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5年底1926年初,南方广东国民革命政府取得了几次统一广东根据地作战的胜利,标志着广东国民革命政府北伐的条件逐渐成熟。同一时期,北方局势却发生了截然相反的急剧变化:在英日等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各派军阀组成反革命的“讨赤联军”,拟定对国民军夹击进攻。面对北方政局的极度恶化和国民军接踵遭遇的多次危机,中共适时作出相应决策,帮助冯玉祥国民军五原誓师,策应北伐战争在全国的胜利。一、中共促使冯玉祥进一步倾向革命1帮助国民军坚持南口战役抵抗奉直联军。面对直奉等军阀的联合进攻和国民军内部的重重矛盾,冯玉祥于1926年1…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加入南方统一战线,这是与共产国际、苏联的争取和帮助分不开的。共产国际、苏联在推动南方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战略取得成功后,决定在北方推动冯玉祥加入国共统一战线。本文着重在共产国际、苏联和中共中央对争取冯玉祥国民军的可能条件、战略方针以及进行实际工作等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共产国际和苏联在帮助中国革命确定统一战线,实现国共合作方面是起了重要作用的。它不仅推动了南方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同时在北方推动了冯玉祥加入国共统一战线,使国民军走上了援助北伐战争的道路。冯玉祥原是北洋军中的一位将领,但具有一定的爱国民主精神。辛亥革命后,冯玉祥加入了同盟会。此后,他在带军进驻  相似文献   

4.
铲除北洋军阀势力,统一甘肃全境,为国民军参加北伐战争提供了坚实的后方基地. 1926年"三·一八"惨案前后,中国的内战划出了一条鲜明阵线,北洋军阀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的军队同时向东南和西北两个"赤化"营垒进攻.在直奉军阀联合压迫下,冯玉祥宣布下野,出国考察.驻守京、津、热河一线的国民军逐步败退绥远、包头等地.与此同时,驻守甘肃、陕西的国民军也受到了北洋军阀的疯狂进攻.  相似文献   

5.
1924年北京政变后成立的国民军,在冯玉祥的率领下,在国共两党和苏联的帮助下,逐渐转向革命。北伐战争期间,其政治倾向及其活动对于当时的军事政治形势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北伐前夕,北方政治军事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民军除原控制的京畿地区、绥远和察哈  相似文献   

6.
大革命时期波澜壮阔的江西农民运动,功绩卓著,影响深远。它显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推动了北伐战争在江西的顺利发展,为党在后来把工作重心转入农村,创建井冈山、赣东北、东固等农村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培养和锤炼了大批革命干部。  相似文献   

7.
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场革命战争。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国共两党共同努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推翻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推动了工农革命运动的大发展。北伐战争的胜利,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也应该承认,作为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在北伐战争中也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李大钊担任冯玉祥国民军联军总政治部主任,与冯玉祥在革命运动中结下了深情厚谊。冯玉祥由一个旧军人,转变为一个爱国民主将领,走上革命道路,与李大钊对他的影响和帮助是密不可分的。 1922年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后,李大钊积极  相似文献   

9.
1925年秋,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总司令冯玉祥委派刘郁芬代理甘肃督办。10月,刘郁芬率国民军第二师入甘。在国民军中从事政治工作的宣侠父、钱崝泉、贾宗周等优秀共产党员接受中共北方区委的派遣随军  相似文献   

10.
提起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在共产党帮助于创办的黄埔军校,那是声名显赫,家喻户晓,但提起“第二黄埔”——中山军事政治学校,知道的人却不多,对邓小平主办中山军事政治学校的历史更是知者甚少C1926年9月,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在五原誓师,就任国民联军总司令职,接受国共合作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树起打倒北洋军阀政府,配合南方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旗帜。接着,他在刘伯坚、邓小平等共产党人的帮助下着手改编整顿军队,在全军范围内建立了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政治工作制度,使国民军成为一支与共产党积极合作的革…  相似文献   

