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悠悠沱江水     
乔宗玉 《新湘评论》2012,(18):61-61
夏日,来到湘西凤凰古城。我原以为山里会凉快些,没想到,凤凰热得一点都不含糊,我的每一个毛孔都奔涌着汗珠……凤凰因沈从文而出名,许多读者,误将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洞当作凤凰,其实是两个地方。今天的凤凰,不复是沈从文散文《凤凰》中所描述的那个安营扎寨、处处武将的凤凰,“试将那个用粗糙而坚实巨大石头砌成的圆城作为中心,向四...  相似文献   

2.
谒沈从文墓     
黄海 《学习导报》2011,(6):28-28
当我伫立在一代文学大师沈从文墓前已是夕阳西斜了。 从省城跑到湘西凤凰古城,本想一览“边城”风采,让青山绿水排遣心中的疲乏和浮躁。但我却偏偏舍弃了山水的去处,于匆忙之中来拜见当代文学大师沈从文之墓。  相似文献   

3.
谒沈从文墓     
当我伫立在一代文学大师沈从文墓前已是夕阳西斜了。 从省城跑到湘西凤凰古城,本想一览“边城”风采,让青山绿水排遣心中的疲乏和浮躁。但我却偏偏舍弃了山水的去处,于匆忙之中来拜见当代文学大师沈从文之墓。  相似文献   

4.
悠悠沱江水     
乔宗玉 《学习导报》2012,(18):61-61
夏日,来到湘西凤凰古城。我原以为山里会凉快些,没想到,凤凰热得一点都不含糊,我的每一个毛孔都奔涌着汗珠……凤凰因沈从文而出名,许多读者,误将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洞当作凤凰,其实是两个地方。今天的凤凰,不复是沈从文散文《凤凰》中所描述的那个安营扎寨、处处武将的凤凰,“试将那个用粗糙而坚实巨大石头砌成的圆城作为中心,向四方展开,围绕了这边疆僻地的孤城,约有五百余苗寨,各有千总守备镇守其间”。在清代,凤凰等同于一个小军区。  相似文献   

5.
美丽的湘西小城凤凰是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故乡。玲珑剔透的湘西山水孕育了他的才情,赋予了他柔顺多情的个性,凤凰小城也因其《边城》一书的广为流传而闻名天下。金秋十月,我有幸踏上了寻访沈从文先生故里的行程。  相似文献   

6.
刘静 《学习导报》2013,(16):60-61
沈从文说,我走过无数的桥,看过无数的云,喝过无数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纪的人。—题记  相似文献   

7.
李辉 《求贤》2012,(4):60-61
沈从文先生的最后一次故乡湘西凤凰行,是在1982年。这一年,他80岁,在黄永玉先生的催促和安排下得以成行。除黄永玉之外,另一位陪沈从文回故乡的是黄苗子先生。因为二叔郁达夫之故,苗子、郁风夫妇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与沈从文就一直有着密切往来。沈从文不止一次向他们讲述当年郁达夫时他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如梦边城     
我对边城的向往,初衷缘于沈从文先生。十年前,我读《边城》,被那诗一般古朴浪漫的情调深深笼罩。我认定那就是沈从文先生故乡湖南凤凰县城的写照。不久,又读到另一位凤凰人、著名书画家黄永玉先生的散文名篇《太阳下的风景》,那里面引用了新西兰老人路易·艾黎的话说:“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第一是湖南的凤凰县城……其实,这座著名的边城,只有东、西一条街。街的两边全都种植了法国梧桐。每当春、夏二季,梧桐树便在微风之中摇曳起一片诱人的绿色,枝繁叶茂,遮蔽了湛蓝的天空,像一条长长的走廊。走进去,心里布满了浓浓的荫凉。…  相似文献   

9.
凤凰县城,古老而美丽。这座湘西边城,因沈从文的一支笔,将她的声名远播海外。在凤凰,人们传颂“凤凰三杰”,这就是作家沈从文、画家黄永玉、院士萧纪美。与院士萧纪美结缘是近年间的事。每每阅读他的“自述”,总有一种激动不已的感觉,且久久回味无穷。与院士们接触,他们常常谈到他。说他快人快语,生性幽默;说他经历传奇,成就斐然……这一来,他的名字常常浮现在脑际。当我独自散步时,脑子里常常勾画着萧纪美院士的形象,那形象常常模糊不清。而当我坐在他的书房里,听他长达3个小时的谈话时,听着听着,我心里豁然开朗。回到长…  相似文献   

