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幸福是个体认识到自身需求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中小学生幸福是一种现在与未来相结合的身心统一的幸福。要促进中小学生幸福感的生成,需注重早期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从归因、目标设置和社会比较等角度培养他们智慧的认知能力,并给中小学生提供参与幸福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网络虚拟幸福是指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主体需要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感。根据网民上网目的分析有两种虚拟幸福,一种是真实的虚拟幸福,一种是虚幻的虚拟幸福。  相似文献   

3.
国民幸福指数近年来正成为政府施政目标的新追求,从中央到地方,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已成为共识。幸福虽是一种主观体验,但幸福指数反映的是一种社会事实,因而它是可以客观测量的。在多维度的幸福指数指标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施政目标中应着力实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思想放谈     
《社会主义论坛》2011,(2):60-60
建设幸福广东。就是让老百姓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在广东生活的幸福。老百姓看待幸福与否的标准并不复杂,一是看跟过去相比生活是不是改善了,二是看我们的工作是不是在为改善他们的生活而努力。只有老百姓从心底真正认可的幸福感,才会是最给力和最长久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幸福是一种能力,大学生幸福能力的现状中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方面,凸显了教育引导功能的弱化。在寻求“以人的幸福为本”的德育环境的支撑下,应把握教育的正确方向,提升大学生感知幸福、体验幸福、追求幸福的能力,实现对幸福的知、情、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幸福是人的一种主观心理体验,指个人在需求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愉悦感,而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提升煤矿职工群体的"幸福指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煤矿管理方正视职工利益诉求,主动满足职工的各种合理要求,实现安全高效生产,妥善处理好多方关系。只有企业和职工双方共同努力,提升"幸福指数"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幸福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多元概念,它涉及到许多学术领域的重大关系性问题。西方价值论与幸福观念内在统一的观念渊源流长,直到马克思主义产生,关于幸福与价值的关系才得到比较全面而科学的阐释。价值观在马克思科学幸福观结构中和幸福哲学的体系建构中不可或缺。科学的哲学幸福观的理论前提是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实践观。主要是围绕着幸福与实践关系阐释有关幸福的实质及幸福实现的社会规律等等问题。在唯物史观视阈下,社会实践中的主客体间价值关系同样存在于一般意义上的幸福实现过程中。马克思把异化劳动和幸福异化联系起来,从异化劳动的主客体价值关系层面,把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认定为资本主义剥夺工人阶级的幸福的根本社会原因。任何一种哲学幸福观都是归属于某一种幸福哲学,作为哲学观的幸福范畴和作为伦理学的范畴既有重要区别又有一定联系。幸福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幸福观的学科基础,哲学幸福观是马克思主义幸福哲学的体现或基本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什么样的社区才是幸福社区?随州为何把建设幸福社区摆到如此重要的地位? 刘晓鸣:对于个体而言,幸福是一种感觉,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感受。但对一个整体或群体而言,幸福应有其具体的标准和内涵,并且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9.
言论短信     
2011年2月15日《云南日报》三版“云岭论坛”《环境卫生也是幸福指数》(作者彦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方能产生永续的和美与幸福。试想.若是经常处于乌烟瘴气、异味肆虐、蚊虫四散,人们在身体健康都不能保证的环境之中,怎么会有心情去感受丽日蓝天、恣意呼吸清新空气,这样何谈愉悦、何谈幸福?所以,环境卫生也是一种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幸福观是一种劳动幸福论。他认为唯有"自由自觉"的劳动才是人类幸福的唯一源泉。幸福是社会整体良好状态的体现,是人们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基本特征,而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产生的"异化劳动",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不是幸福,反而是痛苦。另外,马克思的幸福论也是一种全人类的幸福观,也就是幸福并不仅仅指个人的幸福,而是全人类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