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科学发展”的逻辑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发展思想理论的认识与评价必须置于"发展逻辑"的历史演进之中,才能发现不同发展理论之间的继承与超越。世界上近现代以来关于发展与现代化的三大"发展逻辑"均有其合理性与历史价值,它们是人类不同时期追求发展与现代化过程中对"发展逻辑"的认知与建构,并成为不同国家追求发展与现代化过程中的选择。然而,人类反思的本性,人类对发展模式、发展逻辑科学性、合理性的追求,激励人类不断地超越发展的逻辑与发展的模式。21世纪的发展逻辑,应是一种发展的辩证逻辑。"科学发展"的逻辑吸收了三大"发展逻辑"的积极成果,实现了发展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自然逻辑与人文逻辑、社会逻辑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
他们自以为是的傲慢与偏见,他们总以为他非的自负与偏执,说他们自己是“神经病”,那是言重了,但他们确实患有这种“东东病”。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对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全面继承,并且被赋予了崭新的时代特点和丰富的时代内涵。它体现了总体与个体的统一、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以人为本,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必然涉及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社会全面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各个方面的条件;只有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消除分工所带来的人的片面性。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基本条件,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发展与公平是互为前提的,片面强调发展而忽视公平,最终会使发展付出沉重的代价。公平与发展两者应当是统一的,统一在社会主义的目标之下。  相似文献   

4.
台湾所谓“太阳花学运”已经落幕一段时间了。然而,它实际上还没有完全结束,其所遗留的和激发人们思考的问题很多。其中问题之一,就是关于“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关系问题。“两岸服贸协议”是隶属于和平发展内容的,“反服贸”的学生们却硬要加以反对,这自然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5.
中部地区发展过程中应当处理好以下七大关系:内生性与外生性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乡村城市化与异地城市化、城市用地扩张与农村耕地保护、行政区经济与经济区经济、经济增长与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10,(19):19-19
今年以来,柳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自治区"工作落实年"活动的要求,坚持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宜居城市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的"三个同步"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二次创业”,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在推动“经济升级,  相似文献   

7.
李炳炎 《群众》2000,(1):46-47
小城镇的恢复、建设与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的一大创举。最早是胡耀邦同志在1980年提出来的,1984年费孝通教授进一步阐述,在《小城镇大问题》一文中写道:“小城镇问题,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哪个人想出来的,它是在客观实践的发展中提出来的。问题在于我们能否认识它。1980年胡耀邦同志到云南视察,看到保山县板桥公社的小集镇破烂不堪,凄凄凉凉。于是就在同年底的一次会议上讲到,要发展商品经济,不恢复小城镇是不行的。要使农村的知识分子不想到大城市来,不解决小城镇问题就难以做  相似文献   

8.
"同心"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几十年风雨同舟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同心"思想不仅对新世纪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而且对于我们构筑贵州"精神高地",实现贵州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同心同德,凝聚共识,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同心同向,万众一心,共同绘制后发赶超、同步实现小康的宏伟蓝图;同心同行,众志成城,努力实现贵州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琼  叶世才  张育雄  张小娟  李霞 《传承》2011,(14):34-35
"发展是硬道理"的"硬"是指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发展"的原因: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第二国际环境的要求。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发展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要求,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要求,发展是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要求,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共产主义的要求。国际环境的要求: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竞争的要求,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竞争的要求。所以要求我们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旋律,为社会主义理论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陈新 《政策瞭望》2012,(10):10-13
省委省政府在全面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举措"特别是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高瞻远瞩、统筹兼顾,科学谋划山区发展,召开专门会议,出台政策文件,设立了衢州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市委市政府为认真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建设决策部署,召开了六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突出"工业立市"中心不动摇,打好"城市建设和管理、旅游业大发展"两大战役,全力推进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建设。按照继往开来与勇于创新、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抓好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的原则,今后一个时期衢州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中国30多年的高速发展,确实改变了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但发展至上、GDP挂帅也带来了相当的负面作用。由于官员的升迁直接与GDP挂钩,一些地方官员将GDP视为最重要政绩,不顾一切求发展;一些地方官员在统计数字上瞒天过海、弄虚作假;一些地方官员通过搞大拆大建,反复提升GDP总量;有的地方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城市改造  相似文献   

12.
"正确的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决定一切。"新中国60年的辉煌成就,有赖于党和国家有一支坚强的干部队伍;而干部队伍建设,又有赖于一代又一代青年干部源源不断地接替与充实。历史地回顾与分析青年干部的成长成才之道,它可以概括为"五有"和"两忌"。"五有"是: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意志;有"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公仆情结;有"付出社会平均数以上的劳动"的勤奋努力;有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有"治国平天下,修身为本"的严于自律。"两忌"是:忌抓不紧自己;忌瞧不起别人。  相似文献   

13.
"群众路线"思想具有三个构成要素,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共产党的领导,这三个要素恰好符合儒家民本主义思想的三个本质特征:"民"为根本目的;"民"具根本力量;"民"需"君"与"师"。民本思想中暗含的一个理论前提是人民不能实现自我统治、自我管理,这意味着人民在政治上需要领导者和管理者,但民本关注的不是少数政治统治者的产生和执政的方式(民主的或专制的),而是对统治者以及民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民本"与"民主"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二者的逻辑重心并不在同一个理论层面上,将两者对立的观点实际上是偷换了"民本"与"专制"两个概念的内涵。民本与专制的结合是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并不是逻辑的必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两大基本特征在"群众路线"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两个特征是"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的监督",它们在一定意义上是"民本"和"民主"两种思想观念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政府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它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包揽一切。政府应充分发挥市场主体、非政府组织以及公众的力量,共同推动城市发展。在“有为”、“无为”与“不为”之间,政府应把握合适尺度,处理好城市发展中当代与后代、规划与建设、形态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等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昌娟  刘娉 《岭南学刊》2015,(3):117-121
关于道德滑坡与道德爬坡的争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至今。重提道德滑坡与道德爬坡的争论,探讨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关系,期冀能找出缓解当前中国道德焦虑情绪,走出社会转型期道德困境的一点理路。新时代的中华民族在经济大发展的潮流和社会快速转型期,确实正在遭遇一些道德上的发展困境,社会上弥漫着道德焦虑情绪,存在道德崩溃的论调,但现实上远不到道德崩溃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10,(20):5-5
9月20日,全区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电视电话推进会召开。会议强调,在全区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也是完成今年和“十一五”发展目标的决胜举措。我们一定要勇闯“地雷阵”,搬掉“拦路虎”,打通“中梗阻”,狠抓工作落实,奋力开创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今天我们追求的是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就应该培养一种平常心态,以避免浮躁与急功近利,关注一下社会发展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8.
张红文 《湖湘论坛》2007,20(6):16-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今社会所关注的两大课题,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分析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对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漫步府城,看到门前街一侧有一座非常精致的石牌坊,上面镌刻着“绣衣坊”三个大字。于是,怀着好奇之心,贸然从牌坊下穿过,走进幽静老巷。真没想到,一跨步竟然走进900多年前闹市,踏入海南最古老的街道。  相似文献   

20.
近日,沂水县沙沟镇人大不断加强与镇政府的交流沟通,代表建议交办呈现出"早"、"高"、"新"的特点,人大代表建议办成率超过80%,对全镇又好又快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