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岑巩文化基本概况岑巩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文物古迹多如云锦,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被誉为"人间天上"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龙鳌河景区;有引人幽思、耐人寻味的晚明佳人陈圆圆墓;有令人费解、有待考证的中木召古夜郎国遗址;有流芳千古、堪称民族工艺一绝获"国之宝"美誉的思州石砚及被誉为"戏剧活化石""东方神秘"的思州傩技傩戏等众多著名的自然景致和人文景观。"十二五"以来,岑巩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主战  相似文献   

2.
<正>"选择岑巩就是选择成功!",在陕西师范大学举办的陕西高校2019届毕业生大型招聘会上,来自千里之外的贵州省岑巩县委书记杨伟热情洋溢的宣讲,打动了现场前来应聘的各高校才子。连日来,杨伟招聘会上发表的金句爆红全国各大媒体,其中新华社客户端  相似文献   

3.
岑巩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北部,地处贵州高原东部。面积1479平方公里。有汉、侗、土家、苗、布依、水、瑶等民族。 岑巩,系侗语jencgongx(岑拱)音译,意为四周山坡多,另以域外有岑巩山而得名。岑巩是贵州建置最早的地方之一,古名思州。有“先有思州,后有贵州”之说。唐武德四年(621)置务州,贞观四年(650)复为思州。元至  相似文献   

4.
3月24日,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团长张雄龙同志在黔东南州委讲师团团长乔为军、省扶贫工作队队长龙继模、岑巩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杨胜海等同志陪同下到羊桥开展调研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采茶姑娘茶山走,茶歌飞上白云头……"山岚氤氲,漫山嫩绿的茶园中,不时传来采茶姑娘动听的歌声,这是岑巩县天马镇白岩坪茶场开园采茶时的情景。时下,岑巩2万余亩茶园进入开采季节,气象服务为春茶生产撑起"保护伞"。创新思路促农民增收岑巩古名思州,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现有注册知名商标"思州绿茶",省级名茶称号品牌"思州银钩"、"天仙毛峰"等,"思州剑雪"品牌荣获"1995年国际名优食品  相似文献   

6.
在前不久召开的省扶贫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表彰和奖励了6个率先超过温饱线的县,它们是:息烽、凤冈、独山、荔波、镇宁、岑巩。省委省政府表彰6个率先解决温饱的县  相似文献   

7.
岑巩,古名思州。岑巩历史悠久,是贵州政治、经济,文化的先地之一,史学界有“先有思州,再有贵州”之说。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文明早轫孕育而成的特产“思州石砚”、“思州茶叶”,“思州桐油”乃上贡历代朝廷及畅销中华大地的佳品,盛名远播,史志皆有辉煌的记载。如今思州人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在两个文明的建设中,使思州这块古府雄基之地百业俱兴,不断焕发出蓬勃生机。10月底,记者来到岑巩,经介绍,得知该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已通过验收,并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思阳镇党委被省委评为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党委,水尾镇新场村党支部被省委评为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示范村先进党支部,大有乡的岩山村党支部被省委评为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后进变先进党支部。于是,记者专门就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采访了县委书记潘开德  相似文献   

8.
岑巩古名思州,史学界素有“先有思州后贵州”之说。它地处楚、黔、滇交通要衢,中原的政治、文化、科技最先传入境内,农业生产的开发较早,是贵州省政治、经济、文化的最先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9.
2019年是岑巩消除绝对贫困,实现"整县摘帽"之年,要确保国家现行标准下全县未出列的2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未脱贫的1044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截至目前,对照贫困人口脱贫标准,未脱贫的10443名贫困人口已补齐短板,达到脱贫标准。  相似文献   

10.
正为切实发挥好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作用,岑巩天星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从思想、生活、工作、督查考核等方面管好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一是狠抓思想认识促落实。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通过认真学习、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各级各部门脱贫攻  相似文献   

11.
张维军 《当代贵州》2010,(18):80-80
立足黔东次中心。以新县城建设为切入点,以工业发展为动力,以大项目建设为引擎。在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总体发展框架下,古老的岑巩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2.
人心齐,泰山移。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贵州省岑巩县干群凝心、守望相助,以最大决心、最严管控、最实作风,凝聚起众志成城抗疫情、共克时艰渡难关的“岑巩力量”,全民协力撑起了“抗疫大伞”,共筑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共同守好一方净土。  相似文献   

13.
<正>古名思州的岑巩县,是黔东南州乃至贵州省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县份之一。但由于诸多原因,岑巩历史文化还存在挖掘和研究不深、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使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思州悠久的历史很不相符。一、岑巩县历史文化挖掘、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来,岑巩县文化部门及一些本土文化学者认真开展岑  相似文献   

14.
玉屏侗族自治县位于铜仁地区东南部,地处武陵山脉与苗岭山脉交汇地带。东、南邻湖南新晃,西接镇远、岑巩,北毗铜仁、万山等县(特区、市)。土地总面积515.9平方公里。有侗、汉等民族。玉屏之名,缘于县城北面(?)阳河北岸之玉屏山。山势屹立若屏,玉屏又有“黔东门户”之称,故以此山作县名。玉屏古名雄溪,宋改称平溪,设平溪硐。明洪武二十三年  相似文献   

15.
<正>岑巩县脱贫攻坚"整县摘帽"誓师大会在新兴隆重召开,组织动员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吹响决战誓师的总攻号角,进入冲刺冲锋的血拼状态,以夺取"整县摘帽"全面胜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州委常委、副州长沈翔出席大会并作指导讲话。岑巩县委书记杨伟出席大会并讲话。省委党校(行政学院、讲师团)教育长刘正品等省、州帮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正值全国上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贵州能否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破解这个难点,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经济奔小康,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为此,中共岑巩县委党校成立课题组,就如何加强贵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济支撑,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一、贵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济现状贵州由于自身历史和地理等原因,社会经济发展长期滞后,教育、文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12,(14):34-35
黔东南州"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苗乡侗寨的绿水青山滋润了党的优秀儿女和红军将士,红色历史印迹、先辈英烈事迹已深深根植在苗侗各族人民心间,红色文化在苗乡侗寨影响深远。红军入黔第一站从1930年4月至1936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五次经过黔东南,转战从江、榕江、黎平、锦屏、天柱、剑河、三穗、镇远、施秉、台江、黄平、岑巩等12个县境,传播革命真理,播撒革命火种,在苗侗各族人民  相似文献   

18.
正"人才是核心竞争力,越是加快发展越是需要人才作为支撑,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渴望人才。"近日,岑巩县委书记杨伟写给该县赴电子科技大学挂职学习锻炼的51名干部的一封慰问信,在微信朋友圈走红,广大微友们争相点赞并转发。"一石激起千层浪。"杨伟的这封慰问信好评如潮。据相关数据统计,信件发出不到3天,关注人群已达5万人次,转发2万余条次。  相似文献   

19.
<正>岑巩县是贵州优质大米基地县,全国重点油桐基地县之一,贵州省生猪生产基地县,也是贵州省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岑巩古称思州,历史悠久,文明早孕。始名于唐,置府于明。古思州为楚、黔、滇交通要衢,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首先从这里传播于黔境,是贵州政治、经济、文化的最先发祥地之一。一、新常态下岑巩县经济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气温骤降,寒风刺骨,岑巩大地却是一片热闹景象,丝毫不像冬天,因为岑巩县迎来了一批既熟悉又陌生的人——建德市教育系统帮扶团。"熟悉"是因为2019年4月的一纸协议,建德市与岑巩县学校(园)之间建立了"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关系;"陌生"是因为各结对学校之间是第一次约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