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志们、朋友们: 今年是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20周年。回顾20年来两岸关系走过的曲折历程和近4年多取得的重大进展,我们深切地感受到,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对于两岸建立基本互信、开展对话协商、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九二共识”形成的宝贵经验和凝聚的政治智慧,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瑞砚 《统一论坛》2012,(1):70-71
一、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保障 “九二共识”无疑是此次台湾大选的最热门议题。大选前国民党不断强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绩,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基础,是为台湾带来“和平红利”的基本保障:民进党则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通过“十年政纲”和“台湾共识”的“空心”论述,淡化、回避两岸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九二共识”,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改善与发展两岸关系,笔者遂以此文以纪念“九二共识”达成10周年。自1979年祖国大陆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4.
<正>众所皆知,“九二共识”在当前两岸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2005年起,随着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祖国大陆,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达成“五项共同愿景”,“九二共识”几乎成为推动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代名词。不仅如此,国民党更凭借着“九二共识”为主轴的两岸政策,陆续赢得2007年立法机构选举,以及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相似文献   

5.
20年前即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推进两岸协商过程中,就一个中国原则问题达成重要共识,即两岸“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所谓的“九二共识”。这一重要共识的达成,排除了两会接触和协商以来所遇到的重要障碍,为签署相关协议创造了政治条件,也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蔡宏明 《台声》2011,(4):46-46
两岸关系永续和平发展,唯有加强共识才能推进,这是为什么民进党8年执政期间,两岸协商无法进行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协商能够恢复的原因。换句话说,2008年以来,两岸之所以能够复谈,是因为国民党一直维持1992年两岸讨论“一个中国”时所达成的共识,即“九二共识”,而过去民进党因否定“九二共识”,所以无法进行两岸协商。  相似文献   

7.
曲阳 《两岸关系》2012,(12):6-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在党的代表大会正式文件中首次写入坚持“九二共识”,表明了我们对“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重视。十八大闭幕后,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和海协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九二共识”20周年座谈会。大陆其它机构及台港澳等地相继举办相关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8.
刘红 《统一论坛》2005,(1):51-54
2005年1月3日,为两岸交流、两岸关系发展做出无可替代贡献的辜振甫先生不幸病故。海峡两岸怀念辜老的人很多,纪念辜老的方式也很多。人们在颂扬辜老先生时主要集中有两点:一是在祖国大陆海协推动下,辜老主持的台湾海基会与海协达成“九二共识”;二是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成功举行了“汪辜会谈”、“汪辜会晤”和两会事务性商谈。  相似文献   

9.
"九二共识"是近年来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无论两岸关系紧张或和缓、僵持或发展,"九二共识"都成为双方争执的焦点所在。究其原委,盖因"九二共识"是在国家尚未统一情况下,两岸关系良性互动、正向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既是共识,而且是就原则问题所达成的共识,就意味着双方为使两岸关系能在双方尚有重大政治分歧未解决的情况下得以向前发展,在考虑了历史与现实、原则性与灵活性等众多因素后,于争拗中找到了  相似文献   

10.
8月23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其“十年政纲”两岸政策记者会上宣称,“九二共识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因而没有“承认或不承认、接受或不接受的问题”。对此,国民党方面连日来重手回击,反复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6,(3)
正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如果蔡英文只表示理解和尊重"九二会谈"的历史事实,不对是否接受"九二共识"进行明确表态,那么两岸关系依然充满变数。不能用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把"九二共识"说成是"求同存异"。这样概念就不一样了。1992年,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了重要共识,就是"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两岸只能用口头的办法达成两岸同属一中协议,不涉  相似文献   

12.
《黄埔》2016,(1)
正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节点上,"习马会"、"张夏会"的举行,进一步夯实了两岸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为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张夏会"助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015年10月14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在广州与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夏立言会面,达成多项积极共识。双方一致认为,2008年以来,两岸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走上  相似文献   

13.
<正>赖清德是台湾政坛“深绿”势力代表,历任“国大代表”、民意代表、台南市市长、行政部门负责人以及蔡英文执政副手,号称“台独金孙”,受到“台独基本教义派”支持。赖清德自称“务实的台独工作者”,作为民进党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参选人,抛出系列两岸关系主张作为竞选政策纲领。综合分析赖清德从政言行,其两岸政策立场和主张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拒绝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赖清德始终否认“九二共识”事实存在及其对两岸关系的价值,与蔡英文一道偷换概念,  相似文献   

14.
台湾大选经过激烈的竞争,马英九以近80万票的领先优势获得连任。 为什么马英九最后脱颖而出?主要是马英九坚持了国共两党达成的“九二共识”,与祖国大陆一起推动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竞选的最后一个月,  相似文献   

15.
马英九胜选,这是海外同胞期盼的,也是台湾同胞坚定地选择了和平、发展、繁荣和幸福。最主要的原因是,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与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领导人达成了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致意见,获得台湾绝大多数同胞的拥护。台湾人民阻止了民进党重新执政,  相似文献   

16.
“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擘划两岸关系发展方向 “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郑重宣示了国共两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决心和诚意,确立了国共两党交往的共同政治基础——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 两党共同体认到: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相似文献   

17.
《统一论坛》2012,(6):F0003-F0003
2012年10月29日,中国和平统—促进会与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足进会联合主办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巩固与深化——‘九二共识’20周年研讨会”在澳门举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代表、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台声》2011,(6):10-10
两岸关系能够有今天的良好局面,关键是双方建立了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互信。两岸关系要继续走向互利双赢,就必须维护好共同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05,(6):29-29
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的宋楚瑜主席,五月十二日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进行了历史性的会晤,两党之间就两岸关系达成了六点共识。《澳门日报》今日的社评指出,胡宋会谈公报发表的六项共识成为这次“搭桥之旅”的重要成果,继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和平之旅”后,在两岸之间搭建起又一沟通与对话的桥梁,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社评说,在会谈后发表的新闻公报六点共识中,双方对“九二共识”的看法无疑是最重要的。公报把一九九二年达成的“一中”共识、台湾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各自就“一个中国”原则的口头表述原文重复发表一次,以…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月,两岸关系在台湾两项重要选举中经受住了考验,“九二共识”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得到了台湾主流民意的支持。当前,两岸关系面临着保持正确方向、巩固深化和平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的良好机遇。但毋庸讳言,随着国际形势、岛内局势的变化,两岸关系发展的瓶颈、难点也将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