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民族精神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与之相联系,民族精神具有理论生成、文化生成、制度生成和社会实践生成等诸多不同的生成路径。正是借助于这诸多不同的生成路径和生成实践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才能够历史地和全面系统地建构起来。由于在现代民族国家的社会正常运行过程中,社会理论、社会制度、社会实践等社会功能的发挥都要通过获得相应的文化支持来实现的,即所谓的社会理论、制度和实践问题,归根结底是文化问题。因此,就当代中国来说,夯实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生成基础,致力于发展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中华民族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性政治实践经历了革命性实践、发展性实践的历史演进,已进入了当代中国治理性实践的时代方位。法治方式是当代中国治理实践的基本手段,法治文化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时代特质。培育法治精神、建立法治体系、养成法治行为,代表了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时代创新的三大维度。  相似文献   

3.
地方法治建设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文化在其中亦不容忽视。从历史走来并且立足于现实中的地方法治建设存在着困境,集中体现在对于法治文化的忽视和错误定位,进而在现实中难以取得实效。在地方法治建设中,如何协调差异、统筹整体性要求以及培育法治文化的可行路径等问题依然有必要加以分析。从法治建设的文化路径选择来看,地方法治建设需要关注法治文化培养和传播、坚守法治文化原则、认清其与法律文化的差异,最终实现地方法治文化下型塑法治信仰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4.
世界政党制度具有多样性,没有也不可能有普遍适用于各国的政党制度.中西政党制度在生成发展中存在着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实践逻辑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中西政党制度表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比较视阈下中西政党制度在理论逻辑上的民主分野、文化逻辑上的异质多元、实践逻辑上的内生演进等方面存在的鲜明差异,体现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内在必然性、本土自生性与伟大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党法治建设的基本路径应该是:确立法律信仰,为政党法治提供文化环境;发展政党民主,为政党法治提供政治基础;健全政党法制,为政党法治提供本体依托;完善违宪审查制度,为政党法治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条件下的中国地方政府面对新的行政生态如何应对 ,首当其冲的是政府理念建设。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在整个政治体系中的实际地位及其破解难题培养内生增长机制的要求和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行政生态变化的需要 ,作者提出了地方政府的发展 -人本理念。具体展开为人本维度、制度创新维度、法治维度、资源节约维度、新发展路径维度。  相似文献   

7.
执政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法治生成机理是融合内生型和外生型法治的优点,实现自然演化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共生;其发展逻辑是健全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制度,实现由浅层法治向深层法治的转变。构建执政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法治生成机制,需要树立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党的法治理念,实现国家法治文明与政党法治文明的共生共长;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和国家法律制度的创新,使党内法规制度与国家法律制度相协调;推进党的领导行为和政党权力运行的法治化,实现国家权力与政党权力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法治公安是法治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公安机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新期待的重大实践活动,也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基本目标。法治公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当下公安实战中仍然存在制约法治公安建设的诸多不良因素。为此,必须通过警务职能法定化、执法制度精细化、执法队伍正规化、执法监督体系化和法治文化建设常态化等基本路径来加快法治公安建设。  相似文献   

9.
跨省联席会议制度作为一项协调跨区域合作主体间行为的有效机制,是对区域法治的具体化,有利于明确、细化区域法治.在遵循法治、民主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跨省行政联席作出统一定义,从会议层级设计等方面规范联席制度的议事规则与科学设置联席机构,完善跨省区域公共事务的法律制度等具体路径的设计,特别是武陵山片区的跨省联席制度,需要更具针对性地将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寻求适合片区发展的跨省联席制度,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政策执行会出现阻滞已经成为学术界"共识",已有研究大多从政策特性、政府官员能力和素质,尤其是从基层自由裁量、微观层面的制度分析等视角研究政策执行阻滞,却很少从制度环境视角系统地研究制度对公共文化政策执行阻滞的影响与塑造。本文借鉴制度环境三维度理论框架,旨在从制度环境视角更整体地揭示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政策执行阻滞的生成逻辑。研究发现我国公共文化政策执行面对的是由规制、规范以及认知诸维度所构成的复杂制度环境,而且在不同制度维度影响下,呈现出不同的生成逻辑。更重要的是,研究表明各制度维度对公共文化政策执行阻滞生成的影响并非是孤立的,而是在相互结合影响下为其提供稳定且重复再生的生成环境,并由此促成公共文化政策执行阻滞固化。  相似文献   

