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建海 《南风窗》2013,(13):66-68
房价上涨不是不可控而是不控制,有关方面甚至是在有意推涨,但房价上涨的基础是虚弱的、危机四伏的。以保增长为由频频增发的天量货币,俨然成为房价持续上涨的最重要支撑,而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则成为要素市场价格混乱之源,到底是要保谁的增长呢?地方政府的职能蜕变,使其远离了民生关怀和公共服务,而只对通过征地、拆迁等房地产投资和造城运动情有独钟,成为利用权力追逐金钱和GDP数字的经济动物和官府地产商。  相似文献   

2.
王小广 《南风窗》2010,(24):92-92
最近宏观经济热点再次转向通胀。8月份以来通胀预期陡然上升,使人感到意外,但也不难理解。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去年以来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过多的流动性,二是一些农产品出现了一定的供求缺口,三是房地产调控效果明显不佳使投机预期大幅上升。最主要的原因是后者。4月份国务院出台的"国十条",经过4个多月的市场发酵,结果是房价不跌成交量又开始放大,房地产市场的两个预期(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房价越调越高的预期)没有丝毫改变。这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前期大家预期我国经济在下半年将出  相似文献   

3.
读者     
《南风窗》2008,(22):10-10
楼市泡沫必须挤干净(2008年第21期《阵痛中的民生突围》)美国金融危机的总祸根是高房价,是房地产泡沫。中国必须汲取美国的沉痛教训,把金融风险消灭在萌芽中。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是"纸里包火"、"打止痛针"的观点。即:拿中国经济、银行、百姓做"人质",抛出房价下跌经济滑坡论、银行先死论、百姓负资产论、农民工失业论等,要挟政府救助房地产,目的在于维护高房价,维护自己的暴利,根本不考虑造成金融风险的后患。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结成强势利益集团,  相似文献   

4.
王小广 《南风窗》2010,(6):92-92
<正>随着房价的层层高涨,疯狂的"地王赛"也水涨船高,地王不断涌现成为此轮房地产泡沫最醒目的标志。此轮新地王的大量涌现,有两个特点:一是单价高、总数额惊人,一出手就是几十亿、几百亿,互联网的疯狂、新能源的疯狂、汽车投资热与其相比不是一个档次,玩的是世界级。二是国企特别是一些央企成为"地王英雄",据媒体报告,新地王有四成以上是国企。究其原因有许多,其中金融货币政策的过度宽松无疑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16,(8)
正除了"大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之外,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国民基于通胀预期的资产保值和投资需求,也是房价上涨的推动力。两者叠加,便是一线城市房价本轮暴涨的根源。当前,中国楼市出现了两个以前不曾有过的现象:一是,二三线城市和一线城市之间,出现了"非对称性"房价上涨,前者房价出现停滞,去库存变得缓慢,而后者房价却快速飙升,地方政府不得不出手调控。二是,经过多年政策的"空调",以及楼市唱衰论的不断"落空",很多购房者对购房保值的态度变得更加笃定,这是一线城市  相似文献   

6.
市井万象     
《南风窗》2011,(4):15
今年房价暴跌?新一轮打压房价的政策又出台了,"二套房首付提高到了60%以上"等几条极为严厉,但普通老百姓都觉得乏味了,反正怎么着也买不起房。房价在中国早已经不再是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了。一方面,许多人都觉得中国经济离开房地产就不行了;另一方面,更多的人都在希望房价赶快暴跌,似乎没有人愿意为更远的事情去担忧了。事实上,目前炒房如此赚钱,对于其它所有的社会行业都是一种羞辱。  相似文献   

7.
高梁 《南风窗》2013,(19):63-65
从长远发展看,堵不住金融房地产泡沫,就解决不了产业健康发展和升级问题。当前宏观调控,面临一个过去没有遇到的特殊困难:既要保证经济增速不大幅回落,同时还要遏制大中城市房价的过快增长,因为房价已经成为社会问题。货币供应量(M2)已接近GDP的两倍,而实业工业界处处遭遇资金瓶颈。宏观调控不仅要把握资金规模,还要监控引导资金流向。  相似文献   

8.
王安 《南风窗》2016,(4):54-56
正房价降到多少才能召唤出庞大的有效需求?我相信这会是一个新的问题,值得各方好好研究。"去库存"现在是中国房地产的重要任务,二三四线城市更是如此,各方都在想办法。比如任志强还这样说:"政府也许会出台各种有助于消化库存的政策。但并非所有的库存都能靠政策被市场消化。当房子盖在了不合适的地方,(包括住宅、写字楼与商业)也许只能炸掉,推倒重来。"机缘巧合的是,这两年,我正好在  相似文献   

