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滚蹄病多发于骡及驴的后蹄。我们运用针刺屈腱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二柱栏站立保定。将患肢拉向后方进行固定。也可采用患肢在上的横卧保定方法。先将蹄进行修整,然后装钉舌状蹄铁。术部在跖部中1/3屈腱外侧方。剪毛消毒。用2~3%普鲁卡因液30~40毫升行胫腓神经传导麻醉。用0.5~1%普鲁卡因液20~30毫升行局部浸润麻醉。  相似文献   

2.
患马,8岁,役用。因左前肢滚蹄经药物治疗及装“板掌”矫正无效,半年前右前肢亦发病而‘散养”、待毙。 现症检查 体温、脉搏、呼吸无异常。营养中下,腹部及四肢外侧污秽不洁、呈黑褐色;水草迟细、肚腹卷缩,二便量少,粪便呈球状、坚实、细腻,站立时左前肢蹄前壁触地,右前肢蹄尖着地;运步艰难拐行。因失修,两前蹄呈筒状、蹄底前后平直。触诊两前肢,指深屈腱均增粗、硬固,其他未认异常。诊断为指深屈腱短缩,行切割指深屈腱治疗。  相似文献   

3.
针灸及中草药治疗骡滚蹄滚蹄即蹄底后翻,运步时患蹄向前滚动故名。多发于一后肢,前肢及双肢同时发病者少见;在骡最多见,马、驴次之。病因长途劳役,久役伤筋;道路不平,负重奔走太急,滑闪踏空损伤指、趾深屈肌腱;寒湿侵袭日久,使屈肌腱挛缩;圈舍不平,阉割保定损...  相似文献   

4.
笔者先后收治新生驹滚蹄6例,采用夹板固定法全部予以矫正,效果可靠,追踪调查未见复发。症状 滚蹄幼驹驻立时患肢提举,不愿着地;运步呈明显跨行,患肢以蹄前壁着地或拖于地面。往往四肢中仅一肢滚蹄,另三肢正常;或者两前(后)肢呈滚蹄,其中一肢明显。方法 制备3×25cm的竹板4枚,绷带包好备用。将患肢系凹及球节上方用敷料填平,均匀缠以绷带数层,务使上下平整。强行使患肢下部伸展或正常状态,即以来板固定患部,前后左右各1  相似文献   

5.
滚蹄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驴、骡多发,马次之。此病轻者影响使役,降低劳动生产能力,重者造成残废而至淘汰。 过去,对此病一般都采用修蹄,装置特殊蹄铁来缓解症状,勉强使役。多年来,我县南里公社兽医站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治疗滚蹄的有效方法——火针酒醋疗法。用此法对34例滚蹄患畜进行验证治疗,痊愈31例,显效3例,治愈率达91%以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治疗某些四肢疾病,配合正确的装蹄和削蹄可提高疗效;有些四肢病药物治疗无效时,应用合理的装蹄、削蹄,能使患畜继续保持役用或繁殖能力。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对一些顽固四肢病采用装、削蹄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7种四肢病的装、削蹄方法介绍于后。(一)掌骨瘤 是掌骨间韧带或肌腱附着部在外力的持续作用和过度牵张下,骨膜发生慢性炎症,继而形成外生骨赘。1.病因:肌、腱、筋膜及韧带过度牵张,使其附着部的骨膜发生炎症;肢势不正,如广踏、外向等;装蹄不当,如蹄内侧削切过多,内蹄踵过低等,均可致发本病。  相似文献   

