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雪峰 《湘潮》2013,(12):47-47
说起红军过城步,老一辈人都津津乐道。1934年9月,王震、萧克率领的红六军团先遣队经过城步翻越大南山。湘江激战之后,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和中央纵队、军委纵队)从广西资源县进入城步,途经汀坪乡的太阳水、高梅、团心寨、沙基铺、子坪、大水铺、内里、独宿村,五团镇的茶元、江头司、巡头村,南山镇的长安营村,黄羊村等,历时7天7夜,行程数百里。  相似文献   

2.
一群蓝眼睛外国人,打破了潼南县龙形镇铁匠铺村的宁静。2008年3月12目,铁匠铺村男女老少倾巢而出,簇拥在村口,在寒风中引颈而望。“乡亲们好……”一群“蓝眼睛”跳入视野,整个村子沸腾起来。领头的“蓝眼睛”叫JON,是英国阳光科技集团董事。他此行很有趣,就是和铁匠铺村村民协商“栽树子”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5月12日原本是周末,但中江县集风镇石垭子村“三委”班子成员却围坐在村办公室,紧急研究如何开展好全村的主题教育活动。 作为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王东明的联系点,石垭子村党员、干部、群众在经历了疑惑、压力后,如今,正以实际行动投身到主题教育活动的生动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自打李春霖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永吉县金家乡二道埠子村就一年一个新变化,村民的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二道埠了村过去穷得出了名,荒山秃岭,道路不平,土地贫瘠,人均收入才六七百元。1989年,李春霖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他决心带领群众改变这里的贫困面貌。村里在70年代建了一个小水库,是个“半拉茬子”工程,全村的90公顷水田三年有两年插不上秧。李春霖发动村民修水库,可是手里没有一分钱,李春霖说:“古代愚公能挖山,咱们靠力气搬石头!”他带人满山遍野找石头,用车推、用肩挑,点点地运到大坝上。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十…  相似文献   

5.
他,生命的年轮已圈了 65道,中等身材,身患高血压,说话慢条斯理,脸上写满笑意。他就是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拉揽乡高寨村年逾花甲的退休教师,村计生协会会长、苗族共产党员何国相。   人们敬重他,是因为他以村计生协会为依托,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对救助贫困母亲工作呕心沥血,从而使高寨村先后荣获省、州、县“计划生育合格村”、“协会合格村”、“幸福工程项目村”、“光明工程村”、“文明村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村”的光荣称号,奖状奖旗一串串。而何国相也荣获了国家级“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工作者”称号。国家幸…  相似文献   

6.
笔者日前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农村调研,了解农村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其间,接触到的一些人和事,反映出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后农村干群关系等方面的一些新变化。驻村干部成了农家常客 干部驻村是灵山县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举措。丰塘镇副镇长沈芳的定点村叫平岭村,距镇政府两公里远。走进平岭村,村民黄立宝家的大黄狗突然从院子里蹿了出来,看到沈芳不但没叫,还围着她友好地摇起了尾巴。陪同的镇党委书记劳兵告诉笔者:“到农户家次数多的干部,看家狗对他熟悉了,就很友好;如果去得…  相似文献   

7.
种田赎罪?     
原广西自治区副主席、“捞钱手”徐炳松有句“名言”:愿种几亩试验田,借此向人民赎罪。此言论先河一开,不乏步徐氏后尘者“贪官所见略同”,在痛哭流涕的忏悔中,恳请组织,只要免除牢狱之灾杀身之祸,心甘情愿去当一名农民。 权且相信这类曾为“人上人”者的“情之切,意之真”。初一想,贪官跟农民类比,是不是亵渎了农民;细一思,反复把玩“种田赎罪”,总觉得一种“另类”意味挥之难去。徐炳松贵为一方大员时,肯定不曾想到“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只有当他从副主席的宝座上跌下来后,身陷囹圄,才会一厢情愿渴盼做一…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12,(7):66-66
在“转折之城、会议之都”遵义的乡村,“万村书库”工程为村民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农家书屋”有了万卷图书。邓金文是遵义县新民镇惠民村青山寨村民组的村民,高中毕业后就去浙江打工。为了办婚礼,他回到了老家,没想到这里的变化让他有点惊讶一“村里变化可真大!今年我就不出去打工了,在老家干吧。”把邓金文“留”下来的除了新婚的...  相似文献   

9.
老王书记     
吉林市船营区沙河子乡晓光村党支部书记王荣今年50多岁了,为了党的事业和全村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他尽心尽力尽责,带领村民把一个破破烂烂的穷村子建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大伙儿都打心里爱戴他。每当提起他,村民们总是赞不绝口,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老王书记”。下...  相似文献   

10.
1999年7月4日,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以《“算命先生”入了党,科技育成“柚子王”》为题报道:四川省彭州市农民卢世桃,原以算命为业。前几年在走南闯北中,看到外地农民靠科技种抽致富,他决心改邪归正,抛弃了靠迷信骗人钱财的算命勾当,回家栽种了20O0多株优质高产的袖树,年收入数万元,成为当地的“柚子王”。“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幸福”,他把种油技术传授给附近农民,带富了一方乡亲。两年前,他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党组织的培养,“七·一”前夕,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此想到,“因为从旧营垒中…  相似文献   

