,周恩来虽没有完全站在毛泽东一边,但对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和思想尽其所能地给予支持和维护。在遵义会议上,周恩来又对毛泽东能够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参与军事领导,对确立毛泽东在中央的实际领导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漳州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周恩来双星定位的历史起点,影响了两位伟人一生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9.
杨成武,自三十年代结识毛泽东后,便成为毛泽东麾下一员猛将,在他直接指挥下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毛泽东曾不止一次向他面授机宜,杨成武总是出色地完成任务,两人结下了深厚友谊。  相似文献   

20.
台湾掀起“毛泽东热”毛泽东的名字在台湾曾是一大禁忌。然而近年来台湾出版界却掀起了一阵"毛泽东热",以毛泽东为名的书籍纷纷上市、而毛泽东的诗词作品也首次在台合法出版。台湾已出版的有关毛泽东的书可分两类:传记和作品,例如《自立报》出版的日木竹内实著《毛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