7.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金积镇6个村乳牛肢蹄病的发病情况调查表明,447头成年乳牛中发生蹄变形的246头,占550%;表现各种肢势不正的181头,占405%。调查还发现,乳牛产奶量增加与肢蹄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乳牛运动不足、厩舍卫生条件差、饲料单一是肢蹄病发生的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黄淮白山羊蹄部的解剖及组织结构特征,应用大体解剖学及组织学研究方法,将10只成年黄淮白山羊麻醉后处死,取其中2只的蹄供解剖学观察,另外8只分别取蹄底、蹄壁和蹄球部组织,经4%多聚甲醛固定,软化液软化后脱水、透明、浸蜡及包埋后切片,通过HE、Weigert-VG和Sacpic染色,显微观察并摄影。结果,黄淮白山羊蹄匣包括蹄缘、蹄冠、蹄壁、蹄底和蹄球等结构;蹄底、蹄壁主要包括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乳头层和网状层结构,但蹄底无透明层,蹄底皮下组织中含丰富的动静脉吻合,蹄壁角质小叶和真皮小叶交替嵌合结构明显,可使蹄匣与肉蹄牢固的结合在一起。蹄球中含丰富的脂肪组织和弹性纤维,此结构特征是分散蹄部承受外力的结构基础。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黄淮白山羊蹄部的组织学结构提供了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9.
蹄叉腐烂是牛、马常见四肢疾病之一,群众叫烂蹄、漏蹄或烂蹄心。系蹄叉角质或深部腐败,主要由于蹄受潮湿长期浸泡的影响或因厩舍不洁、粪尿泡蹄,常期腐蚀蹄底和蹄叉沟,破坏蹄角质所致。中兽医认为是湿毒侵入,致使蹄部瘀血凝滞,久则腐烂成漏。多发于夏秋多雨季节。  相似文献   

10.
蹄部动脉出血的简易止血法家畜因外伤引起蹄部动脉出血,以往常采用压迫、填塞、药物及动脉结扎等方法,其效果均不理想。笔者自1993年以来,采用烧烙法治疗家畜因外伤蹄部动脉出血10余例,效果满意。家畜的保定对性情温顺、体型较小的家畜可用绳索保定,固定患肢即...  相似文献   

11.
(一)交突马骡运步时左右两肢在交替前进的过程中,前进肢以蹄尖壁或蹄侧壁或蹄铁碰撞对侧支柱肢的蹄冠、蹄壁或球节等部位者称为交突,又叫碰蹄。有一侧肢蹄碰撞对侧肢,亦有两侧肢蹄互相碰撞者,由此而常发生损伤(称交突伤),并引起跛行。1.原因:肢势不正,如外向、广踏、外弧、严重的狭踏、内弧等肢势,运步时肢蹄划外弧或内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某工厂化养猪场的迪卡白种公猪40头进行了肢蹄病的观察、诊治和预防,结果:①在40头种公猪中发现32头患有不同程度的肢蹄病变(占80%)。在32头患猪中严重和有跛行的9头(占28.13%),前肢肢蹄病17头(占53.13%),后肢肢蹄病29头(占90.63%);②所检出的肢蹄病按其发生部位和病变不同,共有26种之多。其中在蹄趾(指)部位的病变有蹄壁磨损、蹄踵腐损、蹄踵青肿、趾(指)间腐烂、趾(指)间增殖、蹄裂、假性蹄裂、趾(指)底腐损、蹄冠脓肿、白线病变等20种,在肢体关节部位的病变有腕关节皮肤磨损、感染化脓、跗关节皮肤磨损、化脓与关节炎等6种;③发病的主要因素是猪栏环境与地面的质地不良直接引起患部的磨损。继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坏死梭状杆菌和化脓棒状杆菌;④在防治方面采取以蜂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蹄膏在奶牛修蹄上的应用蹄膏的调制称取柏油300g,盛于干净容器中,加热溶化,再称取松馏油700g,放入溶化的柏油中继续煎熬,待其均匀后,冷却到常温,加入福尔马林20ml,混合均匀即可使用。特点防腐、消炎、隔水、耐久。用法按常规修蹄和外科处理后,在修好...  相似文献   

