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遗物归故里(毛泽东遗物追踪之一)刘斌珍编者按:20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溘然长逝,身后留下数以千计的遗物。这些遗物上,留下了伟人的生活气息,承载了历史的风云。1990年,这批遗物大部分由中南海运往韶山.在毛泽东逝世20周年之际,本刊拟对这些遗物作...  相似文献   

2.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示范基地。韶山馆珍藏有毛泽东晚年遗物6400余件,这些遗物是毛泽东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蕴含着一代伟人的生活习惯、生活特点等信息,体现了一代伟人的生活情操和人格风范。本文以毛泽东遗物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毛泽东的廉政观。  相似文献   

3.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在韶山参观毛泽东遗物展时的题词。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收藏的大量毛泽东遗物,铭记着一代伟人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本文仅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遗物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先后在中南海丰泽同和中南海游泳池居住了27年零3个月。毛泽东去世后留下了大量的遗物,譬如他钟爱的大量书籍、文房四宝、唱片磁带、还书条、收音机、诊疗证、小轿车、梳子、打有无数补丁的睡衣等。1990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中南海5000余件毛泽东的遗物移交伟人故居毛泽东纪念馆珍藏。  相似文献   

5.
家教如春雨     
《湘潮》2017,(2)
正新年伊始,来韶山瞻仰毛泽东同志故居、参观毛泽东遗物馆的游客倍增。人们怀着虔诚之心,来到伟人故里,寻觅伟人成长足迹,参观伟人遗物,敬仰之情溢于言表。毛泽东的成长之路有其特殊性,但他也曾深受家庭熏陶的影响:其母"慈悲为怀、与邻为善"孕育了他"为穷苦人民谋幸福"的远大理想,其父"倔强自立、坚忍不拔"培养了他"不屈不挠"的性格。  相似文献   

6.
陈新征 《党的文献》2011,(2):121-122
毛泽东一生注重节俭,提倡艰苦奋斗。从他留下的部分生活遗物中,可以看出一代伟人严格自律、崇尚节俭、公私分明的消费观。韶山毛泽东遗物馆所陈列的文物中,有一份毛泽东上交国库的礼品清单。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在公务往来之际,常常收到很多礼  相似文献   

7.
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的毛泽东遗物中,有一套较完整的毛泽东一家的生活帐。作为毛泽东家庭日常生活情况的真实记录,生活帐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有助于人们更真切地了解毛泽东的家政家计、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人际交往,揭开一代伟人家庭生活的神秘面纱。抢救出来的国家一级文物毛泽东一家的生活帐,是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在北京接收毛泽东道物时的一个意外收获。1990年10月,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中南海数千件毛泽东遗物被移交给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当接交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了一周,接近尾声时,毛泽东生前的理发…  相似文献   

8.
陈泽珲 《新湘评论》2010,(11):52-53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湖南省韶山管理局联合出品的20集电视纪录片《毛泽东遗物的故事》,在央视等媒体播出后,反响非常好。李长春等中央领导同志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热议。《新湘评论》也从今年第1期开始,在“红色记忆”栏目连载“毛泽东遗物的故事”。反复观看、阅读《毛泽东遗物的故事》,能给人以心灵震撼和境界升华,这是伟人的领袖风范和非凡魅力所至,也得益于创作者的独特视角、真情实感和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娱乐天地(毛泽东遗物追踪之六)胡长明如同在穿戴、饮食、学习上有自身的特点一样,毛泽东在娱乐方面也表现出强烈的个性魅力。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的大量毛泽东生前使用过的文体娱乐用品,生动地展示出一代伟人的娱乐天地和潇洒情趣。看戏听曲,偏爱京剧,...  相似文献   

10.
刘丽丽 《新湘评论》2010,(19):52-54
上交礼品登记表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保存的毛泽东遗物中,有这样一份特殊的单据,它承载着世界人民对改变了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的伟人的爱戴,承载着新中国开国领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的高尚品格和崇高风范。这就是毛泽东的上交礼品登记表。  相似文献   

