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把阿房宫的瑰丽、豪华、奢侈,秦始皇的骄横奢侈、民不堪命写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字字铿锵、句句有力。秦王朝本想从“始皇”到“二世”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天下永远是他们的,哪知到了秦二世,就来了个“楚人一炬”,整个阿房宫化做焦土,秦王朝也就土崩瓦解了。秦始皇这位“独夫”天下归我、继世永昌的美梦,一下  相似文献   

2.
虽然“书话”是很晚才有的名目,但上溯到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就觉得似乎很早了!若说较晚的话,抑或可以20世纪周作人的《药堂语录》、《书房一角》,乃至后人编进《知堂书话》的一些“书话”大家而论。若以我的见识,则可谓《求书日录》、《劫中得书记》、《劫中得书续记》等诸文,系以非常之笔,记非常之事矣!另则,郑振铎、唐驶、黄裳等虽然皆是书记比读书记写得好之范例。然而,在我以为的唐文之中和、黄文之恬淡、郑文之稍显激越之中,我倒更看重的是黄裳“书话”之“精刻”、之“恬淡”。  相似文献   

3.
认识“管桦”这个名字是因为幼时读过《小英雄雨来》,唱过《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希望的田野》。接触管桦先生这个人,是在1993年盛夏的一个傍晚,小区花园里坐着一对纳凉的老年夫妇,顽皮的儿子惊动了他们,原来我与管桦先生住邻居,后来我又成了管老的学生。救亡图存走上作家之路也许是住地的便利,我与管老“聊”得很多,话题很  相似文献   

4.
据《光明日报》近载,陕西周至县的县官们,非常注重交往礼仪,特别他们的“名片意识”尤为人们称道。从县委书记到副县长都有名片,而且他们的名片又有别于一般的名片,通常的名片是“重正轻背”,即正面讲究典雅,背面比较简单,而周至县官们的名片恰恰是“重背轻正”。 他们名片的正面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寥寥二三十  相似文献   

5.
“新新人类”存在着,而且不太招人待见。教师在课堂上,要是碰上发染五色、衣洞百出、带着耳环、出语怪异的“新新男生”,感觉不会太舒服。家里要是有个喜欢卡通、迷恋网络的“玩酷子弟”,家长也会很别扭。这一族人大抵是让人着急、让人愁乃至让人烦的对象。当然,他们自己过得很滋润。因此,犯不着为他们辩解、辩护。可是,当看了《书屋》2002年第1期上马俊华先生的《“新新人类”亦“旧旧人类”》一文,觉得还是有为他们说几句话的必要。我要是“新新人类”,学着马俊华先生的口吻和逻辑“kan”(侃、砍)几句也就完了。比如:“拿树叶…  相似文献   

6.
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歌词中的爱老敬老之心十分感人。后来,有人把它改成《常下乡看看》,唱得情真意切:“抽点空闲,抽点时间,带着真情常到乡下看看。带上法律,轻车简从,常下乡看看。国家的政策向农民说说,发展的路子跟百姓谈谈……”其实,我们的干部真的应该多到乡下群众家里走走,看看。尤其是眼下,年节到了,更该下去看看,群众住得暖不暖,生活物资准备得是否充足?就象胡锦涛总书记在陕西勉县周家山镇留旗营村访问时对一位中年妇女说的那样:“我是来走亲戚的,我是来看望乡亲们的。”干部常到乡下走走农民亲戚,可以知民情,通民意。真的…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人类的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口的话,那么,我觉得《人大研究》每期的卷首语则是她的“眼睛”,而这只眼睛又是借以窥探她的“心灵”的“窗口”。每当我与同行们谈起《人大研究》,他们无不深有同感。 卷首语之所以令人称道,在于它既短且精,凝炼得可谓句句佳言,字字珠矶,从中可看出编辑们的独运匠心。  相似文献   

8.
桃花岛重出“江湖”金庸笔下的武林世外桃源——桃花岛,将以浙东著名旅游胜地的面貌重现“江湖”。桃花岛因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而名闻天下。它位于舟山群岛东南部,与普陀山、朱家尖、沈家门组成浙江沿海旅游“金三角”,全岛面积31平方公里,碧海金沙、奇峰怪  相似文献   

9.
我是个专事文学创作的人,对教育应算“门外汉”。说三道四,难入其究里。但我有三个第三代。大外孙女今年要考大学,孙子刚读高一,6岁的小外孙女则读“小一”,不知不觉间,她竟已背起8斤重书包(我亲自过秤的),小手还需拎另外一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如今落脚到了他们身上。我的“龙”“凤”标准其实“有限”,只巴望他们读到大学,成为“具有平等思想和创造精神、以一技之长自食其力和服务社会的合格公民”。(引自《人民日报》)12月2日文章《我们需要“粗茶淡饭的教育”》)自然,这挺使我关注大学教育种种现况。不知何时全国刮起了一窝  相似文献   

10.
相识恨晚     
我与《公安月刊》结缘自1997年始 ,时值我应聘为一名公安报刊审读员 ,与《公安月刊》(以下简称《月刊》)有了联系。在以后的交往中 ,大有相识恨晚之感。我这个老兵从《月刊》和其他几家姐妹刊物中 ,认识了很多未谋面的老师 ,学了很多知识 ,使我老有所学 ,亦是人生一大幸事。弹指三年 ,忆及初读《月刊》 ,我印象最深的是《月刊》为纪念“三八”节 ,编辑部策划了女作者专栏 :“橄榄泪”、“超越生命”、“流连橄榄林”、“三十根未燃的蜡烛” ,读后让人心碎 ,这些警察的妻子儿女在倾诉、追思、无声饮泣 ;然而他们都无怨无悔。这些散文或豪…  相似文献   

