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力度,使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走上了领导岗位,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增强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公开选拔已经成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一种经常性的、重要的方式。湖南省自1993年以来,积极开展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不断推进公开选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公开选拔所涉及的领域、涵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迄今为止,省委先后6次公开选拔了76名厅局级领导干部,2003年还以省委名义公开选拔了89名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任职;全省先后公开选拔了1100多名县处级领导干部、4500多名科级干部。跟踪考核表明,公开选拔出来的干部在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干部工作的重大创新,是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有效运用。当前,公开选拔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认真研究,亟待加以改进和完善,以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四川乐山市首次统筹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市委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统筹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指导协调小组,精心组织实施,强化监督,打造公正平台,保证了公选顺利进行。目前公选产生的25名干部已全部到岗赴任。此次公选使我们深受启示。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经过十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正在不断走向完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为了推动这项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本次课题调研立足于对最近两年来各地开展公开选拔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的分析,总结各地公开选拔工作的创新探索,从干部工作未来发展的趋势对公开选拔工作的要求出发,提出了“定期分类资格考试、在有限范围内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新模式,并于2001年10月份在湖州市南浔区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5.
公开选拔领导是干部选任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 ,对选准用好干部 ,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着重要作用。今年以来 ,不少地方在总结近年来选任干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中央的有关精神 ,正式出台了本地方深化党政干部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 ,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公开选拔干部的改革 ,决定结合党政机构改革 ,对厅局、县区党政班子、省市直部门出缺的正职以及一些困难矛盾较多需调整补充的一部分正副职实行公开选拔。而且提出在三至五年内使公开选拔的领导干部占到提拔总数的一半以上 ,逐步做到地厅级以下领导职位出现空…  相似文献   

6.
2009年7月,宿迁市采取“三公开三差额”(公开选拔职位和任职资格、公开竞职答辩、公开选拔结果,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票决)的方式,开展了新一轮面向乡镇党政正职公推公选副处职领导干部工作。在这项工作开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在实施省市两级统筹公选领导干部工作中,针对过去公选透明度差、一些公选干部高分低能、群众认可度偏低等问题,率先在广安市公开选拔市级部门纪检组长试点工作中.更新公选方式,突出能力测试和阳光操作,对公选全过程量化考核,探索出一套新的“5+3”公选模式,在干部群众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干部进社区。派驻1名熟悉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街道干部到社区;采取公开考核招聘办法,向社会选拔5名优秀人才到社区工作;选派1名部门干部进社区;遴选1名大学生村(社区)干部进社区;面向社会公开选拔4名公益性岗位人员作为社区协管员,增强社区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赵子平 《求知》2001,(6):20-2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不断推进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新举措。  相似文献   

10.
大力选拔培养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为各级组织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是党的建设中的一项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是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的重要保证。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由于近年来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发展,后备干部在公开选拔中频频落选,使部分地区对建立后备干部队伍的重视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是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成功尝试,具有符合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要求、践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内容与克服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短期化的缺陷等实践意义.但是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出发,公开选拔具有理念有待统一、制度内部有待完善、执行细化程度不足、周期长以及成本大等问题.因此,促进理念的统一、提升制度的内外部协调、注重细节、缩短周期与降低成本成为公开选拔制度改进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中的一项新的改革举措,已经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 果,但还有待于改进。要加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制度化和法规建设,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陈晓敏 《学理论》2013,(21):20-21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全国各地区(部门)在实践基础上探索出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是选人用人制度的重大创新,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较高认可。但随着其范围的不断扩大,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列举当前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后,试述了完善当前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公开选拔县级领导干部的面试工作 ,主要是考察应试者在笔试中不易测试到的拟选职位所要求具备的能力素质 ,包括综合归纳、记忆分析、逻辑思维、决策应用、语言表达、临场应变、实务处理、案例分析和举止仪表等 ,这项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选拔工作的质量。确保面试质量 ,核心和关键在于坚持公正公平原则 ,在于科学准确地评分 ,而评分又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尽管面试工作的各位评委都是从省市有关单位和部门请来的专家、学者和厅、处级领导干部 ,大家都具有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在省内外已有一定的知名度 ,但是我还是想根据自己四次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定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此前提下认为该项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并着重指出要增加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职位数。选择的范围应坚持宽与窄的结合,资格审查应坚持严与松的结合。其目的是使每一个有才能的人有机会能被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去,从而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公开选拔改变了选人用人的传统做法,充分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打破了干部单位、地域及专业的限制,拓宽了选人用人的视野,使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年轻人进入了领导岗位。但从几年的实践看,在选拔的时效性、考生成绩的构成及选拔干部的质量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本文就如何改进和完善公开选拔办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2004年以来,我们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推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四项差额办法,对67名拟提拔为副科级以上职务的干部实行了差额选任,实际任职27人。实践证明,这种差额选任办法有效克服了等额选任存在的缺乏可比性、可选择性的弊端,扩大了干部选任工作中的民主,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如何公开选拔正职领导干部 ,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干部选用制度提出的新要求 ,也是长期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一大难题。自 1994年开始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就“公开选拔正职领导干部”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 ,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并在咸宁市大部分县 (市 )中得到推广。现将他们的探索与实践刊登 ,以供各地在干部制度改革中参考。一、突破多重阻力 ,不断探索创新公开选拔正职领导干部 ,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最不易把握和不好操作的难题。其改革的阻力来自多个方面 :一是领导干部本人想不通。一些在实际工作当中表现好 ,经考察…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电视直播面向全社会公开干部选拔过程,是近些年出现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模式。这一模式有利于推动民主政治发展,提高干部人事工作的民主公开程度,为干部选拔中的群众监督提供了良好平台,为改变干部"官本位"从政意识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组织和经济成本比较高,哪些职务岗位适合选拔公开还需要权衡,考评的内容与方式的科学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改革和完善的对策是:将选拔公开纳入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常规工作,选择适当的岗位实施选拔公开,探索提高群众的参与程度与选择权,完善面试答辩的工作内容与程序,尝试电视直播以外的选拔公开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加强省直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根据《甘肃省委管理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现对省直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