10.
盯着人写     
莫言 《党建》2011,(10):47-47
沈从文先生曾说过:小说要“贴着人物写”。这是经验之谈,浅显,但管用。浅显而管用的话,不是一般人能说出来的。我改之为“盯着人写”,意思与沈先生差不多,但似乎更狠一点,这是我的创作个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美丽的湘西小城凤凰是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故乡。玲珑剔透的湘西山水孕育了他的才情,赋予了他柔顺多情的个性,凤凰小城也因其《边城》一书的广为流传而闻名天下。金秋十月,我有幸踏上了寻访沈从文先生故里的行程。  相似文献   

12.
微观     
《廉政瞭望》2012,(10):8-8
【自由】 @历史袁老师:沈从文出国访问归来,专门研究西南联大的汉学家问他:“为什么当时条件那么苦,环境那么差,联大8年出的人才。却超过了战前北大、清华、南开30年出的人才总和?”沈从文回答两个字:“自由”。  相似文献   

13.
丁玲与沈从文:多半是朋友,少半是怨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当代,湘西这块被称为“蛮荒”的热土上,孕育出了两位名扬中外的文学大师:一个是丁玲,一个是沈从文。自本世纪对年代始,这两位火热的青年,在共同的创作生涯中结下了深情厚谊,又在腥风血雨中得到净化和升华。可是,半个世纪后,他们的友谊却又悲剧性地埋葬了。其公开表现是1980年3月丁玲在(诗刊)上发表了(也频与革命)一文,文中称沈从文的(记丁玲)一书为一部编得拙劣的‘刊、说”,并斥责沈从文“对革命的无知、无情”,乃至‘“对革命者的歪曲和嘲弄”。沈从文对这篇文章所作的反应,则是在编定十二卷本(沈从文集)时,…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1902-1988)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久负盛名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个有个性、有影响的批评家。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和文学观念来看,"美好的人性"始终是他小说创作的基点,同时也是他进行文学批评的出发点。他在《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中这样写到:"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做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  相似文献   

15.
邵明 《理论建设》2013,(6):81-85
在长篇小说《长河》中,沈从文的现代言说涉及到市场、公共权力、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现代传媒等现代性的关键维度。对于沈从文作品中此类主题的发掘,有助于突破在沈从文研究中已呈凝定之势的文化现代性批判视角。  相似文献   

16.
吕秋薇 《世纪桥》2009,(9):50-52
沈从文的小说描写了美丽的湘西风光,而“湘西世界”就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边城》作为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以湘西这个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为背景,描写湘西古城普古朴的民风,并借助翠翠的爱情悲剧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寄寓了沈先生“美”与“爱”的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对城市文明并不是一味的批判,而是具有认同与接受的倾向。在湘西题材小说中,沈从文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由、理性等现代启蒙思想来揭示湘西世界的麻木、愚昧、残忍与封闭,隐秘地泄露了自己的恋城情结。这反映了沈从文在时代巨变中的情感纠结与文化焦虑。在城与乡的相互对照中,沈从文展开了自己对本民族文化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先后创作《边城》、《湘行漫记》等经典名著,成为中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上世纪80年代,沈从文热不断掀起。1988年,凌宇撰写完《沈从文传》,这是国内作者写的第一部沈从文传记,所写的部分章节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连载。紧接着,凤凰县举办研究沈从文的学术讨  相似文献   

19.
说起沈从文与青岛,就如同在讲述一个富有诗意的故事。巴金曾说:"1932年,我来到青岛一个朋友山上的宿舍,在这里创作了《爱》和为《砂丁》写了序。"此处他提到的"山"就是八关山,"朋友的宿舍"就是沈从文故居。八关山东麓,福山路,3号。站在门牌前,透过锈迹斑斑的铁门与高处的小楼对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刚刚登上文坛的沈从文曾经和胡也频有过一段真挚的友谊. 当时,因为投稿,沈从文在北京结识了《京报·民众文艺》的编辑胡也频,两个人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沈从文在自己居住、写作的"窄而霉斋"里,用白开水招待了与他志趣相投的胡也频.后来,沈从文和胡也频、丁玲一起搬到沙滩附近的汉园公寓,每到月底,房租和伙食费总是让沈从文的生活颇为窘迫.但是,沈从文却凭着他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劲和韧性,仍然坚持写作和投稿,终于,他的作品在《晨报》副刊、《现代评论》、《小说月报》上陆续发表了.这时,胡也频通过熟人,把沈从文的文章转给了周作人,发表在《语丝》上.不久,沈从文的最初的两本书分别由上海的北新书局和新月书店出版.但是,沈从文与胡也频、丁玲一起,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刊物.为此,他们于1927年4月和1928年2月分别离开了北京,到上海去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