11.
拙文《辩证的否定都是“自己否定自己”吗?》在《理论月刊》(今年4期)发表以后,引出了潘湘生和何中华两位同志的批评(见该刊今年8期),他们各自撰文指出拙文的基本观点不能成立。我欢迎潘、何两同志的批评指教,并愿意与他们以及其他同志将这个问题讨论得更加深入些。  相似文献   

12.
我为什么补读《孟子》?因为我欠了它的“债”。事情得从我1948年考复旦大学谈起。国文考卷是两篇作文,文言文的作文题目是《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白话文的作文题目是《我最爱读的一本书》。做好文言文  相似文献   

13.
西北的诱惑到西北旅游,是我多年的宿愿。60年代初期,一曲《新疆好》、一部《军垦战歌》曾为像我这样的少年编织起一片片神奇的梦。五六十年代中国最活跃的诗人大都到过西北。郭小川的《昆仑行》、贺敬之的《西去列车的窗口》、闻捷的《天山牧歌》……这三位诗人中,有两位已经在“文化革命”的疾风暴雨中走进他们生命的终点……西北的诱惑主要来自狭长的河  相似文献   

14.
著名作家六六曾在其博客《医生赵曜》一文中写道:“我去华山医院的这个世界上都堪称最大的神经外科,惊奇地发现,里面的医生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帅,帅得惊人,要是拍一部电视剧,随便拉两个出来,都盖过陆毅、黄晓明;二是年轻,年轻到你每日垂泪感慨属于自己的大势已去;三是自信,虽然就同一病例,各人见解不同,但都能把病患‘忽悠’得把一副皮囊丢给他们,爱开哪里开哪里,他们担得起人家的身家性命。赵曜显然得了他们科的真传,帅、年轻、自信,全部占齐。”  相似文献   

15.
解析“新人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昌逵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青少年研究室资深研究员)在看到上期的《我看“新人类”》一文后给本刊来电说:我对贵刊文章《我看“新人类”》有一些看法: 《我看“新人类”》一文中说“新人类”所处的文化氛围是独特的,认为“新人类”某种程度上是在精神上没有父亲的一代,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文化大革命”中几乎被摧毁殆尽,一切旧的东西都被打破了。与历史割裂也许使这代人无所顾忌和偏执地面对一切,因为他们没有传统,他们一无所有,因而他们绝对自由。 一切旧的传统真的被打破了吗?如果真是那样,中国不就进入现代化了吗…  相似文献   

16.
单补生 《黄埔》2012,(2):52-54
从逛旧货市场到网络古玩店搜寻老物件,收藏界行话叫淘东西。这“淘”字用得太准确了,只有热衷收藏的人,才有这个“淘”的体会,“淘”字里面包含着失望与晾喜。在众多的老物件中,要想“淘”得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真如“沙里淘金”。我“淘”得一本《步兵射击手簿》,就让我心怀惊喜不已。  相似文献   

17.
尹力,有人戏称他是拍公安题材的“专业户”,从《无悔追踪》《司马敦》到《罪证》,个个叫得响。现如今正在执导《你的生命如此多情》。我并不是刻意拍刑侦、公安戏,从最早无意间接触公安民警到现在真正了解他们,我被他们那种直面生死、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所感动。真的,这都是发自内心的想法。张成功,著有小说《天府之国魔与道》《黑洞》等。电视剧《刑警本色》的原著作者、编剧。《刑警本色》的故事源自某省一起大案,剧本创作时我又揉进了接触过的几起案子。罗阳、陈树明等都是罪犯的原名。剧中省公安厅刑侦处王昌蒲副处长是以某省公安厅刑侦…  相似文献   

18.
同志们、朋友们:我很高兴参加《公安月刊》创刊10周年座谈会。值此之际,我代表省委政法委向《公安月刊》创刊1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公安月刊》是我经常看的刊物之一。在我省的社科类期刊中,我感觉到《公安月刊》办得不错,比较有特色。像“安全试验场”、“晨钟暮鼓”、“观察与思考”、“名人话安全”、“通缉令”等栏目,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治安忧患意识。《公安月刊》确实是一本弘扬正气、张扬法制、鞭挞邪恶,对群众进行法律、安全防范教育的好刊物。《公安月刊》创刊以来,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宣传,服务公安政法工作,…  相似文献   

19.
《科学人生观》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对学生进行道理教育,要摸清学生的思想情况,有针对性地分析、讲解,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我了解到在学生中有这种思想和言论:“世界上的人都是自私的,根本不可能有大公无私的人,不可能有忘我的人。”“我现在还是学生,为人民服务还早着呢,将来出去工作时再说吧!”针对这种思想在讲《活着要为人民大众生活得更美好》一课时,先把学生中这些想法列举出来,然后问他们这些想法对不对?为什  相似文献   

20.
王宏甲 《文明大观》2001,(11):47-47
如果用“感谢”二字来表达我对《文明大观》的主编和编辑们的感情是不够的。我在10年前离开福建故乡到北京工作,他们在我离开故乡的10年里,给了我那么多的信任和关照,使我在全国各类期刊中与《文明大观》的联系是最密切的,也使我长期以来得以有机会与故乡人保持着非常珍贵的遥遥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