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服饰是一定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不同的民族服饰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我们既要发扬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又要注重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化旅游中,民族服饰是重要的旅游资源。面对日趋激烈的文化旅游产业市场,必须深层次挖掘服饰文化来服务于旅游业,让游客从服饰文化中去了解少数民族同胞的生存方式、审美情趣以及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3.
彭惠 《创造》2001,(8):33-34
少数民族服饰被称为是穿在身上的历史和艺术,也是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是我国民族成份最多,独有民族最多的省份,民族服饰绚丽多姿,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需要把对民族服饰的感性观赏上升到理性的学术性的收集、挖掘、整理、研究,开展对每个民族及每个民族的每个支系全面完整的学术理论研究。通过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第一,找出本民族、本支系中的突出特色,挖掘出与国内、国际各民族相比有突出特征的亮点。这是建设服饰文化的前提基础。第二,摄取最独特、最美妙、最闪…  相似文献   

4.
透过民族服饰的款式形制、图纹装饰等习俗去剖析其中积淀的、约定俗成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有利于民族文化研究,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传统民族服饰之文化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传统民族服饰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复兴大旗下,各方人士纷纷为之进言献策,并已达成许多深层共识。但这些共识多数都只是从一个层面或一个方面看待传统民族服饰的复兴。本文把传统民族服饰放入全球化背景中,分别从物质器物、符号和象征物以及传统民族服饰所涵盖的意义三个层面进行文化剖析,以期对传统民族服饰复兴的走向进行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6.
木基元 《思想战线》2002,28(3):68-70
民族服饰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纳西族服饰流变的研究和纳西族服饰的传承推广 ,为各民族服饰的保护传承提供了一个范例。继承、创新是弘扬民族服饰文化的根本 ,要以文化互动的视角和观点 ,正确认识民族服饰的重要价值 ,搞好舆论宣传 ,并与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走与旅游同步发展的道路。从实际出发 ,采取分类指导、全面启动的原则 ,从而加快与世界的接轨 ,是我们传承和发展民族服饰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7.
图腾崇拜与西南民族服饰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民族学资料,分析叙述虎、鸟、龙等西南少数民族常见的图腾物与服饰的联系。指出图腾崇拜在民族服饰中有鲜明的体现,使西南各民族服饰文化内容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8.
伴随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的趋势,平面设计技术在工业产品、生活品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平面设计技术不断融入到民族文化中,融入到到少数民族服饰图案设计中,同时,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的精华也融入到现在平面设计技术中,为平面设计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促进了平面技术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论述平面设计如何融入到少数民族服饰设计的构思、造型、色彩中,进而推动平面设计技术在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中的应用,与此同时,平面设计技术也从中得到发展进步,有利于走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9.
邱萍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5):100-104
少数民族服饰艺术观念构建于原始宇宙观的基础上,并在与之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在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蕴含的古远原始意象,孕育了少数民族的审美意识和观念,由之形成的形象的精神内核决定了少数民族最初造型观念。以追求情感表现为目的,以感性形象为基础,在经历了重构审美形象的心路历程后,少数民族服饰艺术观念得以构建。  相似文献   

10.
试论民族服饰的特点与功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民族服饰在取材、色彩、花纹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民族服饰是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具有实用、婚姻、宗教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1.
著名民族学家费孝通教授在分析、概括中国民族和文化的总特点时指出,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特色的多元统一体。”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新概念。并指出这一格局中一体包含着多元,多元中拥戴着一体的最大特点。这一高瞻远瞩的著名论断,科学阐明了中华各民族在多元一体的大格局中各展所长,既创造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又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此格局的形成已经过了6~7千年的历史。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各个方面都会不同程度地折射出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的民族服饰,也自然会鲜明地反映出多元一体格局的这个特点。当我们在宏观上从整体来考察56个民族的服饰时,强烈地感受到这种格局的客观存在。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观察、分析某些兄弟民族特别是百万以上的民族,其传统服饰也往往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的特点。就是说,一个民族对于整个中华民族,他的服饰是其中的一个元;而其众多的不同服饰对于该民族,又是其中的若干个不同的元。在实际生活中,这种例子可列举很多。 一、服饰文化的多元及个性  相似文献   