11.
在“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回访复查阶段,我们随辽宁省“三个代表”采访团到康平、法库、辽中、东陵,采访了8个村12户。 走近乡村,走近田野,走近那些脚踏实地、风尘仆仆、一门心思领着农民朝前奔的基层干部,由衷的感情、感动随春风荡漾在无边的田野、天空和阳光里。 我们党的基层干部已经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深地根植在了土地里,根植在了老百姓的心窝里。 ——“在村党员干部身上摸到了党的‘体温’” 在康平县小城子镇乡约村的一条土路上,迎面走来了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张绍云。他饱经风吹日晒的脸,粗壮有力的手和始终有些前倾的走路姿势都雕刻着他与这里的“碱地”、“碱风”抗争了半辈子的痕迹。 他54岁,在这个村做了27年党支部书记。 “康平贫困县,乡约作贡献”。乡约村曾经是康平县贫困村中最困难的村之一,“旱天硬邦邦,雨天水汪汪,只长碱草下长粮”是乡约村过去的真实写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员王玉玺是呼市托县伍什家乡伍什家村党支部书记,1978年入党,退休前曾任托县粮食局伍什家粮站主任。1999年退休回乡后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按理说,退休的王玉玺是“人到码头车到站”,可以回家享清福了。然而,当大家选举他出任支部书记时,他没有犹豫,没有推脱。他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是共产党员,有生之年能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摆脱贫困做些工作,那是自己的福份。1999年,52岁的王玉玺从工作了20多年的粮食系统退休了。然而,退休没几天,正赶上本村调整支部班子,广大党员、群众一致推选他担任支部书记。“现在…  相似文献   

13.
他全心投入修路治水,任村党支部书记5年间,改变了全村旧貌.是群众眼中的“创业书记”;他坚守抗洪抢险阵地,废寝忘食为灾民,是群众铭记的“抗洪勇士”;他舍小家为大家,全心全意组织参与灾后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14.
莫道桑榆晚红霞尚满天——记共产党员、离休老干部宋进官同志□仝志华梁树江提起宋进官,在广灵这个山区小县可谓妇孺皆知,有口皆碑。普通农民称他为种地的“老把式”,乡镇干部称他为“老农村”,机关同志称他为“老黄牛”,离休后,村里人又称他为“热心人”、“好事人...  相似文献   

15.
1926年11月,年仅15岁的杨得志参加了红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0年秋,部队经过他的家乡——湖南醒陵县南阳桥乡(今属株洲县)三望冲村,当时担任红四军一师通讯警卫排排长的杨得志既没能请假回家去见亲人,也没有遇到能替他捎口信回家的熟人,回家成了他没能实现的梦,成了他心中郁结的遗憾。新中国成立后,在和平环境里,家乡的地方干部时常派人向他汇报家乡的建设情况,并热情地邀请他回家乡看看,那绵长而浓厚的思乡之情开始一次次牵动着将军的心……  相似文献   

16.
清朝的雍正是个名声不大好的皇帝。他的名声一方面坏在禁锢杀戮、屡兴文字狱,另一方面坏在他的皇位来路不正。传说康熙是把帝位传给十四子的,雍正是康熙的第四子,他串通隆科多等人阴谋篡改遗嘱,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窃取了皇帝宝座。然近读《清世宗》忽觉这个在位执政仅13年的皇帝决非等闲之辈,比如他在整饬吏治方面就颇具胆识。他登上帝位后,没有飘飘然,而是自我揭丑,警钟长鸣。他公开承认自己治下无清官,“今之居官者,钓誉以为名,肥家以为实,”“所谓名者官爵也,所谓实者货财也”,他痛斥那些“名实兼收”…  相似文献   

17.
我要上挂历     
“你二哥已经上挂历了,你能不能也上挂历?” 这样的问话恐怕只有平谷区大峪子村的村民能听得懂。因为制作宣传挂历是这个村的惯例,也是这个村的“光荣榜”。每年,凡是为村里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或在某个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人物,村党支部都会上门为他们拍照,印成精美的挂历,给全村600多户家庭每户发一本。  相似文献   

18.
今年64岁的老支书赵廉,村里人都叫他老革命、有功之臣。他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寺壕子村党支部一班人,不负众望,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使寺壕子村村民过上了文明、富裕的新生活,成为彩虹之乡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相似文献   

19.
<正>“农时不等人,有问题的我来谈,大家加把劲,等秋收时咱们高粱地前庆丰年!”省科技厅选派到朝阳市龙城区联合镇北台子村的第一书记赵子阳,正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研究村集体糯高粱种植的土地流转问题。话音刚落,赵子阳一抬头,看见金贵夫妇正在门口等他。老两口是失独老人,因为身体多病已失去劳动能力。近几年,他家的田地都是以每亩50元的价格出租给同村村民使用,  相似文献   

20.
时间:6月12日地点:广安区苏溪乡干埝村,典型“经济落后型”村人物:广安区苏溪乡党委委员、副乡长邓国先。被选派到干埝村任“第一书记”8:00。到村入户话家常。邓国先带着村民的粮食直补款账本,进了贺华清老人家的院子,为村民提供代办服务是邓国先的“必修课”。他把账本交给贺华清老人后,询问起他们家养猪的情况,他叮嘱老人一定把猪圈清理干净,定期做防疫工作,老人高兴地说:“有邓书记的关心,有乡镇畜牧站的指导,我们喂猪也踏实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