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是什么关系?武汉大学副校长陶德麟教授8月27日在黄冈地区“生产力标准问题讲习班”上提出新见解:它们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实践标准是衡量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生产力标准则是衡量实践是否具有合理性的标准。它们是衡量不同事物的两种标准,回答的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陶德麟教授谈到,当前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即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体现,是在社会历史领域里最彻底地运用、深化和展开。他认为,这种看法是把两个不同的问题搅混在一起了。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究竟是用来衡量(判定)同一个事物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文明进步标准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标准有机地统一起来,集中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党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3.
彭斌 《前沿》2007,(4):39-40
我国企业因缺少内控制度出现大量问题,严重地危害了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以及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进而对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国家必须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中国国情,制定系统而统一的标准,从而使我国企业乃至国家经济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1978年,中华大地出现了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就是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沦。这次讨论使我们党端正了思想路线,走上了正确轨道,它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对真理标准的认识不再需要随着实践的深入而深化了。今年5月13日,赵紫阳同志在一次会议的讲话中尖锐地指出:“现在,在经济理论研  相似文献   

5.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 ,一部分人往往片面地把“‘三个有利于”标准理解为狭隘的经济标准 ,因而在实践中注重了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社会全面进步。本文认为 ,“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是简单的经济标准 ,而是与社会全面进步相统一的标准 ;并且 ,它的每个逻辑单元的内涵还直接决定了它作为一个整体标准也必然是社会全面进步的评价标准。当前 ,为了更好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应该在反腐倡廉、民主建设、依法治国、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保障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加快步伐 ,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6.
刘春林 《理论月刊》2004,1(12):24-25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巨大贡献在于为中国经济学提供了思考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经济角度而言,“精髓论”是思考经济的方法论,“本质论”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标准论”是改革实践的参照系。本文试图从精髓论、本质论和标准论三个视角来探寻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所谓实践标准,就是用实践检验人们的认识、目的、计划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所谓生产力标准,则是在社会领域中判断政党的活动、国家的行为、人的劳动等属于人参加的一切社会工作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两种标准都涉及到主体人的活动,都是一种判断、判决和评价,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相似文献   

8.
谈“唯一”     
关于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早已越出理论界,在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广泛地展开。在讨论中,有曲同志提出,我们并不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为什么一定要加上“唯一”二字,强调它是“唯一”的标准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有“唯一”的提法吗?强调“唯一”,是否会把实践标准绝对化?是否会贬低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9.
真理是指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是人们思想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科学知识。真理是客观的,是绝对而又相对的,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在社会经济领域,我们的经济理论正确与否,同样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一、生产力实践是检验生产类系的标准,也是检验两种不同的所有制的标准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体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由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追求,因此,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就成为检验生产关系的实践标准。邓小平说,发展生产力就是硬道理,一切都围绕着是…  相似文献   

10.
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主题。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最深刻地体现了时代变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回顾和反思改革开放20多年来哲学理论的发展进程,不难发现,关于标准问题的讨论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始而实践标准,继而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进而人民拥护标准。这些标准的递进与转换,鲜明地体现了改革的不同范围和不同层次。反映了改革不同阶段主要任务和中心内容的转换与深化。可以说,“检验标准”理论与改革实践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的各个转折点上,都相应地提出了标准问题,起到了理…  相似文献   

11.
<正> 根据省委关于在全省组织生产力标准讨论的指示精神,本刊在第5期开辟了“生产力标准讨论”专栏。为了把讨论引向深入,把专栏办好办活,本刊编辑部于5月21日组织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生产力标准理论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部分省直经济部门的负责同志、工厂企业的领导和理论工作者。大家就结合工作实践如何理解生产力标准、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在改革和建设中有哪些主要问题和障碍、搞好  相似文献   

12.
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关键,它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必然性 提高经济效益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最重要经济规律——节约时间规律的要求。 就物质生产部门来看,所谓经济效益,简单地说就是投入和产出的比较。所谓投入,依据评价经济效果标准的选择,可以是劳动的占用,也可以是劳动的消耗,可以是物化劳动  相似文献   

13.
刘峰 《岭南学刊》2000,(2):55-57
非公有制经济既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阶段要求、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 ,又能满足社会主义的性质要求———其发展不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非公有制与公有制经济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共同为社会主义服务。我国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了这一点。这说明积极鼓励、引导、资助、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大力推动其健康发展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概括邓小平的生产力标准论与毛泽东的实践标准论的基础上 ,认为生产力标准论全面规定了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的结果”的主要方面 ,丰富了实践标准的内涵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价值观和唯物史观的有机统一 ,坚持并完善了实践标准论 ,对生产力标准的范围和作用作了明确说明 ,是毛泽东提出的实践标准的具体化和深化 ;把毛泽东曾提出的对实践本身的检验变成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1.在实践内容上,邓小平强调发展生产力,从事经济建设是我国当代社会实践的中心。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实践活动最根本的形式。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改造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后,应把工作重心迅速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回顾历史,在革命胜利以后,我们没有真正、及时地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以阶级斗争为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选三卷第372页)这三项标准的提出,对扫清改革的思想障碍,起到了巨大作用,为判断改革的是非成败,提供了依据。一、“三个有利于”标准与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1、“三个有利于”标准与实践标准实践标准是判断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是判别认识正误的依据,即真理标准。它具有客观性,唯一性,绝对性。“三个有利于”标准在理论渊源上,是对实践标准的具体化,源于实践标准,而又将其…  相似文献   

1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科学地解决了检验人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真理的标准问题,但它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一切“标准”问题。用什么作为标准来多侧面、多层次地衡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即成败和效果,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而又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本文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衡量标准的划分和特点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成效衡量标准的多种划分 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其目的的实现与否及实现程度如何是衡量一切主体活动成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深入地学习、领会和实践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做好新世纪宣传思想工作,记者采访了中共郑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常振义。 记者:宣传思想工作如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在工作中坚定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常振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贯穿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一条主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社会进步标准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标准有机地统一起来,是对马克思建党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体现、贯彻…  相似文献   

19.
张复明 《前进》2011,(8):12-12
理论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依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也是实践。一年来我省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了省委提出的"转型跨越战略"是山西践行科学发展的总方针,是山西走出资源优势陷阱、摆脱资源诅咒、再铸三晋辉煌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王楚平 《楚天主人》2010,(11):29-29
古往今来,干任何事、任何工作都有一个标准。没有标准,也就没有目标。实践是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发展的标准是什么?竞争力!按照《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所界定的,包括综合增长、经济规模、经济效率、发展成本、产业层次、生活质量等六个方面竞争力指数的相加。衡量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标准是什么?作用力!尽职尽责,发挥作用,群众满意。反之,"丫鬟管钥匙,当家不作主",搞"制度形式主义",就会遭到人民的唾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