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湖北省郧县杨溪铺镇一个僻远的教学点里,有3位年过半百的老教师,他们扎根深山30多年,用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默默奉献,撑起山村教育一片天。他们就是被当地百姓赞为“标准妈妈”——杨溪烽火小学优秀党员教师李成志、汪志有、张建本。  相似文献   

2.
一是强化党校阵地建设。朝阳市龙城区委在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区委党校大力支持,通过开展教师进修、挂职锻炼和实行教师职务聘任、中层领导干部公开竞聘上岗等办法,充分调动党校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授课水平。同时,采取不定期邀请省、市委党校和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学者授课,邀请区领导开设专题讲座、邀请各乡镇街、区直部门领导干部及优秀村(社区)干部讲课,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3.
如何对庸俗说“不”,我多次听到入党积极分子谈论这个话题。谈论者中有初进职场的大学毕业生,有工作了十余年的公务员,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也有中小学教师。他们因为有较高层次的追求,便对环绕于身边的庸俗之事看不入目;他们想大声对庸俗说“不”,又怕遭到误解。他们为此烦脑甚至苦闷。  相似文献   

4.
为发挥退休党员教师有威望、有经验、责任心强、办法多、善做思想工作的长处,湖北省丹江口市教育工会、市老龄委、市委组织部组织百余退休党员教师协助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成立了“夕阳红思想政治工作队”,队员扮演了乡村、街道办“思想教员”的角色,基层干部称他们是“夕阳红思想政治工作队”,乡亲们亲切地夸他们是“贴心人”、“知心队”.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强调师生的民主平等,教师的权威受到威胁。而且,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空前提高;加上民主法制化建设的推进,学生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网络时代资讯发达,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便捷而畅通,他们不再对教师顶礼膜拜,这些都使得教师的权威逐渐丧失。许多老师因此而无奈地感叹:现在的学生真是“九斤老太”,一届不如一届了。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师是当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学生、社会的高期望,职业地位面临的种种挑战,及教师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等因素持续过强的压力,直接损害了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减弱了他们从工作中获得的满足感,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每班都有一些不爱举手发言、说话声音微弱、羞怯沉闷的学生。这些羞怯的学生常常自我封闭在狭小的空间内.将自己陷于焦虑与疏远的围城中.不仅会失去无数美好的机会,而且也不利于他们的人际关系和人格的和谐发展。因此,“羞怯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灵魂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师是一项多么光荣而神圣的称谓、职责和使命!千百年来,教师以高洁的情操、渊博的学识和儒雅的形象赢得了社会的尊重。然而,教师往往又是一种“孤独”的职业:课堂上“孤家寡人”,办公室里“各自为政”,与领导缺乏交流,与社会鲜有沟通。在某种程度上,教师似乎被贴上一个特殊的“标签”,人们很容易从人群中将他们识别出来。由于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竞争压力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是儿童喜欢的生活世界,“三味书屋”则是儿童不愿生活的异己的世界,今天的教育变革就是要让儿童走出“三味书屋”,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儿童走进他们所喜欢的“百草园”,让他们在“百草园”中找到生活和学习的欢乐,让枯燥的“三味书屋”变成有趣的“百草园”。一、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是使孩子回归“百草园”的重要指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为儿童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教育活动内容的…  相似文献   

10.
章小波 《学习导报》2014,(17):48-48
在湘乡市金石镇龙潭八一中学,有一名普通而又崇高的乡村英语教师——李小龙。2007年,他自筹资金,购置电脑、数码相机,拉通网线,用儿子的小名“叮当”创办了“叮当网络助学爱心直通车”,希望通过网络与现实的交流,为愿意奉献爱心的朋友提供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帮助更多的贫困孩子,为中国的乡村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一、学习讨论,提高认识第一,全校组织学习“八荣八耻”内容,把帮助教师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和示范。第二,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高度组织教师开展讨论,切实提高教师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从而积极主动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针对当前许多中学生在遇到一些重大事件时,虽然能够表现出一定的爱国热情,但是他们的热情通常只是表现在一种情绪上,而对“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既在认识上有很大的误区,而又很少…  相似文献   

12.
马平  陈光斌 《支部生活》2006,(11):32-33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蓝瑚教授,以91岁高龄荣膺云南省首届“兴滇人才奖”。喜讯传来,昆明医学院及其儿所附属医院的医生护士、教师学生,以及蓝老医治过的病人和家属,无不欣喜万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蓝老获此殊荣,实属众望所归!  相似文献   

13.
加。首先是对学生加注爱心,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教师每天接触的是一个个鲜活无邪的心灵,因此要用爱心去无私奉献。教师要教育学生爱生活、爱人生、爱真善美,自己更要以崇高的爱去教书育人,通过春雨润物般地感化濡染,使学生的心田得到及时灌溉。教师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容得下千姿百态的学子,有博大深蕴的爱生情愫,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用蜡烛来比喻、赞美教师,这是不无道理的。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恰如肖楚女说的那样:“从头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5.
教师工作是有关心灵、灵魂的工作,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传道乃第一要务。教师的心态直观体现了教师的内在品质和职业素养,具体展示了教师的精神风貌。并直接引领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影响校园文化的性质和教育效果。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教育界有识之士向广大教师提出倡议:要打造“阳光心态”,做“阳光教师”。对于高职教师而言,由于所面临的教育群体的特殊性、高职教育的现实困境,以及高职教师的个人发展等诸多因素,更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打造积极乐观的“阳光心态”。  相似文献   

16.
"四有"好教师的核心要义是秉承了"人性向善"的"人性"意识,怀有着"仁而爱人"的"人道"情怀,拥有维护"受教育权"的"人权"理念。"性恶"或秉持"性恶论"者、没有"人道"情怀或无爱心者、不尊重"受教育权"或无人权观者不可为师。当下本应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一些地方变得紧张与疏离,与教师缺乏正确的"人性""人道""人权"意识及由此带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冷"有关。基于教师培养、个体反思、学校管理和社会风尚四个层面,从接纳到认同到践行再到维系四步着手,不断唤醒和提升教师的"人性""人道""人权"意识对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教授叶澜指出:“没有老师的发展,难有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解放,难有学生的解放;没有教师的创造,难有学生的创造;没有教师的转型,难有学校的转型。”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在教学实践中。新的教育思想,必然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产生;新的教育观念、也只有在教育教学实验的探索之中逐步确立。由此可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校长要善于“借力”,若能把深藏、潜伏、孕育在广大教师中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就能办好一所学校,当好一名校长,一要关注教师心理需要,首先要尊重教师的人格,一位好教师一旦创造出教学成果和取得教学经验,心理上最需要别人的尊重,尤其是希望得到领导的尊重。  相似文献   

19.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早在2004年12月14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上的讲话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坚定不移的依靠人民教师这支队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强师德建设是最为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董仙芝 《世纪桥》2011,(11):67-68
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其内涵随着社会变迁而变化,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性。全面理解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统一思想认识,规范职业行为,全面提高师德素养,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的前提条件。本文从师德与师爱、依法执教、奉献、学识、能力、为人师表之间的关系入手,进一步阐述了新师德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