12.
认为贵州各族人民在创造历史和文化的过程中,运用了仿生学,在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间工艺、儿童玩具和民俗用品等诸多方面有丰富生动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穿民族服饰与否,看来似乎是件小事,用不着小题大作,加以议论一番。其实不然,它牵涉到民族政策重大问题,也是民族学研究的一个方面。 我国《宪法》规定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尊重民族服饰,便是其内容之一。因此如果有意、无意地歧视它,就可能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感,就会影响民族之间的团结。 然而,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对民族的风俗习惯,尤其是对穿着民族服装的看法上,有  相似文献   

14.
周玉洁 《人民论坛》2013,(10):234-235
贵州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文化体系尤为繁多,且文化气息浓重.基于此,文章选择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特征最显著的苗族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苗族服饰文化所展现的生态特征,从民族服饰生态美学概述着手,进行了关于民族服饰生态美学的探索与总结,以期为今后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生态美学的研究提供切实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云南丰富的民族服饰文化,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供深入探讨的议题。有文化传承保护的老问题,也有当下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等问题,还有"非遗"这一公共的文化资源,在传承、产业化等实践中如何尽可能普惠大众等问题。杨源,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员,中国民族服饰研究会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杨源教授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985年经由著名民族学家李绍明先生推荐,到国家民委工作,参与中国民族博物馆筹建。1990年后,她调入北京服装学院筹建民族服饰博物馆。2006年后,又因为在民族文化和博物馆领域卓越的成就,被国家文物局和文化部推荐到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担任副馆长(业务馆长)。工作中,她走遍全国民族地区,既征集民族文物,又从事民族服饰文化的田野调查,见证了过去30多年民族服饰的文化变迁,对民族服饰的传统与时尚如何对接等问题有深入的洞见。在云南,杨源教授近年来也多次参与民族服饰方面的工作。2019年由省委宣传部、省民族宗教委主办的云南卫视节目《丝路云裳·穿在身上的艺术》录制时,她是现场评委。也担任过楚雄"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的评委。因此,访谈中她对云南民族服饰的保护传承也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少数民族服饰设计中的历史记忆符号有助于探寻服饰背后的历史文化表征,理解服饰设计中的历史想象与意义创构。在此,以苗族服饰为例,具体分析了少数民族服饰设计对历史生存记忆、审美形态、人文风貌、伦常美德的视觉表现,论述了其在社会认知、美学动机、传媒消费维度的重要价值,揭示了人类与服饰存在于物质庇护之外的终极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2月7日,由中国民族博物馆策划的《传统@现代——民族服饰之旧裳新尚》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展。该展览从主题、展陈形式和结构上都颠覆了大家对传统民族服饰展的印象。据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介绍:展览之名《传统@现代》,其中@表示链接与定位,表达展览用“传统”互联“现代”、用“现代”点击“传统”的历史穿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完成一场互读,这是当代社会不可回避的文化课题。当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时代终于到来,每  相似文献   

18.
天地·祖先·鬼神:少数民族服饰的宗教精神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少数民族服饰作为一种信仰文化现象,它不是个人心理的任意表现,而是有其产 生的历史根源、社会根源和种种实用功利目的。少数民族服饰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它又是世俗化 的宗教礼仪,是连结鬼神与人间的媒介。有了宗教,并不一定就产生民族服饰;但假如没有宗教, 民族服饰是断然不会这般绚丽多姿、神秘奇伟的。正因了宗教,民族服饰才感动着天地人神、江 山社稷,影响着族运变迁等。  相似文献   

19.
刘晓莺 《前进》2012,(9):49-50
我国的服饰礼仪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历史上我国的服饰礼仪文化丰富多彩、富丽堂皇、风格独特,曾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传播到世界很多国家。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部分,是一种记忆、一种语言、一种文化,曾承载着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  相似文献   

20.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它随着民族的产生而形成,又随着民族的进步而发展。服饰有较强的民族性,不同民族不仅生产特点、生活习俗、语言、崇拜等不同,服饰也有明显的区别。在一定意义上讲,服饰也是区别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民族的服饰,与其他民族有别,往往就由于体现了该民族的区域特点、经济特征、生活风貌、审美观念、崇拜意识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探讨民族服饰的产生、功能、意义、内容、形式,不仅能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