9.
邢少文 《南风窗》2011,(24):9-9
在助长获利者的贪婪与懒惰的同时,压抑了整个社会的创新与活力,加速了这个时代的迷茫预测中国商品房价的下跌,是一件充满风险的事情,因为自中国房改以来的13年中,从未有过类似的经验总结。这不但使无数民众的希望落空,也使许多市场分析终成流言,并使政治家的表态屡成"空头支票"。  相似文献   

10.
陈和午 《南风窗》2012,(9):32-34
中国经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主要集中于两个领域:一个是地方融资平台,另一个是房地产市场。而这两个领域基本上又都捆绑在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上,这意味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将深度博弈。稳增长无虞  相似文献   

11.
声音     
《南风窗》2010,(1):15-15
<正>房价没有下降的压力,只有上涨的压力。——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接受中新网访问时,评估2010年中国房地产的走势。"见底"不是"复苏"。把这两个观念混淆,其实是误导公众。——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韦森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刚刚"见底",并未"复苏"。  相似文献   

12.
台湾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实证分析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0—1990年间台湾房地产市场共出现三次房价飙涨。1990年后,台湾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直到2002年后,台湾房地产市场才开始逐渐恢复,打破了台湾房地产市场7年循环的惯例。本文在回顾1970年后台湾房地产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台湾房地产价格的变化原因及其与宏观经济因素的关系,然后探讨台湾房地产发展的经验及分析台湾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曹建海 《南风窗》2008,(2):55-58
房市转折点是不是真的来临,最直接的因素,取决于2008年上半年乃至一季度商业银行放贷能否把住口子。一旦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开闸放水",所谓消除泡沫、房价理性回归的企盼,终将成为"水中捞月"——一场空。  相似文献   

14.
覃爱玲 《南风窗》2014,(10):11-11
<正>房价真的开始降了。从年初开始,各地频频爆出的房价下跌信息,目前已呈规模化,不仅杭州、长沙等城市告急,地产界认为相对安全的北京和上海也已经出现明显的价格下行态势。为什么会下降?供需仍是关键。真正支撑起房价的,必还是有购买能力的需求者,无论是买来自住,出租以收取租金,或是等升值后出手给他人。在中国高房价低房租的现状下,极少有人是为收取租金而买进房屋,自住和看好预期升值的投资者成为两种主要购房群体。从自住需求看,经过近10年的房地产大跃进,该有房的人总体上都有了。当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加强,居民消费水平亦逐步得到改善。一个突显的社会问题随着引起社会的关注——房价。随着房价的水涨船高而引起的一场"买房热"也席卷而来。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不少房地产开发商在建筑了质量上乘的楼房后却也因为"法盲"而使自己的利益受损,这样房地产项目在销售及过户手续办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便成了值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谭保罗 《南风窗》2014,(9):66-69
<正>低回报的投资,总有结束之时,必须看地方政府是否还能借到钱,是否还可以用各种理由要求中央财政给予转移支付。过去这些年,中国的"打房派"一直被城市中的"多数人"嘲笑,因为房价从来没降过。而投鼠忌器的"调控"和房价上升的现实,更让许多人的资产得以升值,久而久之,中国社会几乎形成了一种对房价坚挺的笃定心理。从财务学来讲,土地是世界上少有的永不折旧的资产,但这只是指那些"好  相似文献   

17.
告别的年代,总有一些无奈,一些总结,一些评价,一点反省。2012年,中国经济基本上告别了低成本、高增长的年代,将踏上新的10年,而未来脱胎于历史,适时的总结,是有必要的。回顾过去5年的中国经济,可以发现,发展的命题基本上是围绕着"4万亿"转的,5年的轨迹大概可以总结为金融危机—刺激政策—退出刺激,而几个关键词是出口、投资、M2(广义货币)、CPI、房价、产能、补贴。  相似文献   

18.
李威 《南风窗》2013,(6):69-70
"国五条"细则出台之快,政策之严厉,将房地产调控推到一个新的高度,被业界称为史上最强组合拳。3月1日晚,国务院下发《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犹如平地惊雷,在楼市中掀起轩然大波。早在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便明确出台五项楼市调控政策,俗称"国五条",基本延续过去两年多来的基调—"限购"、"房价挂钩官员考核",当时市场普遍认为只是中央政府的老调重弹,甚至有学者讥笑其已经黔驴技穷。  相似文献   

19.
沈晓杰 《南风窗》2007,(21):19-19
10月16日,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十七大的分组会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住房和房地产制度改革是很成功的",并说现在还不能下"房价高到老百姓买不起房"的结论。他特别强调:中国人均住房面积"现在每年人均增长1平方米左右",也即,现在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已高达27平方米。  相似文献   

20.
杨军 《南风窗》2010,(10):28-30
单纯靠政策调控价格,治标不治本,房价短期内可能少许下挫,当人们意识到基本面并未改变时,房价必定会报复性反弹。只调控,没有改革,这是一次次宏观调控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