11.
宪政不单纯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一套制度体系,同时也是已有制度的实践运行,在更深层次上是一种宪政文化.当代俄罗斯宪政从制度到精神实质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向,这与现代法治以个体自由为核心的价值追求相契合.对转型期的俄罗斯而言,宪法是构建法治国家的前提基础,宪法司法制度的确立对法治国家的生成提供保障,扬弃民族传统的宪政文化的培育是法治国家确立的精神根基.  相似文献   

12.
优化政治生态环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党员干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把握道德维度,用清正廉洁的干部形象构筑政治生态环境;把握法治维度,以完善的法治保障政治生态环境;把握纪律维度,以严明的纪律保障政治生态环境;把握制度维度,以完善的制度支撑政治生态环境。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党员干部要做好长期攻坚战的准备。把道德维度、制度维度、法治维度和纪律维度镌刻在内心深处,并在实际行动中构建起"政治新常态"的宏伟大厦。  相似文献   

13.
在多元文化潮流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文化自信。藉此多维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无疑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理论维度是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灵魂;历史维度是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基;价值维度是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精髓;实践维度是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扎根于中国大地的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认识和理解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文化逻辑等维度进行分析思考,准确厘清这一制度的科学脉络。与西方政党制度和旧中国政党制度相比较,新型政党制度实现了从利益纷争向利益整合、从政党恶斗向团结合作、从专制决策向民主决策的变革,彰显出独特优势。发展完善新型政党制度,需进一步探索其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略在思维、实践、价值三个维度上有着显著特色:在思维维度上的特色主要体现为,坚持只唯实的问题导向,坚持矛盾分析法,坚持系统分析法,坚持历史分析法;在实践维度上的特色主要体现为,以顶层设计引领改革,坚持在法治路径上推进改革,坚持以调查研究为基础谋划改革,重大改革坚持先试点后推广;在价值维度上的特色主要体现为,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改革导向,坚持把"三个有利"作为评判改革的要本标准。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进程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村干部贪腐是基层治理法治化的重大实践命题。通过分析社会转型期村干部贪腐的特征与多维成因,基于总结各地村贪治理创新实践及其经验,村贪治理的法治思路是要推行"制度立法、规范执法和文化普法"建设,其具体治理路径就是要推进村干部反腐法规与制度建设、落实基层民主制度与监督机制、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以及强化基层廉政文化和法治教育来治理贪腐。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呼唤新的政治哲学和法治理念的支撑以及相应的制度和程序的保障.其中一个极其关键的环节就是要变革旧的政治思想文化观念,生成当代中国法治型政治文化.当代中国法治型政治文化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人们对政治认知、情感、价值、信仰等政治体系心理方面的法治倾向,是体现法治理念的现代政治文化.法治型政治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生成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在大幅度地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的过程中,我们要以三个方面的工作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社会在儒学讲求“无我”与“克己”的文化价值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以“礼”为核心的集体主义文化传统,限制了社会从所处的习俗与惯例阶段朝向法治阶段的演进,对我国历史制度的选择,以及法律制度的变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的非正式约束的变迁所产生的路径依赖的程度,将最终决定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法治是一个历经几千年演变的概念,尽管其内涵在不同历史条件和文化环境中都极富不同,但是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及"法治政府"的含义却获得前所未有的统一。中国建设法治政府业已成为题中之义,既获得了国内经济、政治变革的可行性论证;也成为国际法治环境下中国政府的必然选择;而多种因素造成的局限性也不可避免,成为中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自身法治路径所必经的阵痛。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列宁主义多党合作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多党合作理论的中国化、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理论是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根本理论基础、直接理论基础、重要理论基础,构成了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理论逻辑;新型政党制度蕴涵“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文化逻辑;新型政党制度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孕育,在协商建国中形成,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中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日臻完善,勾勒了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