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组建。1951年12月10日,刘少奇前往位于上海的海军南昌舰视察。在视察中,刘少奇详细询问了舰艇性能以及官兵们的业务技术情况。他问舰长曾泉生:"你们海军建设得怎样?"曾泉生回答:"打蒋介石没有问题。"刘少奇意味深长地说:"不能满足于打蒋介石,还要对付帝国主义……我们海疆辽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不行!"在  相似文献   

2.
刘作忠 《世纪桥》2003,(5):28-31
与张作霖父子的过从张作霖是辽宁海城人,出身草莽,而沈鸿烈是湖北天门人、书香世家,18岁中秀才,后留学日本海军学校第二期。其间遥隔数千里的距离,如何联在一起的呢?沈鸿烈在日本留学时,就加入了同盟会,参加反清革命活动。毕业回国,正值辛亥革命爆发,沈受命在湖北策动长江中下游的海军反清,是有功之臣,但是他并未能因此进入海军部队。当时的海军主流人物,都是留英学派,而且福州籍的占大多数,当然不能容纳湖北籍的留日生沈鸿烈。沈只好到北京政府参谋本部工作,并兼任陆军大学的海军课程的教职。一次,沈随部中人士到东北视察,任务完毕即随众回京,没想到这次偶然的视察,竟成了他日后主持东北海军的因缘。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毛泽东高度重视海军建设.当年,他曾形象地把人民海军建设喻为"把我国海岸线筑成海上长城".在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探索、奋斗的生命旅程的最后20余年里,海军部队的发展壮大,一直是毛泽东悉心关注、思考的重要内容."海上长城"的一木一石,都浸透了这位历史伟人的殷殷心血,闪耀着他军事思想的熠熠光辉.  相似文献   

4.
毛冀 《世纪风采》2010,(5):35-36
1949年4月23日,张爱萍将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乡宣告人民海军成立,同时宣告南自己担任第一支人民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  相似文献   

5.
南言 《党史纵横》2005,(1):27-27
董必武是党的创始人、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五十年代,他曾三次到辽宁大连视察.第三次到大连,发生了著名的"罢宴"事件.那天董老去视察旅顺海军基地,看到自己的海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董老兴致勃勃,心情也很好,还吟了诗.中午,海军部队出面招待董老,吃饭前先在饭堂的会客室交谈,到吃饭时间,海军负责人请董老从会客室步入一墙之隔的餐厅,董老在海军负责人的引领之下走进餐厅,一看餐桌上摆满了酒菜,不声不响地就直穿过餐厅,走上楼梯回到了自己休息的房间,把房门一关,不出来了.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刘少奇十分关注国防建设,对人民海军建设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上世纪50年代,在担任党的副主席和军委副主席期间,他不辞劳苦,5次深入海岛,看望部队,视察海防前线.祖国的万里海疆,从辽东半岛的旅顺港到海南岛的榆林港,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相似文献   

7.
1953年2月24日,毛泽东首次视察海军舰艇部队时,在"南昌"舰上欣然命笔:"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其实,作为海军缔造者之一的康志强,早在海军创建之初,就已经将"建立强大的海军"作为奋斗目标,也贡献了此后的全部心血。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点将—— 人民海军从无到有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省泰州白马庙乡宣告成立。 4个月后,一封北京中南海发来的电报交到了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张爱萍手中:“张爱萍、林遵……到中南海,毛泽东主席要接见你们。” 张爱萍是人们熟悉的我军高级将领,他1926年  相似文献   

9.
严复是中国近现代最为重要的爱国启蒙思想家,更是中国海军"教父"。他致力于海军建设30余年,为中国海军培养了众多的名将英豪,他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发展通盘谋划,他高瞻远瞩的海防理念至今对我国海军建设依然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49年4月,张爱萍领命组建新中国第一支人民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在组建过程中,张爱萍把毛泽东思想的建军原则运用于海军建设,从建立海军组织机构入手,把加强领导力量作为创建人民海军的关键;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人民海军的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性质;重视军队技术人才的培养,把人的建设摆在人民海军建设的首要地位;立足现实,自力更生,重视军队物资装备建设;文武并用,重视文化建设在人民海军建设中的作用。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建立起一支具有较强战斗能力的海军部队,充分实践了我们党的建军思想。  相似文献   

11.
水新营 《世纪风采》2014,(10):31-35
在刘华清上将近70年的军事生涯中,从事海军工作的时光占了三分之一。他为人民海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的“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尤其是他的三进海军的经历更是充满着传奇色彩。一进海军很舒心 刘华清是湖北大悟人,出生在大别山区,参加红军后一直在平原或山区从事革命工作。没想到,36岁的他与大海开始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2.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省泰州白马庙成立。海军建设之初,干部主要来源于陆军部队。在从陆军中选调优秀干部  相似文献   

13.
自近代以来,作为一种技术先进的兵种,海军在国内战争中逐渐开始扮演起不可忽视的角色。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斗争中,由于之初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军队,海军一直起着十分独特的作用。国民革命兴师北伐后,特别是北伐战局的重心移向东部战场后,由于所经历的各省多为沿海省份,海军的态度对北伐的战局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直接影响。在北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海军的策反工作,海军于是成为助推北伐战局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念念不忘“建设强大的海军”。从建国前夕直到逝世之前,他一直念念不忘海军建设,从他关于海军建设的每一句题词中,都能够感觉到他的迫切心情。毛主席深感帝国主义的侵略就是从海上来,旧中国有海无防的日子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他强调“我们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  相似文献   

15.
用心为上     
梁衡 《党员文摘》2008,(12):24-24
1949年.刚建国,我们没有海军,1.8万公里海岸线,无一船一舰。毛泽东召长征老将、12兵团兼湖南军区司令员肖劲光,要他任海军司令,组建海军。肖劲光急了,说:“我是个旱鸭子,哪懂海军。这辈子总共坐过五六次船,每次都晕得不敢动,怎么当海军司令?”主席说:“就看上你这个旱鸭子。”结果在肖劲光主持下,创建了一支强大的海军。  相似文献   

16.
《党史纵览》2002,(2):47-47
对具有50年历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来说,邓兆祥可谓一代元老与耆将.即使在世界海军史上,他也称得上是传奇人物.他在海军服役长达70年,创造了可以载入吉尼斯史册的记录--可能是全世界海军史上服役时间最长的军人.  相似文献   

17.
杜玉臻 《湘潮》2011,(5):14-17
特殊的革命经历,让方正平早早地与军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领导南海方向人民海军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对军舰的感情日益深厚。他为军舰的发展,舰队的壮大,人民海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慕安 《党史文汇》2006,(6):16-20
朱德总司令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不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也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而他对人民海军的建设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总司令的“海军月”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声响过之后,朱总司令很快就把主要精力倾注到海军、空军、装甲兵等新的军兵种的组建和全军现代化建设工作中。1951年8月6日,新中国人民海军首次政治工作会议在青岛隆重开幕。朱总司令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仅两年的时间,我们的海军就建立起来了。目前这支海军的力量虽然还不够强大,但他是按照现代化的标准建立的。我…  相似文献   

19.
1952年初,刘华清调入海军。此后几十年里,他三次进出海军,并曾先后在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即舰艇研究院)、国防科委等单位任职,晚年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身份主  相似文献   

20.
正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省泰州白马庙乡宣告成立。70年来,人民海军先后建立了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北海舰队,并建立和完善了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部队、海军岸防兵部队和海军陆战队五大兵种,实现了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