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警察执法理念转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巨大变革,原有的执法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有的传统警察执法理念中的不良倾向导致其无法适应现代社会,最终催生了现代警察执法理念。现代警察执法理念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以提高程序意识、证据意识、诉讼意识为重点。要实现现代警察执法理念,必须将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切实加强人民警察执法的规范化建设,同时加强人性化执法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2.
人民警察的形象代表着公安机关乃至整个政府工作机关的形象。加强警察形象建设刻不容缓,要妥善处理好建设警察文化、警察道德、强化警察管理、提高警察素质的关系,努力提升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人民警察佩枪是人民警察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因为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专政机器 ,担负着打击犯罪 ,保护人民的神圣职责。配发武器装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减少人民警察自身伤亡的被动局面 ,有效自卫和提高震摄力 ,让人民群众在求助警察时真正有安全感 ,让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群众人身安全的坏人真正惧怕警察 ,从而真正树立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威  相似文献   

4.
人民警察在代表公安机关行使职权时,执法活动依法受到保护,正当执法权益不容侵犯。然而,近年来,人民警察在依法执行公务过程中遭到的谩骂、威胁、殴打,受到诬告、陷害,甚至是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关系到人民警察的自身安全,而且直接影响到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治安、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职责的有效履行,严重影响了广大公安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乃至整个警察队伍的稳定,无论是对警察自身、还是公安机关甚至国家的执法权威,都是极大的伤害、藐视和亵渎。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正当执法权益,树立执法权成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人民警察在执行警务活动中,往往会被人情关系所困扰,直接影响到执法的公平正义,也侵犯了人民的合法利益。应正确看待礼尚往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优化公安机关权力组织结构,使警力合理配置和充分发挥;进一步建立健全警务公开制度,依法拓宽执法公开管道;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促进警务活动健康开展;通过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减少人情关系对警察执法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公安机关群众工作指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为实现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与人民群众进行互动,更好地实现和谐警民关系的过程。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是公安机关与群众关系自身特性的需要,是适应公安工作新形势的需要,是提高人民警察执法能力的现实需要。当前,公安机关应从加强对民警群众工作能力意识的培训工作、提升判断群众工作形势的能力、提升做好群众工作方法上下功夫。同时,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突出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试论警察形象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民警察的形象代表着公安机关乃至整个政府工作机关的形象。加强警察形象建设刻不容缓,要妥善处理好建设警察文化、警察道德、强化警察管理、提高警察素质的关系,努力提升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对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保护方式有多种,最具权威的当是法律形式的保护。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应当体现在事前、事中、事后的保护。这三者结合的目的首先是由立法预防危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发生,其次是在人民警察执法过程中,保护人民警察的执法权益,最后是在危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行为发生以后,对人民警察的执法权益进行救济。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人民警察在执法语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提高执法语言艺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提高人民警察执法语言能力的途径提出了以下设想:首先要科学界定人民警察的角色定位,注重对执法语言艺术的适用;二是实施”标准化执法”,注重执法语言标准的完善;三是要把好面试中的语言关,注重入警语言标准的提高;四要引入竞争机制,注重民警的执法语言培训;五要加强思维能力训练,注重执法语言的主次轻重及逻辑性;六是增加个人阅历,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警察使用枪支战术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使用枪支是法律赋予人民警察的一项特殊权力,是制服犯罪嫌疑人、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构成警察执法能力的重要一环。当前,由于枪支使用战术训练缺乏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警察执法中不愿佩戴枪支、不会使用枪支、不懂运用枪支及缺乏用枪自信心的尴尬现状在警察群体中普遍存在。因此,亟待加强警察实战用枪战术研究,强化警察用枪战术理念,提高警察用枪战术能力,以发挥枪支在打击犯罪、保护群众和保障警察生命安全等方面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1.
如何加强警察在警务工作中的安全防护,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成为目前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弥补传统的警察职业安全管理不足,引入并借鉴其他高危行业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借鉴企业安全文化理论和实践成果,加快建设警察安全文化,重塑警务安全理念,完善警察安全制度,落实装备保障,强化职业安全教育训练,突出警察安全执法行为培养,不断提高警察执法人身安全防护能力,是预防和控制警察职业安全风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是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肩负着保护人民、打击犯罪、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人民警察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宗旨。警察执法口语是言语交际的一种形式,属于口语交际的范畴,人民警察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人民警察的执法口语有不同于一般口语的特征,如交际的功利性、内容的多元性、表达的灵活性等,警察正确使用口语,是宣传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是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是打击和惩法犯罪的有力武器,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3.
宪政意识是人民警察法律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政意识对警察队伍建设和正确执法至关重要。培植和增强人民警察的宪政意识,必须重视人民警察的宪法教育与学习、树立宪法至上的法律观念、强化警察的公仆观念与服务意识、注重警察执法的违宪监督和加强警察法律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论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侵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案件的多发,不仅使正常的警务执法活动受到干扰,更危及到法律的尊严。现有的人民警察执法权益保障体系,特别是其法律保障亟待加强。构建系统、明晰的警察职权保障的法律体系,完善警察职务防卫权的立法,对侵犯警察执法权益的行为加大制裁力度,是加强法律保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人民警察配枪执法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配枪执法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应加强人民警察配枪执法问题的研究,不断提高警察的用枪素质,规范人民警察配枪执法行为,真正做到规范执法。一是完善人民警察执法配枪的相关法律及规定;二是限定配枪执法的警种范围;三是明确配枪执法的适用情境。  相似文献   

16.
警察公共关系是密切警民关系的纽带,公安机关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各种途径谋求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了解、信任、支持和合作,使警民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为公安机关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相似文献   

17.
人民警察自身合法权益保护与人民警察执法权力行使问题同等重要。加强人民警察自身合法权益保护,必须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警察维护民警自身合法权益重要性和急迫性的认识,建立保护人民警察自身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人民警察自身合法权益保护的能力,严厉惩处侵犯人民警察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营造人民警察自身合法权益保护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8.
论警察正当执法权益及其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犯罪嫌疑人及不明真相群众的侮辱、谩骂甚至袭击和围攻,不仅严重侵犯了警察的正当执法权益,而且直接影响到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治安、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职责的正确履行,影响到公安机关的执法形象和公安民警的家庭幸福,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警察的执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深刻认识到新形势发展对人民警察执法观念、执法水平和警务技能上的更高要求。为实现人民警察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就应当高度重视人民警察文化建设 ,发掘警营文化在队伍建设方面的特殊作用 ,开拓用先进文化造就新型人民警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执法警察在常规警情处置中的强制能力要达到专业化、职业化要求,能体现出公平正义、规范有效执法。当前仍有大量数据显示执法警察在常规警情处置中受伤甚至牺牲,这说明执法警察的强制能力与新时代要求有差距,因此要重视执法警察常规警情处置中的强制能力提升建设。执法警察在常规警情处置中的强制能力缺位主要体现在强制手段与法规条例要求,以及与极端违法犯罪手段不对等等方面。通过分析发现警察个体自身执法条件和警察组织环境会对执法警察强制手段实施带来影响。一方面,要以维护公安法治权力为导向,加强警察队伍自身执法条件建设;另一方面,要以保障警察执法权益为导向,加强公安机关组织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