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高耀洁的行动感动了世人,她获得了一个又一个享誉世界的荣誉。“这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她以渊博的知识、理性的思考驱散人们的偏见和恐惧,她以母亲的慈爱、无私的热情温暖着弱者的无助冰冷。她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推动着人类防治艾滋病这项繁重的工程,她把生命中所有的能量化为一缕缕阳光,希望能照进艾滋病患者的心田。”———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的十大年度人物”颁奖词“知识是艾滋病的最佳疫苗。在中国河南,就有一位倾尽心血义务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人,她的故事跌宕起伏,她的精神让人钦佩不已……”———霍尔克里(第55届联大主席)“感…  相似文献   

2.
喻尘 《创造》2008,(12):64-64
她择善固执,被称为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她只是一位医生,却要疗治社会的重病。她大爱至诚,决不妥协。她以老迈之躯,立于谎言与欺骗的洪流。揭开中国艾滋病肆虐的内幕,令遮蔽和欺瞒者发抖。对诚实有信仰,对真相存执着,她以一人孤微之力,改变了整个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走向。她对历史说出真相,也为时代留下精神。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但她在实现“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的人生理想的道路上却迈着坚定的脚步。她以渊博的知识、理性的思考驱散着人们的偏见和恐惧,她以母亲的慈爱、无私的热情温暖着弱者的无助冰冷。她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推动着人类防治艾滋病这项繁重的工程,她把生命中所有的能量化为一缕缕的阳光,希望能照进艾滋病患者的心间,照亮他们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三年前,我曾经帮过一个法国人,她装扮成维吾尔族姑娘,冒险到我们中原内地的一个艾滋病村里去“看看”。自她看过  相似文献   

5.
建设完善的防御体系 “我们目前采用的监测方法是美国 推荐的,就我所知,目前国内外还很少 有人使用这种方法。”马晓燕说,她是 北京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项目的研究 员,也是北京市中美合作防治艾滋病项 目的主要执行人之一。 根据2004年中美两国政府达成的 协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中国开 展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实施期为5年, 美方将投入1500万美元的资金。双方 商定的主要合作领域包括:预防艾滋病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4,(1):71-76
从1981年美国诊断出全球首例艾滋病起,短短20多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6000多万人,其中2000多万人的生命被夺走中国内地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到目前,估计艾滋病病毒感染总数累计为100万人,并且艾滋病病例报告数呈明显上升趋势。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一“世纪瘟疫”?2003年12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胸佩象征着关爱艾滋病患者的红丝带来到北京地坛医院,与3名因输血感染的患者一一握手,这感人的一幕体现了中国政府防治艾滋病的决心和信心。“相互关爱,共享生命”,这正是2003年艾滋病日的主题。为此我们编辑了一组专题资料,帮助读者了解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形势以及有关防治艾滋病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何标 《台声》2000,(12)
林海音是情系台海两岸的台湾作家,她的这个“情”是来自她心灵的、明确而理智的两岸观。她曾经说过,自己“比北平人还北平”;也说过,自己是个“番薯仔”。我们的父辈--老北京台湾人,往往自称是“番薯人”,因为台湾岛形似番薯,台湾人在历史上经历过任人宰割的心酸,所以都有着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有一颗中国心。   “台湾人就是中国人”、“中国是台湾的祖国”,这在老一辈“番薯人”心目中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当 1895年 4月 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割台的《马关条约》时,在京参加会试的台湾举人和台籍官员痛心疾首地上书光绪,斩钉…  相似文献   

8.
李勍 《中国保安》2004,(22):16-17
越南女孩范氏惠得知自己感染艾滋病毒是在分娩的产房里。2001年2月的一天,厄运将这个当时才22岁的姑娘从即将初为人母的欣喜一下推入深渊。然而,她没有向命运屈服,历经艰难最终走出逆境,成为一名宣传防治艾滋病的志愿者。她四处奔走,呼吁社会抛弃歧视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观念。最近,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4年度20名“亚洲英雄”中的一员,也成为众多越南人心目中的“真心英雄”。获悉范氏惠被评为“亚洲英雄”后,越南国内的几家媒体打算对她进行联合采访。但当记者打电话到她家时,她丈夫却抱歉地说,阿惠不在家,她去首都河内参…  相似文献   