11.
刘伟 《世纪桥》2010,(14):50-52
<正>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保存着5000多件毛泽东在中南海生活、工作时的遗物,这些遗物真实地记载了一代伟人丰富多彩的生活,通过解读其中一些物品,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体味毛泽东生活中的苦与乐。毛泽东的苦乐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人民的苦乐为苦乐,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密切联系起来;二是不怕吃苦,以与人民同甘共苦为乐;三是警惕乐中有苦,防止乐极生悲。  相似文献   

12.
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溘然长逝。他给子孙后代留下的不仅仅是可歌可泣的业绩、催人奋进的思想,而且还留下了他本人丰富的生前遗物。件件陈旧的衣服、双双历年的敝屐,乃至锅碗盆筷、文房四宝无不尚存伟人身体的余温,无不蕴含无数生动感人的故事,无不折射出一代伟人辉煌的生命轨迹和高尚的人格情操。  相似文献   

13.
存青史载情谊(毛泽东遗物追踪之二)龙剑宇中南海颐年堂毛泽东相当一部分遗物或与重大历史事件有着直接的关系,或者记载了毛泽东与一些文化界名人交往的动人故事。本文择要略述一二。欧米嘎表,毛泽东重庆谈判的意外收获毛泽东的遗物中,有一块郭沫若先生赠送的瑞士产欧...  相似文献   

14.
衣帽穿戴皆有所秉──从遗物看毛泽东的穿着个性(毛泽东遗物追踪之三)吴波文中南海静谷毛泽东有许多众人皆知的生活习惯,爱爬山、游泳,爱雪、爱梅花,爱吃辣椒、红烧肉,等等。鲜为人知的是,在穿着方面,毛泽东也有他鲜明独特的个性。这从他的遗物中清晰可见。讲究宽...  相似文献   

15.
茅台酒     
《学习导报》2010,(21):53-54
在毛泽东的遗物中有一罐用人参浸泡的茅台酒,重约四公斤,这是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为了让他滋补身体,特意泡制的,但据工作人员回忆,这一罐酒毛泽东生前从未喝过。目前,这罐茅台酒作为珍贵文物收藏在韶山毛泽东遗物馆。  相似文献   

16.
<正>7月的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每天游客络绎不绝。展厅内,一件件遗物,一个个故事,诉说着一段段激情岁月,也还原了一个伟大而平凡的毛泽东。他舍小家为大家、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对亲友不搞特殊照顾,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廉洁朴实、勤俭节约……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留给亲人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留给后人最好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09,(2)
2008年12月25日,以展示、收藏和保护毛泽东遗物为主要功能的韶山毛泽东遗物馆建成开馆。毛泽东遗物馆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馆内共辟有《风范长存——毛泽东遗物展》、《毛泽东主席生活用瓷展》、《毛泽东珍藏唱片磁带展》、《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艺术品展》等4个陈列,共  相似文献   

18.
《新湘评论》2010,(3):58-59
毛泽东遗物中有一个斗形玻璃小杯,据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称,这是毛泽东晚年用来洗眼用的杯子。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独特的饮食之道(毛泽东遗物追踪之四)夏佑新毛泽东的菜谱、餐具、糖果盒及剩余的糖果《毛泽东菜谱》在毛泽东遗物中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这些菜谱数量颇丰,内容齐备,起始于1956年6月(此前缺如),终止于1976年9月8日,基本上保持了连续性。一页页泛...  相似文献   

20.
·专稿春风化雨 ——周恩来与香港 张宝善驻军香港决策始末香港问题的提出(1979--1982) 黄荣斌香港回归的历史启示 ·学习十五大精神高举伟大旗帜 推进党史工作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政治宣言 ·伟人丰采从遗物看毛泽东的为政清廉 胡长明不徇私情的典范 ——林伯渠严格要求晚辈二三事周恩来与原北洋政府代总理的一段交往无产阶级的“吕端” ——叶剑英在中国共产党的三次危难中 曾祥健高风亮节大义凛然 ——宋庆龄营救“七君子”纪实心底无私天地宽 ——黄克诚大将六次遭贬抑纪事两位伟人的共识 ——毛泽东、邓小平与新区土改政策的出台刘少奇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