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党员,经过不懈努力,依靠农业科学技术,围绕土地做文章,积极调整种植结构,走出了一条靠发展效益农业致富的路子,并多次被市县授予“致富能手”、“致富头雁”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就  相似文献   

2.
秋高气爽,成都市双流县中和镇新民村有名的“鸡王”、“青年致富能手”高富传的家门前,取经的人络绎不绝。有点腼腆的高富传,一谈到他的鸡,却话语滔滔。他说:“要致富,真要科学技术来带路。”  相似文献   

3.
“团结带领群众闯出一条经济发展之路”.是大通县回族土族自治县极乐乡前二村村委会主任马明才一直恪守的理想信念。他依靠勤劳的双手打开致富之门的同时.不忘家乡父老.用自己的经验和坚定的信念带领群众致富。2008年他被选为前二村村委会主任。成为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领头雁。政绩突出的他先后被上级党组织评为“致富能手”和“劳务输出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4.
孜孜以求索     
1993年7月20日,在吉林省青年致富状元命名表彰会上,他作为全省新选出的10大农村青年致富状元代表发言。他就是磐石县官马镇光明村党支部书记李文和。几年来,他先后被团中央和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村青年科技示范户标兵”;被省政府命名为“新长征突击手标兵”;被团省委和省科委命名为全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  相似文献   

5.
提起长宁县有名的“养猪大王”旷银中,不少人都会对他竖起大拇指。参加过“宜宾市增收致富报告团”巡回演讲的他,先后获得“科技星火带头人”、“四川省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带头人”等称号,可有谁知道,这些光环背后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6.
这位老红军的后代,似乎不曾意料到,在人生道路上默默奋斗了大半辈子,竟会在46岁时一举成名:被推选为省政协委员,并荣膺“福建省乡镇企业家”、“致富能人”等做梦也想不到的光荣称号;《人民日报》海外版载文称赞他是“侨乡致富领头雁”。 “你是闽西农业战线和企业界的  相似文献   

7.
“贴钱书记”郝普选焦文治在西北远近闻名的靠屠宰生猪致富的兴平市赵村乡晁庄村,人们交口传颂着致富路上的“贴钱书记”郝普选的故事。郝普选为何被称为“贴钱书记”,还得从1979年说起。当时他担任村团支部书记,为给群众闯出一条致富的路,他带头干起了杀猪卖肉的...  相似文献   

8.
在长春市绿园区城西镇依家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养猪致富能手,他叫刘绍武,今年64岁。在发展养猪业的道路上他整整奋斗了八个春秋。现在,他拥有一处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的“少武仔猪繁殖场”。年发展生猪6000余头,年销售仔猪5000余头,年获纯利润40余万元。刘绍武曾连续六年被长春市、绿园区、城西乡评为科技养殖致富能手、科技致富标兵、养殖状元。说起自己养猪致富的故事,老刘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相似文献   

9.
他是民营企业家,曾创业受挫、两手空空,但不惧困难、敢想敢干,一步步发展壮大。如今,企业颇具规模,他收获“金杯”、“银杯”。 他是一个村的“党委书记”,管致富门路,也管家长里短;给村里贴钱,也送乡亲“温暖”,一年年乐此不疲。如今,人人“点赞”,他赢得群众“口碑”。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刘久全荣获了彭山县“柑橘双万丰收工程”奖,作为黄丰镇的“种果大王”,刘久全在柑橘产业发展和品种更新上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面对诸多荣誉,刘久全更看重自己的另外一种身份。去年7月,他被批准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他觉得这是党组织对他近年来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党建走向     
抚顺县在农村 实施“致富工程” 抚顺县委决定从现在起到二○○二年,用五年时间在全县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中实施“致富工程”。 “致富工程”分思想发动、科技培训、带头致富、帮助群众共同致富四个阶段,实施“致富工程”要达到以下目标:  相似文献   

12.
隋长海是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红透山镇红透山村党总支书记。11年来,他带领全村百姓埋头苦干,开创了致富奔小康的新天地。他本人也先后获得了“抚顺市优秀共产党员”、“抚顺市新农村建设村党组织标兵”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在阳信县河流镇大寺杨村,提起村主任杨广富,村民们都竖大拇指。大家不仅佩服他年纪轻轻就办起了大企业,更称赞他热心公益、助人为乐。作为回族致富带头人,他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带正了村风,也促进了回汉民族间的和谐。大伙儿都亲切地称杨广富为“和谐主任”。  相似文献   

14.
巩成是农九师一六八团六连的一名职工,曾当过副连长、连长。1995年开始承包土地,同年又四处筹款购买了一辆东风牌汽车。他农忙泡地里,农闲跑运输,在他的科学管理和苦心经营下,每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2002年,巩成的致富经验被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播出,他一下子成了全团的露脸人物,致富“明星”。  相似文献   

15.
人人都想致富,这话听起来似乎很没意思,但中国曾有过“想富不让富”的历史,中国人有“富了怕露富”的心理,尤其是中国农民,在致富路上举步维艰。中国农民人人都想富,想由小富奔大富。那么真正富裕起来的农民是怎么致富的?那些还没有富裕起来的农民其责任在谁呢? 首先必须认识到,在致富的路上,农民自己是致富的主体。正如农民许殿山说:“现在是改革开放的年头,不挣钱,怨自己!” 许殿山和中国其他农民一样,在致富道路上有过心理障碍,但是他现在觉醒了。他是梨树县胜利乡顺城堡村的农民,3年前,他到梨树县的霍家店去探亲,看到那里过去和自己一样穷的农民因养猪发了财,回来便学着干了起来。第一年出栏了20头猪,挣了2000多元钱,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1993年出栏生猪250头,存栏37头,  相似文献   

16.
提起八十二团二连连长刘文彬,有人马上会说:他太“抠”了,不会来事儿,可是理解他的人却知道他是职工勤俭致富的带头人。 刘文彬常说:  相似文献   

17.
阜新市海州区韩家店镇党委开展的“党员致富链工程”,通过“支部引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自愿结合,市场运作”的方式,以党员为桥梁纽带,联系致富大户帮扶贫困户,形成一个致富共同体。党员作为共同致富链条的节点,通过“一帮一、一带一、多帮一”的形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目前韩家店镇共有275名党员参加了“党员致富链工程”,已带动贫困户319户,群众2786人致富。为保证“党员致富链工程”的顺利实施,镇党委建立了五项长效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此项活动的开展。一是实行“一书、一卡、一牌”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机制。“一书”即致富责任书。由镇党…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09,(6):42-43
大兴安岭地区妇联紧紧围绕省妇联提出的发展“四大产业”、推进“三项活动”的总体规划.以动员组织妇女创新创业、增收致富为重点,以实施“家庭致富工程”为载体。以深化“四富”品牌为抓手(“四富”品牌即发展特色种养业、采集业、手工编织业、家政服务业),全面推广八个致富项目,大力推动了“家庭致富工程”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9.
1992年12月,全国劳动模范张成哲“下海”了。他把“劳模公司”这面旗帜突然地竖立在沈阳人面前,开创了劳模办公司的先例,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那时他说:“劳模要转换脑筋,劳模不等于清贫,劳模要敢于致富,劳模要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那年,他60岁。  相似文献   

20.
“吴老万”本名吴德忠,今年51岁,一四三团水管二站职工。人们送他“吴老万”这个雅号是因为他是当地第一个万元户。 在一个较偏僻土地面积又小的水管单位他是怎样致富的呢? 精明能干的吴德忠很现实,他首先选择了承包土地。1985年,他承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