9.
“至今全球估计约有7000万人感染 艾滋病病毒(HIV),其中近3000万已 死亡,现存HIV感染者在4000万人左 右。全球每年新增的感染者达500万人, 什么概念呢?就是每天约1.4万人感染 艾滋病,我们讲话的一分钟内就有11 个人感染了艾滋病。”在世界卫生组织 驻中国代表处的办公室里,赵鹏飞接受 了本刊记者的专访,他列出的一串数字 让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0.
张晓风是台湾“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她那只“仰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的笔,书写了中华赤子的寸寸柔情,“响着久违的乡音”的《愁乡石》更诗化了中国人的中国情结。捧读她的散文,拨动读者心弦的就是那“超载的乡愁”。  相似文献   

11.
面对艾滋病     
寺人 《中国保安》2004,(22):26-29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在北京的地铁里很容易就可以看到著名演员濮存昕和徐帆做的艾滋病宣传公益广告。“如果我得了艾滋病,我肯定不会告诉任何人,然后自己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安度自己的余生。”一位刚刚有了孩子的母亲在面对艾滋病问题时对记者说道,“我一定不会再把它传染给我的孩子。”面对艾滋病,更多的人表现出恐惧与不知,如何面对艾滋病,如何正确地认识它,这个已经离我们不再遥远的词语。  相似文献   

12.
白旭  徐纯子 《人权》2006,5(5):24-26
夏淑清曾经想过自杀。但是在她检查出感染艾滋病病毒3年以后,她笑着说,感谢政府的帮助,她家现在的年收入翻了一番。“我又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42岁的夏淑清说。夏淑清家住吉林省吉林市搜登站镇。像大部分中国人一样,她也曾认为艾滋病是只有“坏人才得的病”,直到2002年6月,  相似文献   

13.
李忠诚  翟超群 《黄埔》2012,(3):14-17
说起芭蕾艺术在中国老百姓心中的印象,很多人都会回答,芭蕾就是《天鹅湖》;说到《天鹅湖》,永远也绕不过一位主角,她就是现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白淑湘。是她,放飞了新中国第一只“白天鹅”;是她,在《天鹅湖》之后,又使中国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的“吴琼花”形象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4.
说起芭蕾艺术在中国老百姓心中的印象,很多人都会回答,芭蕾就是《天鹅湖》;说至憾天鹅湖》,永远也绕不过一位主角,她就是现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白淑湘。是她,放飞了新中国第一只“白天鹅”;是她,在《天鹅湖》之后,又使中国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的“吴琼花”形象深入人心;也是她,亲历并参与了海峡两岸第一次芭蕾舞艺术交流。如今,她已年届七旬,但优雅的举止和亲切的谈吐,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艾滋病日”来临前夕,胡锦涛总书记走进北京佑安医院的艾滋病房(新华社11月30日报道)。亿万中国人包括外国朋友在当晚的电视新闻节目中,看到国家领导人和艾滋病人的握手。  相似文献   

16.
中国艾滋病社会政策的推进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艾滋病社会政策的推进与改革正在经历最关键的时刻。国际社会的经验表明,艾滋病政策推进及改革对解决或缓解艾滋病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必须改变将艾滋病易感人群陷于危险境地之中的文化、价值和做法。在经历了从对抗到协作,从道德至上到多元理性,从“以病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之后,中国艾滋病社会政策正走向理性。但是,要真正达成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目标,还必须从制度层面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孟兰英 《今日浙江》2008,(13):54-55
她是一位奥运会冠军,有着“女蛙王”的称号;她是第一个接过北京奥运会火炬的中国人,这和她在雅典奥运会上取得的金牌密不可分;由此她成为了中国泳坛的领军人物。在临近北京奥运会之际,23岁的她选择了退役。她说,自己还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参与北京奥运会。  相似文献   

18.
褚坚 《前进论坛》2008,(11):35-36
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人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介绍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  相似文献   

19.
刘艳红 《前沿》2013,(4):113-114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新词语进人人们的生活,本文以“大肚子经济”“闪离”“她时代”“她经济”等几个新词语为基点,探讨了从古至今中国女性地位的变化。指出在21世纪中国女性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走在了时代前沿,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在2007年揭晓的“中国最美丽50人”的入选名单中,梅婷排名第18位,组委会对她的评价是“从容之美”。但是梅婷却告诉记者,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她好像没怎么想过“美不美”这个问题,“这一年我很忙,拍了三部戏,当了四次志愿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