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传轩 《当代法学》2011,(1):139-144
税收收入应当如何使用是开征环境税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目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处于被忽视的状况.环境税的收入使用存在着不同的制度安排,方式上主要分为专款专用、纳入公共财政一般预算和税收返还等三种方式.我国应当兼采三种方式,并以专款专用为主,合理设计环境税的收入使用法律制度,以充分实现环境税制度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2.
王彬辉 《时代法学》2010,8(1):47-52,58
环境税作为防治污染和环境破坏,改善环境的经济手段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征环境税将成为今后我国税收法律改革方向之一。制定并出台环境税独立税种,并与现有其他税种的“绿化”相互呼应,将成为开征环境税的基本“路线图”。  相似文献   

3.
论环境收入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慧玲 《现代法学》2007,29(6):119-127
环境税主要包括收回成本型环境税、提供刺激型环境税和增加收入型环境税三种类型,而环境收入税是增加收入型环境税的主要税种。为贯彻"受益者付费原则",我国在开征排污税、污染产品税等环境税的同时,也应开征环境收入税。环境收入税应以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取得销售(营业)收入的的单位和个人作为其纳税义务人,以应税收入为其计税依据,适用税率为比例税率。  相似文献   

4.
环境税作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得到了许多国家如美国、德国、荷兰以及欧盟其他国家的重视和运用,我国应予以借鉴与参考。我国现阶段有关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仍存在诸多问题,构建我国环境税收法律机制,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我国现行的与环境税相关的税种;二是针对排污收费制度之不足,开征新的环境税种;三是从环境税的征收的强制措施角度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所面临的困境,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成为制约各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此情况下,开征环境税,通过税收手段来解决我国环境保护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是我国改善环境治理现状的必然选择。对于其中计税基础、征管主体、征收对象、环境税税种、环境关税以及其他一些应当注意的问题,我们应当汲取国外环境税收先行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现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税费制度。  相似文献   

6.
毕晓哲 《法人》2010,(8):14-14
目前环境税征收方案初稿已经出炉.2013年开征的时间表也已经初步确定。根据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开征资源税前.相关部门在讨论一致后,会先选择部分重点城市进行试点。据悉。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市都可能成为环境税试点地区。  相似文献   

7.
陈霞 《政府法制》2008,(10):31-3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面对当前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呼吁,目前我国已具备开征环境税的基本条件,应抓紧时机将其纳入议事日程。但环境税一定要避免与已有的环境类税种出现重复征收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税法的视角分析了环境税的理论基础,进而分析了中国开征环境税的税法上的社会目的,并提出中国开征环境税的税制建构基本原则,以期能为环境税的研究提供另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9.
杨亚东  琚敬 《法制与社会》2010,(29):102-103
环境税作为一种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可以通过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方式,来协调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关系,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产业结构向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故本文从理论基础、环境税制度设计及与产业政策法协调三个方面,对环境税立法促进绿色产业发展中的一些法律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环境税论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发展导致的环境问题,从经济学上来说是一种市场失灵和负外部性,征收环境税可以使这种外部不经济性得以内部化。通过对环境税的性质及其法律特征的分析,探究环境税理论基础,并结合各国环境税的实践策略,提出构造中国环境税法的改旧立新、先融后创的方略,即首先完善环保税收优惠规范,其次综合考虑环境税费结合,再次实施融入型环境税,最终引进独立型环境税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旅游环境税的国外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邓禾 《现代法学》2007,29(3):124-130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绿色税收的支持。环境税作为绿色税收的一种,调节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的经济活动,也纳入了环境税的调整范围。旅游环境税的征收源于旅游业无形成本的内化,但旅游环境税除了内化无形成本、控制环境污染外,还承载着更多的促进税收公平、实现税收效率、改善财政状况、增加劳动就业等目标。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生态税作为实施旅游环境征税的成功范例,充分地说明了运用环境税在促进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也对我国旅游业环境税制的建立从税种设立、征税范围、扣缴义务人、计税基数、税率、征税主体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何锦前 《法学杂志》2020,(3):93-100
近年来,环境税收法治的结晶集中体现为环境费改税与环境税立法。要评估环境税收法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表现,庇古税原理是重要标尺之一。由此观之,由于未能严格秉持庇古税原理进行设计,立法者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任务"竞合"且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选择了一条成本最小的"平移路径",导致环境税成了迷你版环境税,环境税立法也未能与整个税制的"生态化"统筹起来。对此,应全面、正确理解庇古税理论,统筹环境税法与整个税法制度"生态化"两路并进,不仅从征税范围、税率结构、税收优惠、税权配置等方面完善《环境保护税法》,而且同步优化相关税制,以环境税收法治并行路径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1996年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试行)》是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重大进步,标志着我国税务行政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建设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的税务行政听证程序已经难以发挥保障行政处罚公正合理的功能。因此,必须从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正确看待听证制度的社会价值,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引入重大税务行政处罚概念,扩大税务行政处罚听证范围,明确税务行政处罚听证对象,进一步扩大听证申请人的具体范围,完善告知程序和审查制度,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等诸多方面,完善我国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不断探寻更为有效的保护环境的新举措。建立环境税收制度,将税收和环保结合起来,可以发挥税收在控制污染、调节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生态利益为本位,以实现代际公平为主要目标;应改革传统排污收费制度、调整资源税和消费税、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和征管制度,从而构建我国新型的环境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15.
刘显娅 《行政与法》2014,(2):98-102
国际纳税主体作为国际税收法律关系中纳税的一方,在利益的驱使下,不仅要考虑如何降低成本,而且要考虑如何降低税负.在减少税负的多种选择中,避税被认为是一种最为“安全”和“保险”的方法.随着国际化和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国际税收领域内的避税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各国针对国际纳税主体进行国际避税所采用的各种方法,通过单边立法和国际协调规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限制.我国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次从法律层面对反避税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胡静 《中国法律》2008,(5):21-22,81-84
一、‘三同时’环境法律制度的发展特点 在中国众多的环境法律制度中有一项颇为独特的制度,即‘三同时’‘三同时’制度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其他的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费、排污许可证等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国外类似制度的借鉴。而‘三同时’系中国原创的特有的环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易骆之  黄安国 《时代法学》2003,1(1):102-106
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已经不适应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何利用税收来促进环保工作,建立环境税收法律制度,在费改税的大潮中,将排污费改为排污税,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新课题。在分析排污收费制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排污税征收的实践,对我国建立排污税法律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