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题     
《民主与法制》2021,(3):56-57
【今年你在哪里过年?】春节临近,为了疫情防控,全国多地陆续发出“就地过年”的倡议。有人响应号召留在工作地过年,有人视疫情发展情况还在观望。您在哪里过年?疫情之下,引导大家“减少流动”,需要哪些配套措施?不管怎样,希望大家都能过个平安年!@有钱的冰美式:当然不愿意不回家,但为了省去之后不必要的麻烦,还是服从安排。家是过年的地方,但健康才是家人愿意看到的。  相似文献   

2.
年关将至,花钱在即。然而。有人视春节花钱天经地义,大把大把的花且亳不心疼;有人却抠抠捏捏,能少花就少花,只要有个好心境过年就算过了。  相似文献   

3.
陈星 《台声》2014,(11):38-39
<正>11月29日,台湾将举行岛内选举史上第一次地方公职全额改选,即"九合一"选举。选举将产生台北市等6个"院辖市长"与市议员、16个县市长与县市议员、乡镇市长与乡镇市民代表、村里长以及"院辖市"的少数民族选区行政首长与民意代表,共11130名公职人员,堪称岛内选举史上规模最大的选举。目前对此次选举的评论甚多,有人认为蓝营气势明显不如绿营,也有人认为岛内蓝绿政治版图不会发生太大的变  相似文献   

4.
峡谷风情     
<正>傈僳族阔时节隆冬腊月,怒江水碧蓝,暖融融的阳光洒在大峡谷。野樱花开灿然,傈僳族迎来了自己的新年"阔时节"。在嘎雀(傈僳族对朋友的称呼)盛情邀请下,我到傈僳村寨过年。每年农历十二月五日到次年正月十日是傈僳族的"过年月"。傈僳族过阔时节一般有12天,表示一年有十二月的意思。过年的第七天是女人们的休息日,女人们不干活,不背水不做饭;过年的第九天是男人们的休息日,男人们啥也不做享清福。阔时节第一天最重要的仪式是接祖祭神,供桌  相似文献   

5.
年关将至,花钱在即。然而,有人视春节花钱天经地义,大把大把的花且毫不心疼;有人却抠抠捏捏,能少花就少花,只要有个好心境过年就算过了。下岗多年自谋职业的王阳川就属于后者。早些年,他从省二轻系统下岗,自谋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5,(4)
<正>台湾老百姓对于新世代的岛内政客能不能树立典范、能不能开拓新局,显然还有期待。台北市市民用85万选票挺出一个很不一样的市长:柯文哲。从其上任前到上任后,不断以其不随流俗、不符惯例的行事和语言风格引发各式各样的争议。有人喜爱他的耿直,有人鄙夷他的白目(闽南话意指不识相、乱讲话);有人期许他提振魄力揭弊廓清、摧枯拉朽,或许能示范一局廉能之政;也有人忧心他仗恃民气一意孤行、嚣张无礼。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5,(2)
<正>台湾岛内"九合一"选后,国民党重挫,民进党大胜。国民党内外对马英九的批判与攻击排山倒海,最终迫其辞去党主席一职。从历史来看,任何一个政治人物,多少都会受到个性、用人风格、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一定有功有过。但在今日台湾岛内,似乎对马英九的评判只有过,完全没有功。2008年马英九执政以来,面对岛内乱局与困境,打破两岸僵局、维护台海和平,拓展台湾地区"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7,(15)
<正>据岛内媒体报道,台当局即将在2019年实施的高中社会科新课纲草案中将《开罗宣言》相关内容删除,新的历史课纲将不以《开罗宣言》论述台湾地位。这是借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再次扩散"台独"史观,将毒害台湾青年学生,也将进一步破坏两岸关系。岛内有人妄称,《开罗宣言》确实提到台湾归还中国,但问题是美、英、中三国领袖没有签署,而且连美国国会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4,(6)
<正>继两岸服贸协议争议后,关于台湾岛内设立自由经济示范区(简称自经区)条例草案在台"立法院"再掀波澜,一些"反服贸"团体也转而反对自经区。所谓理由是如果让大陆资金、劳工、货品、服务业进入台湾,自经区形同"自杀区"。此前有人认为,岛内"反服贸"运动实质是对大陆的恐惧。这番关于自经区的言论,无疑坐实了这种判断。曾几何时,两岸经济合作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0.
<正>"小英南北行,抗争如影随形",台湾媒体如此评价蔡英文执政一周年之际的窘况。无论是台北国际龙舟锦标赛,还是首度移师蔡英文老家屏东举办的音乐会,都有大批民众云集场外抗议。不过一年的工夫,蔡英文已遭全台跳脚抗议,无怪乎岛内有人讽刺说,"陈水扁花了6年才办到的事情(2006年岛内"倒扁"风暴),蔡英文只花了1年就办到了。"  相似文献   

