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霄凌 《湘潮》2005,(3):36-38
左太北是左权将军的独生女儿,1940年5月出生于山西武乡县土和村八路军总部医院。她是红色爱情的结晶,是八路军总部高级将领在太行山抗日根椐地生的第一个女孩,被太行革命干部子弟称为大姐。 在党的怀抱里长大   1942年5月25日,由于情报延误,八路军总部被日军重兵合  相似文献   

2.
静德 《党史文汇》2005,(9):42-44
[编者按]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近现代百余年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将在陕北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开赴华北抗日前线,担负起抗日的重任.八路军总部建立后,在朱德、彭德怀的率领下,立即开赴山西战场,以山西为立足地和出发地,指挥八路军三大主力师,独立自主地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建起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和山东四大块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八路军在八年抗战中从出发时的 4 5万人发展到 100余万人,歼敌 124万余,解放了华北广大国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指挥八路军抗战的八路军总部前方指挥部一直驻山西,使山西成为华北抗战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基地.在抗战胜利 60周年之际,本刊发表这篇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纪实文章,以纪念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做出重要贡献的八路军总部的将领们.  相似文献   

3.
八路军总指挥部(简称八路军总部,又称十八集团军总部、集总)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指挥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的最高首脑机关。它由八路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和后勤系统(包括供给部、卫生部、兵站部)组成。抗战期间,根据抗日形势的发展和抗战的需要,八路军总部驻地曾有过多次变动。现将其变迁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定襄招兵,用“书法”发动群众参加八.路军1937年10月初,时任八路军总部秘书长的舒同,率领八路军总部工作团赴山西五台、定襄一带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政权组织。要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动群众参加八路军。红军时期招兵,部队都是本着“政治动员.自愿报名”的原则进行的。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一直随军转战于华北抗日前线。侵华日军曾多次企图捣毁八路军的这一首脑机关,但始终未能如愿。1942年5月,八路军总部遭到日军的袭击,损失严重,但彭德怀等总部领导人在此之后仍率领总部机关继续转战于晋东南抗日前线,予敌以重大杀伤。日军精心策划“C号行动”,目标直指八路军总部1942年春,侵华日军按照惯例对华北的各主要抗日根据地展开“扫荡”。与此同时,日军华北方面军于2月下旬向所属各兵团下达了本年度《治安肃正建设计划大纲》,规定“治安肃正”的重点应放在以“剿共”为主的作战讨伐上,首先对冀东、冀中地区,…  相似文献   

6.
2002年7月中旬,在山西省五台县召开了抗日初期八路军活动的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间,与会者参观了八路军总部第一个所在地五台县南茹村。八路军总部在南茹村的驻房,坐落在村后北面的山坡上,南瞰村前的平原,北靠扇形的大山,地理地置非常好。现在还可以看到精致的大门威武矗立。穿  相似文献   

7.
黎城地处潞城、武乡、左权、涉县"拱中之位".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在黎城4次化险为夷,彰显了黎城抗日完整县战略缓冲地与转折地的突出作用和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从1937年9月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到1940年5月奉命回延安统筹指挥全国抗战,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在山西抗日前线共战斗了两年又八个月。这期间,朱德主要在八路军总部工作,离开总部最长的一段时间是1938年7月5日至12月2日,前后历时151天。总司令此行主要是回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同时在沿途做了各党派、各阶层的抗日统战工作。参会路上开展统战工作1938年7月5日,朱德一行离开驻在沁县南底水村的八路军总部,踏上回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征途。他一路走,一路话统战,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第十八面战旗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授旗时间:1941年12月授旗时战斗序列: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批准领导机关:八路军总部日军欲犯黄崖洞特务团严阵以待1939年底,华北敌后抗日斗争进入激烈的反“扫荡”时期。为了保卫刚刚建立的黄崖洞兵工厂,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命令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第一营进入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黎城县以北45公里东崖底镇下赤峪村的黄崖洞兵工厂守备区,担任守备任务。  相似文献   

10.
唐越 《党史文汇》2015,(3):2+65
<正>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位于晋中市左权县麻田镇上麻田村。八路军总部(又称前方总部)机关于1941年7月从辽县(今左权县)武军寺村移驻上麻田村,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才离开。这期间除重大的作战行动做短期战略转移外,八路军总部机关一直在麻田驻扎。八路军总部在麻田总共驻扎1457天,连同在麻田邻近的武军寺驻扎236天,共计在左权县1693天。当时,麻田为八路军领导华北地区抗日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指挥中心,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年至1945年,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左权、罗瑞卿等  相似文献   

