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间银行通常被视为志愿服务的一种新形式,从无偿性维度可将该特殊志愿服务类型定义为低偿志愿服务,以区别于传统的无偿志愿服务。近些年来,部分中国的时间银行开始出现两类志愿服务兼容的混合形态,也就是“混合志愿服务”,并对时间银行的可持续运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基于多重制度逻辑视角结合案例分析得出,混合志愿服务主要生成于三种机制:通过时间币分割和分配志愿劳动成果,实现了低偿志愿服务和无偿志愿服务的整合流程设计;建立公益基金专门管理捐赠时间币,实现了两类志愿服务时间币流通的管理制度区隔;另设平台结合基层党建动员党员参与,配合独立的公益基金实现了党员参与无偿志愿服务的组织区隔。在复杂的制度环境中,市场逻辑与公益逻辑相互竞争可能会导致混合志愿服务失灵问题,而政府逻辑的介入以及党建的价值引领与资源整合功能的发挥可以对其进行缓解。  相似文献   

2.
昨天的张家口,一座因张库大道而繁华兴起的城市,曾经的故事留在人们心中;今天的张家口,一座因冬奥盛会的筹办而闻名的城市,志愿服务遍地开花,公益事业温暖着每个家庭。张家口慈善义工联合会,成立于2017年2月,是服务于政府、公益组织的枢纽型平台和服务于公益组织、志愿服务团队的支持型平台。目前,联合会下设8个区(县)慈善义工联,10个专业委员会,123支志愿服务队,会员9680名,注册志愿者39600名,先后荣获“河北省先进志愿服务组织”“河北十大公益人物(团体)”“助力冬奥会最美志愿者集体”“京津冀十大最美义工团队”等光荣称号。之所以取得如此多的成就,党委书记、会长贾庆贺说:“联合会的每一个人都把公益事业当成了自己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志愿文化是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文化,高校培育志愿文化对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深远。高校志愿文化包含志愿精神文化、志愿者文化、志愿服务文化、志愿环境文化等内容。新时代培育高校志愿文化,应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强化志愿文化的精神内核;建强志愿服务队伍,提升志愿文化的内在认同;规范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志愿文化的实践平台;优化志愿服务环境,深耕志愿文化的培育土壤。  相似文献   

4.
方力 《前线》2010,(Z2):47-47
<正>我国的志愿服务工作发端于以青少年为骨干的学雷锋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内容、不断完善形式、不断扩大队伍。1993年我市在全国率先成立第一个省级志愿者组织——北京志愿者协会。多年来,以青年志愿者为生力军的志愿者,在重大活动志愿服务、经常性志愿服务和应急性志愿服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首都志愿服务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志愿者的微笑成为北  相似文献   

5.
志愿服务是一种在志愿者奉献精神指引下,以现代公民社会的成长和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为基础,调解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的、无偿的、公益的劳动。随着吉林省的志愿服务工作逐年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正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城市志愿者服务进社区,在解决社区工作人员不足、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许多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同时,吉林省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志愿服务缺乏规范性、常态化,没有形成固定的社会功能,缺少制度化的考评机制和奖励、表彰激励政策等。  相似文献   

6.
当人类前进的脚步迈入21世纪时,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来,志愿者是一个亘古就有的社会现象,但是,此前的所有志愿者都是以个体的形式出现的,志愿服务都是个人行为,而20世纪后期以来的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活动则是以组织化的形式出现的.过往的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活动是发生在熟人之间的,即使发生在了陌生人之间,作志愿服务活动选择的一方,也是以熟人的心态、文化及精神去提供志愿服务的,而在今天,我们看到的志愿服务却是发生在陌生人之间的.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与以往根本性不同.新型的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预示着人类社会治理的变革,或者说,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已经构成了社会治理的一项内容.因而,我们需要在社会治理变革的意义上来认识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项崇高的社会服务事业,志愿行动是志愿者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是人们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各种志愿行动有序开展需要各种制度来规范和激励志愿者的行为。制度化是志愿行动的重要发展趋势。有效的制度安排包括:志愿行动的支持制度、志愿者的权益保障制度和志愿行动的社会回馈制度。就中国目前而言,推动志愿行动的制度化发展必须在加强志愿行动的立法和相关制度建设、加强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注册管理、加强志愿者组织的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申云帆 《当代贵州》2020,(14):44-45
截至目前,贵州省注册志愿者432.99万人,其中,实名认证的志愿者403.50万人,党员志愿者336991人,团员志愿者863929人,志愿服务组织19731个,志愿服务项目94907个。  相似文献   