11.
姥家过年     
来北京10年了。过了很多个洋节,圣诞节、情人节,也轰 轰烈烈喧哗异常,但并不入心。特别是到春节,虽然也忙忙碌 碌地准备着,但总觉得这不是真正的过年。 我忘不掉的,并年年都在怀恋的是幼时在老家过年的味道。 鞭炮的乍响,纷扬在天的硫磺火药的热味,笼盖田野的漫山白 雪,火红的灯笼,还有热气腾腾的炊烟,以及穿梭在村庄里的 红脸蛋儿的快乐的孩子……那才是过年。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4,(8):54-55
统一超商即将登陆离岛兰屿开设第一家便利店的消息,引发了岛内各种讨论。有人担忧连锁超商进驻兰屿可能导致经营小店的阿嬷失业,也有人忧虑此举会成为继核废料之后带给兰屿的又一"恶灵"。毕竟,兰屿在族群、文化和地理上的特殊之处,加之早年被选定为核废料储存地,其弱势地位备受关注。关心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并不是无谓的争议,比如此前岛内讨论花东地区是否还需要一条横跨西北的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3.
当前,“旅游过年”成为新潮流。但关于年轻人如何过春节、年味是否变化的关注与讨论主要在“形式”层面,尚未切入春节体验的核心实质。因此,既要对年轻人过年之“变”予以归纳,也要理解其不同过年方式中“不变”的文化意涵。在变化的层面,年轻人主动选择在旅程中的异城异乡过年,是家庭结构核心化、流动能力增强所致;追踪新媒体节奏,从线上狂欢转向现场欢聚,是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引流效果;到他乡寻找年味,展现出年轻人守护乡愁的努力。而在不变的层面,不论在何地、形式如何,“要过年”依然是年轻人的共同诉求。在旅游过年中求新、呈现自我、表达情感、寻获归属和认同,体现出年轻人对传统春节文化价值的传承与追求,反映了中国式“文化春节”的魅力与活力。对于年轻人的春节文旅潮流,既要给予充分供给和满足,亦要恰当引导和有效推动。  相似文献   

14.
张文生 《两岸关系》2005,(11):18-20
民进党新生代的反省和批判声音,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岛内政坛引起各种各样的反应,有人喝彩,有人鼓噪,有人怀疑,也有人抨击。发起人罗文嘉、段宜康刚开始认为能激起讨论总比没讨论好,并且公开发表“决不放弃”的声明。但是不久,民进党高层要求新生代放弃“新民进党”的提法,一场敲锣打鼓正粉墨登场的戏顿时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15.
年味     
聿戊 《前进》2006,(1):55-56
过年的味道是什么,很难说清楚。这些年,人们好象总在思考,甚至议论,直至埋怨:年味淡了。由此而往,就提出了个问题:年味是什么?也有人在一些报刊上已发表过文章,想说清楚。但说的缘由是因为与外界交往多了,带洋味的节庆也登陆了,而且峨冠博带,招摇过市,勾引得不少俊男靓女趋之若  相似文献   

16.
2012年春节期间,在海南工作的记者返回家乡山西省阳泉市过年。在与父老乡亲们的交谈中,总是听到有人谈论起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原阳煤集团四矿厂区的"大变样"。于是,大年初四上午,记者前往四矿选煤厂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7.
西藏,是一个永远都说不完的梦境。有人说它壮美,还有人说它雄伟;有人说它纯净,还有人说它神秘。到过西藏的人醉在眼前的梦幻里,没有到过的人醉在心灵的梦幻里。如果从太空遥望,你能看到这里  相似文献   

18.
姚同发 《黄埔》2010,(3):48-51
寻文化之根以自强不息从寻故乡之根,到寻祖先之根,台湾民众挥之不去的是中华民族文化,苦苦追求的是中华民族文化,刻骨铭心的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在岛内,无论是在被外国殖民统治的时期,还是在“去中国化”猖獗的年代;无论是富家子弟、平民百姓,还是学者、舞者;无论他们到过大陆,还是没有到过大陆;  相似文献   

19.
几百年前,大陆人“从唐山过台 湾”,落地生根,建设台湾;50年前起,海峡两岸隔绝达数十年,老死不相往来;约15年前,台湾当局开放岛内民众到祖国大陆探亲;而今天,台湾人纷纷到祖国大陆当“台干”、做“台劳”,经商,工作,生活,寻梦。一个新的社会群体 随着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发展,台资企业越来越多,从台湾岛内到大陆台资企业工作的台籍干部与工程技术人员也不断增加,于是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出现这就是所谓的“台干”。目前在大陆的“台干”是越来越多的趋势。 过去,尽管大陆“台干”的工资待遇较岛内高得多,但毕竟是远离…  相似文献   

20.
胡石青 《两岸关系》2004,(11):29-30
20世纪末,大陆芯片生产还是一片空白.而台湾芯片生产正处在巅峰时期。这时如果有人说5年后大陆会出现一家堪与岛内厂商一较高下的芯片制造厂,在岛内恐怕没有几个人会相信。但时至今日,这么一家厂商已经出现.这便是中芯国际公司,一家由岛内技术人才创建的芯片制造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