14.
1984年来,笔者用手术疗法治疗蹄叉真皮疣状增殖性蹄皮炎五例,均痊愈。 手术方法 准备手术用的蹄铲、手术刀、手术剪,胶皮止血带。然后将患畜在二柱栏内站立保定,系好吊绳围绳,提举固定患蹄。  相似文献   

15.
裂蹄是马骡常见的蹄病,在东北地区,发病率较高。据我所1974~1975年对2283匹军马调查,裂蹄发病率达17.39%,约占蹄病总数的23.53%,但其发病原因不明。近年来,随着微量和超微量分析技术的发展,家畜体内常量和微量元素分布及其对动物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研究日益深化。温代如(1985)曾对北京黑白花乳牛变形蹄角质中氨基酸和一些常量、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但马骡蹄角质,尤其是裂蹄与体内各微量元素的关系如何,尚未见  相似文献   

16.
皮肤创伤在愈合过程中,出现大量的肥大细胞参与创伤的愈合(王周南等,1993)。而跟腱愈合与肥大细胞的关系报道较少,本试验对兔跟腱行断腱术后,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肥大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在愈合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对断腱近端和远端不等速...  相似文献   

17.
一般农畜的难产在需截除胎畜前肢时,有两种手术方法,即开放法与覆盖法。作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对此二法作了比较,感到覆盖法并不像某些兽医书籍上说的那样缺点甚多。应用开放法往往因手及器械频繁进入产道,极易导致产道损伤,影响母畜术后康复。在操作过程中即使技术较为熟练者也要半小时左右。在广大农村,往往因缺少截肢器械而望牛发愁,无能为力。现将复覆法截除前肢的体会简介于后。 (一)操作方法 母畜会阴部用0.1%新洁尔灭等消毒药液洗刷净,产道内灌注液态石蜡等润滑剂。用直径约1厘米的麻绳绑牢胎畜蹄部,在其系部皮肤纵切5~10厘米长的切口(为操作方便在系部四周可作3  相似文献   

18.
军马削蹄工作历来是用蹄铲进行的,不仅费力、不安全,而且需要蹄凳配合,携带不方便,不适合战备。为此,我们开始研制电动削蹄机,并于1975年9月制成了74型电动削蹄机。经过二年多的削蹄实践,证明本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掌握、安全、便于维修、切迹比较光滑平整、对马匹不需特殊保定、不需携带蹄凳等附属工具,大大地减轻体力劳动等优点。因而很受广大装蹄人员欢迎。  相似文献   

19.
(一)水泡皮 1.牛应采取舌表面的水泡皮,在采取不到舌面水泡皮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蹄叉及蹄冠部的水泡皮;猪采取蹄叉间、蹄冠部或鼻镜部的水泡皮,不应该采取蹄踵部角质化表皮。 2.水泡皮必须同时采自几头牲畜,数量在10克以上,放在消过毒的瓶子内。 3.水泡皮采取新鲜成熟、未破裂无异味的致密组织,不要破裂、溃疡、易碎,腐败的水泡皮。  相似文献   

20.
牛羊腐蹄病在余庆县较为常见 ,主要发生在每年 4— 6月份的梅雨季节 ,畜圈特别潮湿呈烂泥溏样。牛羊肢蹄长时间泡在污泥脏水中 ,致使蹄部腐烂。牛羊患病后 ,站立不稳 ,四肢不停地交换 ,走路跛行。治疗方法 准备 1条长 1m的导火绳 ,每隔约 3cm处用刀割一小孔 ,使其火焰能够喷出为度 ;将患畜侧卧保定 ,刮净腐蹄凹陷处的脏物 ,用清水将腐蹄部反复冲洗干净后再用双氧水冲洗 1— 2次 ,用刀削掉腐蹄部位的残存物。将导火绳上的小孔对准腐蹄部位 ,点燃导火绳熏烙 ,至患蹄部颜色略变微黄为度。轻者治疗 1次、重者 2— 3次 ,特别严重者用鱼石脂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