11.
《胜利报》是我党在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创办的最早的报纸之一。该报作为中共晋冀特委的机关报 ,于 1938年 5月 1日创办 ,报头由朱德同志题写。1939年 9月 2 0日中共晋冀豫区党委作出决定 ,将《胜利报》改为区党委机关报。卢沟桥事变后 ,国共合作 ,共同抗日。中共中央军委根据国共谈判的协议和洛川会议决定 ,命令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并设总指挥部 ,朱德为总指挥 ,下辖 3个师 :第 115师、第 12 0师、第 12 9师。9月底 ,八路军总部命令 12 9师主力出动到晋东南 ,开辟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总部进入太…  相似文献   

12.
1938年8月,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决定在山东与河北的交界处组织东进抗日挺进纵队,以统一领导当地武装斗争,建立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时任八路军一一○师三四三旅政治委员的肖华,奉命担任挺进纵队司令兼政委.此时的肖华才22岁,因此,人们都在背后叫他"娃娃司令".  相似文献   

13.
在山东沂蒙抗日根据地,曾流传着一位公安战士的传奇故事,他被日寇押赴刑场身中两枪竟死里逃生,后被山东省著名抗日老人范明枢相中,将自己的孙女许配给他为妻。这位在我党公安战线叱咤风云的英雄,就是曾任中共南沂蒙联防办事处锄奸科长,解放初期担任山东省公安厅厅长的张国峰。黎明时分敌人包围"小延安"1938年8月,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进驻沂蒙岸堤,正式开辟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自此以后,山东八路军总部指挥机关和中共山东分局领导机关以及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省委党校等陆续驻扎在这儿,被誉为  相似文献   

14.
正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根据地之间,根据地与国统区、敌占区之间的战略兵站线,以进行必要的物资、人员和信息交流,是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人民军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中,建立陕甘宁边区与山西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联系,是战略兵站线建设的重中之重。山西一南一北,有两条战略兵站线,北方自晋西北往东至晋察冀,南方自晋西北往南至晋东南。由于八路军总部驻在晋东南,且通过晋东南,还可以和山东、华中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战略联系,因此,通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在晋冀豫根据地兴办了一批兵工厂,制造各种兵器,并在改进枪炮性能及手榴弹、地雷生产工艺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这主要得益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扶持,也与军工部重视发挥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的作用,对军工企业实行严格规范的管理,以及广大民众的无私奉献和积极支持是分不开的.晋冀豫根据地兵器工业对于改善抗日军民的武器装备,提高战斗力,造就一批军工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怀揣一个共同的梦想追寻太行精神上党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底蕴厚重。八年抗日烽火岁月中,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曾长期驻扎在这里。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杨尚昆、徐向前等一大批共和国将帅在这里带领抗日军民浴血奋斗,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和珍贵文物,成为一笔难得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敌军重重围困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由于百团大战的败绩被解职回国。代替他的是号称中国通的冈村宁茨。冈村宁茨深知八路军在华北如此厉害,主要是它有一个坚强的指挥机构———八路军总部。于是他对抗日根据地采取了不间断的“扫荡”,并制定了以摧毁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为目的的“C号作战计划”。1942年2月日军发动的“扫荡”被粉碎后,于5月倾巢出动,调集8万余兵力,对我抗日根据地再次发动了更大规模的“扫荡”。日军一面以声西击东的手段对太岳区进行“扫荡”,一面又以声东击西的手段开始对冀鲁豫边区和冀中平原进…  相似文献   

18.
在太行抗日根据地的8年,是邓小平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其间,1938年1月,邓小平调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委员;1940年4月,任太行军政委员会书记;1942年9月,邓小平兼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太行分局书记;1943年10月,他代理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并主持八路军总部的工作。在抗战的岁月中,邓小平以太行山为基地,领导着晋冀鲁豫边区(晋冀鲁豫边区分为四个大的战略区:太行区、太岳区、冀南区和冀鲁豫区),特别是在代理北方局书记期间,他负责领导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党政军的全面工作。他指挥根据地军民,积极主动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粉碎日伪军一次次的残…  相似文献   

19.
《湘潮》1989,(6)
白天白天(1907——1973),原名魏巍,别名浩然,隆回县金潭乡人。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曾任国民党军83师团长、师参谋长,93军参谋长。“七七”事变后,在河北、山西抗日,1937年赴延安考察,以后又在太原、武汉等地多次会见周恩来和彭德怀同志,与中国共产党保持密切联系。1940年投奔八路军总部。1941年加入共产党,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长,军委高参室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处长、教育处长、补训师副师长、13纵参谋长,61军副军长。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长期驻扎太行山区,领导和指挥敌后抗日军民建立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铸就了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太行精神。李长春同志精辟地把太行精神概括为“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太行儿女展现的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展现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为民族的解放展现的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的精神,是为人民利益展现的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太行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拯救和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