11.
国民党第26路军1.7万余人在三十年代初于江西宁都县城起义,加入红军,从黑暗走向光明,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著名事件.对促成这次起义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党史界曾有过讨论.但我们认为其最主要的、决定性的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我党争取教育的结果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是关键的.26路军的大多官兵早就受过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那是在大革命时期,这支部队的前身属冯玉祥先生的旧部(先后称西壮国民军、国民军联军、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时,中国共产党曾输送了刘伯坚、邓希贤(小平)、延年、宣侠父、刘景桂(志丹)、魏野畴等许多著名党员在里面担任政治工作.其中,刘伯坚任该  相似文献   

12.
唐振南 《湘潮》2006,(2):55-55
爱国将军杨虎城的传奇军事生涯中,曾有过三次离开所部出走的经历,其原因各异,结果亦不相同。怀愧疚悄然离部1926年4月,时任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师长的杨虎城率部进入西安,会合其他国民军李云龙部和陕西陆军第四师卫定一部共近万人,抵御直系军阀吴佩孚委任的陕甘剿匪总司令刘镇华所部7万人的围攻。11月28日,冯玉祥、于右任领导的国民军联军来援解除了西安之围。西安保卫战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死伤军民近5万人。对此,杨虎城愧疚不已,于12月初悄然离开所部。1927年2月,杨虎城应冯玉祥、于右任邀请,返归西安,就任国民军联军第十路…  相似文献   

13.
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1.7万余人在江西宁都县城起义加入红军。这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这次起义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其中最主要的、决定性的,却是中国共产党的兵运、统战工作及其核心领导。一、c十六路军向往红军走向光明是中共争取教育的结果二十六路军的官兵早就受过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那是在大革命时期,这支部队的前县属冯玉祥先生的旧部(先后称西北国民军、国民军联军、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时,中国共产党曾输送了刘伯坚、邓希贤(小平)、陈延年、宣侠父、刘景桂(志丹)、魏…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指挥员赖毅将军,早年参加北伐战争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革命遭受挫折的危难时刻上井冈,战闽赣,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初创时期的艰苦斗争。 革命低潮时加入共产党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赖毅走上了逃亡之路。在修水县城,加入了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  相似文献   

15.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曹锟、吴佩孚的北京政府,他所领导的国民军成为北方一支举足轻重的军事力量,这引起苏联、共产国际的高度重视,为争取冯玉祥国民军转入革命阵营,形成南北夹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1927年1月,广州国民政府北迁武汉,中共中央也从上海西迁武汉,从而揭开了中国大革命史上的“武汉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1月—1927年8月,或称“武汉大革命时期”)的新篇章。武汉大革命时期既是中国大革命的高峰时期,同时也是  相似文献   

17.
何基沣(1898—1980),河北省藁城县人,青年时期参加北伐战争。抗战时期参与指挥了著名的喜峰口战役并取得胜利。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受党派遣回到原部队工作。多次参加抗日战斗。1948年11月,同张克侠一起率领国民党第77军和第59军共两万余人在贾汪、台儿庄驻地起义,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围绕反帝反封建国民革命这一中心任务,对农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唤醒了农民的民族意识、阶级意识和革命意识,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为其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兆丰(名献瑞,字兆丰)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和军事领导干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受党的委派在冯玉祥的国民军(后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中工作,曾任旅参谋长、团长、旅长、师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出席党的“六大”,以后曾任中国共产党顺直省委(后改为北方局)委员兼军委付书记、军委书记。1930年10月被捕后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20.
1926年2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会议根据当时的国内政治形势和党在政治上的主要任务,要求各地组织,特别是北方区委不能坐等北伐,而要积极做好北伐的各项准备工作。以李大钊为首的北方区委,坚决贯彻党中央指示,派遣大批党员干部去国民军工作;帮助国民军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发动北方群众运动,打击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并从组织上和思想上加强北方党自身的建设,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一、派遣大批干部到国民军开展政治工作,改造国民军中央北京特别会议《关于北方区政治军事工作问题的决议》指出,现在北方“中国的封建军阀,已逐渐崩坏”,并分化出一部分左倾武装势力,如国民军,他们虽然不是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