9.
我国志愿者协会是经依法登记,专门从事志愿服务的社团法人,是志愿服务组织中层次较高的一种组织。现阶段,我国志愿者协会的主要功能是组织志愿者向社会提供志愿服务。但鉴于志愿服务的社会公益性及其行业自律管理的特性,应对志愿者协会的社会功能重新定位,改变专门从事具体志愿服务的局面,转而以行业规范为主,辅以开展具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并通过政府的前期引导和扶持逐步实现这种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青团》2018,(12):F0002-F0002
11月5日公布的第五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中,温州志愿服务指数高居全国地级市第一。1.5万名志愿者高质量完成2018世界温州人大会、全省小微园建设现场会、国庆“同心共享大建大美”市民体验活动等69场大型赛会的服务保障工作。全省首创“乡村公益特派员”品牌,引导志愿力量常态化进驻村居助力乡村振兴。该市8个项目斩获全省志...  相似文献   

11.
万象百态     
《党的建设》2014,(6):54-54
奉献爱心 李清鹏公益脚步不停歇 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大三学生李清鹏,在学习之余,创建了河西学院首个青年志愿者社团——大学生“爱随行志愿者爱心社”(现河西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利用双休日骑自行车调查走访,借助网络公益平台整理资料。积极和全国各大公益组织联系,为身边的困难人群募捐善款。2012年6月,李清鹏参加了张掖爱心企业举办的为高考学子志愿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志愿者活动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对志愿者服务的社会定位、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权利与义务关系等都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其自身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护,导致这一行动受到种种制约。因此,志愿服务呼唤法律。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
承德市于2012年8月建立了以文明单位为主体的直属志愿服务总队,目前注册志愿者人数20000,服务总时数长达48万小时,人均服务时长24小时。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主要包含文明引领、医疗卫生、文化传播、爱心救助等。承德直属志愿服务总队促进了志愿服务机制建设,推动了全市志愿服务活动向规范化、常态化、实效性发展,志愿服务在全市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颜渊  廖梦园 《党史文苑》2006,(10):57-58
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志愿者活动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对志愿者服务的社会定位、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权利与义务关系等都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其自身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保护,导致这一行动受到种种制约.因此,志愿服务呼唤法律.  相似文献   

15.
应急志愿服务以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显著的预防预警能力、精准的救助需求识别能力、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快速的决策与行动能力,在重大突发事件防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联动机制的不完善制约着应急志愿服务效能的发挥,从而造成应急志愿服务的统筹系统失衡、信息传递不畅、志愿者权益受损等问题的发生。基于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理论,可探索构建应急志愿服务的多主体—全过程联动模式,即打造以政府为主导的多主体协同格局,并形成重大突发事件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联动。可从政府统筹、制度设置、公益意识培养、复合型人才储备、志愿者专业技能提升,以及搭建应急信息平台、完善应急志愿记录等方面入手,实现应急志愿服务的多主体—全过程联动。  相似文献   

16.
任慧颖 《理论学刊》2022,(1):152-160
应急志愿服务以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显著的预防预警能力、精准的救助需求识别能力、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快速的决策与行动能力,在重大突发事件防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联动机制的不完善制约着应急志愿服务效能的发挥,从而造成应急志愿服务的统筹系统失衡、信息传递不畅、志愿者权益受损等问题的发生。基于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理论,可探索构建应急志愿服务的多主体—全过程联动模式,即打造以政府为主导的多主体协同格局,并形成重大突发事件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联动。可从政府统筹、制度设置、公益意识培养、复合型人才储备、志愿者专业技能提升,以及搭建应急信息平台、完善应急志愿记录等方面入手,实现应急志愿服务的多主体—全过程联动。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20,(2):62-63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发的贺信指出,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应该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在群众有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为群众排忧解难。本期《党建》杂志与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推出5名党员志愿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18.
发展公益志愿组织有利于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治理格局,有利于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增加和谐因素,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促进社会稳定。从约束条件看,我国社会公益志愿组织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数量上很不足,活动内容上形式单一;志愿者行为在理念和能力上有待扩展深化和加强专业化;有利于形成社会公益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较薄弱。在发展中要注意把握好独立自主与争取行政资源的关系、专业化建设与走向联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志愿精神所映射出的奉献友爱、乐于助人、积极参与、勇于担当的核心价值,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所在,也是高校德育的关键所在。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实践中,江西青年职业学院青蓝志愿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通过对其志愿服务的开展、志愿精神的弘扬和志愿文化的构建的研究思考,提出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21年10月中旬以来,面对突然来袭的新冠肺炎疫情,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迅速下发通知,号召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志愿服务组织,组织动员广大志愿者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各级卫健、应急、街道社区统一调配下,规范有序参与疫情防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战"疫"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